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的半年来,台湾的传媒界最常提到的一个名字是李嘉诚;最常提到的一个机构是Tom.Com;最常议论的话题是:台湾的传媒出版产业是否已经走到了瓶颈? Tom.Com是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所投资的一个网路公司,去年以惊人的积极行动并购了台湾传媒与出版业重要的集团——城邦、PC Home电脑家庭出版集团、尖端出版社与商周集团,并成立了Home Media Group(家庭传媒集团,HMG),这一连串囊括近20家出版社、40余本杂志的并购行动,震撼了全台湾传媒出版业,也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2.
并购是媒介集团面对新市场挑战而采取的资本与产业结构的新途径。2006年美国媒介并购仍然在进行,从JEGI集团统计数据来看,2006年前3个季度,美国11个领域的媒介并购交易值达到402.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8%,媒介并购市场出现了新的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刘润峰 《传媒》2017,(24):76-78
将大数据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和业务驱动力,已成为广告公司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主要内容和使命.并购作为一种从企业外部获取战略资源和服务能力的公司战略,正成为我国广告产业发展中的热点现象.以稀缺性的大数据资产作为并购目标,以产业链并购为基础,构建广告公司自有的数字化业务生态系统,以并购后的业务整合与经营协同保证并购绩效,成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广告公司并购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4.
兼并和收购——媒体扩张与发展之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耘耕 《新闻界》2004,(4):20-23
媒体并购(亦称“公司购并”)指媒体(或企业)间的兼并和收购,英文中称为Mergers and Acquisitions,简称M&A:公司并购是一种通过转移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手段,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并购一直是西方企业实现扩张与发展的一个主要手段。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媒体时代,媒介融合改变了媒介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首先,媒介融合增加了市场集中度,提高了媒介产品差异化程度。其次,媒介企业的并购和战略联盟行为增多。此外,它还增加了媒介的经济价值和经济回报。  相似文献   

6.
吴广驰  贾月  康韬 《新闻界》2006,(4):42-44
在美国《1996年电信法》和放松管制反垄断政策的影响下,美国通信业和传媒业出现了一次大型的并购浪潮。在这次并购浪潮中,出现了许多“兼营无限广播电视、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电话和传真、节目制作和提供、电子出版等事务的超大型综合垄断媒介企业”。由“美国在线(A OL)”和“时代华纳公司”于2001年1月合并而成的“A OL时代华纳公司”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来说,都可以说是这种“超大型综合垄断媒介企业”的典型代表。作为美国主管通信、传媒业务的联邦机构,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和其他反垄断执法机构,如联邦贸易委员会(FTC)、…  相似文献   

7.
1996年堪称信息业界的合并年、并购年。如果说这股狂潮激起的冲击波之强,使得人们对后来大公司间的合并、并购不再感到惊愕的话,那么1997年6月12日却是一个例外,因为这是一个极不平常的日子,这一天,3Com耗85亿美元巨资并购U.S.Robotics公司(以下简称USR)的计划宣告正式完成。这是有史以来网络业界最大的一次并购,从此世界著名的广域网访问和高速modem厂商USR不复存在,但3Com这位巨人却跃升为网络业界霸主。既然坐拥霸主地位,3Com公司的一举一动自然会引起业界的关注,比如3Com新的运行机制、品牌战略,市场定位等等都是业界关注的热点。为使读者更多地了解并购USR后的3Com公司,本刊记者日前拜访了3Com公司北亚地区董事总经理吴锡源先生。  相似文献   

8.
又到岁末年根,总免不了要对即将过去的一年进行盘点、总结或回顾.媒体习惯于根据一年中某一类力量的彰显将这一年定义为“××年”.套用此一路数,我们或许可以将今年的互联网定义为“资本运营年”.风险投资、天使投资、产业并购、上市IPO等资本运营,是互联网产业与生俱来的一种运营模式,从最早的新浪,搜狐到最大的百度、腾讯,从Web1.0门户网站、垂直同站到web2.0的视频分享、社交网站,无不经历过一轮又一轮的风险投资再上市融资的过程,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都一定程度刻上了资本运营的烙印.可以说,上市,融资、并购等资本故事是互联网公司的“家常菜”,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相似文献   

9.
王积龙 《网络传播》2007,(10):78-79
美国网络媒体之间的并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作为当今世界媒介市场各种领先经营理念的竞技场,2007年美国网络媒体再一次刮起了网络媒体并购狂潮,其并购已经不再是初级组合,体现着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形式与新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业界要闻     
“3Com网络联接中华大地”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3Com近日在京召开题为“3Com网络联接中华大地”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有: 3Com近日宣布任命廖庆丰先生为3Com中国总裁,并已上任。廖先生具有丰富的经验、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对中国市场透彻的了解,这些都将带到3Com公司的中国业务中。3Com公司亚太区总裁Matthew Kapp说:新设总裁职位表明3Com公司将继续致力于建立一支才华出众、经验丰富的管理队伍,以致力在中国大展宏图。 廖庆丰先生说:3Com公司在中国已根深叶茂,既有广泛的客户群体,又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我们致力于提供最先进的解决方案,以便提高中国的产业生产率和培育中国的知识经济产业。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从目前上市广告公司收购兼并的现状出发,对上市广告公司的并购整合策略进行研究,从并购标的、组织管理及盈利模式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利用并购的资本运营模式帮助广告公司取得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徐丽芳  池呈 《出版参考》2014,(10):20-21
正亚马逊(Amazon.com Inc.)于1995年创立时,仅仅是一家网上书店。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与扩张后,而今它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亚马逊的成功离不开大大小小的并购。可以说,每次成功"出手",都使其轻松跨入了一个全新的战略业务单元。本文将选取几个代表性案例来梳理其并购历程,以期从中一窥亚马逊开疆拓土的电商帝国成长史。并购有声书公司,占领音频下载市场。亚马逊在有声书领域的探索于2000年开始。当时,它斥资百万美元购买数字音频供应商奥德博公司(Audible.com)5%的股权,与之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拓展了有声书业务,也为后来的收购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春季以来,网站收购风潮迭起。人人( Renren.com)收购了奇迹网、中雇网、 360全景网、打折啦;易趣网收购了沪上最大的移动电话销售网 5291、中原标局; e龙收购了国内第三大旅游咨询和旅游服务的公司百德勤;多来米则将国内人气最旺的个人网站一口气收购了 16个…… Tom.com大刮并购风 业界巨头 Tom.com一系列大手笔的并购则更加令人瞠目结舌:携“一股倾城”募集而来的 8.74亿港币, Tom.com先是把对 OneAsia.Com的股权增加到 31%,以便为 Tom社区提供音乐、电影和娱乐等全方位的产品。 不久, Tom.com又与每天浏览人数超过 …  相似文献   

14.
“大鱼吃小鱼”现象在商界日益增多,传媒行业也流行起了并购热。并购可以让媒介产业的资本相对集中,让广播电视的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最重要的是并购使媒介以较小的成本、较快的速度实现资产存量的有效配置。同时,还可以降低媒介企业在生产、销售、扩大覆盖方面的成本、减少管理费用,并且降低广告的千人成本,从而提高媒体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章强 《新闻通讯》2012,(5):48-49
业内人士表示,2012年将迎来文化传媒类公司上市高潮.并购整合和板块扩容将成为传媒行业在今年资本市场的最大看点……  相似文献   

16.
龙阳 《传媒》2008,(7):67-69
对于中国出版业而言,2007年无疑具有深刻的意义. 继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30日在香港上市后,辽宁出版集团也于12月21日成功登录A股市场,成为中国首家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整体上市的出版集团.  相似文献   

17.
中央批准辽宁出版集团分拆部分业务在香港上市的消息一经披露,引起了国内外出版业的关注.这是中央首次允许国有出版公司分拆部分业务上市,也是出版产业向外国投资者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培乐集团的地方媒体融合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1975年通过《报纸/广播电视跨媒体所有权禁令》之前,美国业已存在一些媒介集团同时拥有多种媒介的所有权。今天,这些合法的多市场产业成为媒介融合的倡导者。培乐集团与提及较多的论坛公司、坦帕集团一样,都是美国融合媒介市场的先驱。培乐集团是美国位列第9的媒介公司,拥有电视台20座、报纸10种、网站  相似文献   

19.
王海 《新闻界》2007,(2):22-23
一、西方传媒业的集中化战略及其对华扩张根据传统产业组织经济学的概念界定法,传媒集中化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之说。狭义的“传媒集中”指传媒集团横向或纵向的一体化并购。一般情况下,传媒经济中的横向集中指某一家媒介公司购买另一家媒介公  相似文献   

20.
庄勋 《视听纵横》2007,(3):28-30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媒介资本市场出现了了许多令人振奋人心的资本联姻。综观这些媒介资本进入资本市场的个案,可以大部分归结为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两种主要模式。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完成,资本市场的制度逐渐健全和完善,同时也由于我国传媒管理政策的逐步放开,再次推进和加快了我国媒介机构的上市步伐。而对于采用直接上市还是间接上市的讨论也成为整个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对这两种模式的优势和劣势分析,采用对比参照的方法,旨在构建一条适合中国媒介生存环境的投融资上市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