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法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广泛拓展教学空间,激活学生创新意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策略,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加强法科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任务和基本要求。卓越法律人才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要正确处理好法学通识教育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关系、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同时应在培养机制、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效果检验等六个方面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3.
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依法治国方略得到贯彻实施的需要,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需要。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高校要强化对学生法律知识的传授和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初步实现在校大学生法律社会化,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法律实践活动,发挥政府、司法机关等职能部门的示范作用,扩大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途径,利用大众传媒工具,加强正面法律宣传。  相似文献   

4.
李峰 《太原大学学报》2008,9(3):134-135
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注重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法学原理和基于现行规范的法律知识,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因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责难。要提高法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当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地位,推行先进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法律实践教学模式存在不可弥补的缺憾。独立学院要扬长避短,进行错位竞争,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致力于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律诊所教育模式对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现场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法律素养的培养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法律素养的提高,不仅要系统的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法律实践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为法律素养的提升和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统一司法考试对高等职业院校法律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也出现了要求取消高职院校法律专业的呼声。高职院校法律专业要摆脱困境,就要走出思想误区,端正思想认识,其出路是要有准确的办学定位,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课程和实践课程体系,着眼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形成差异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诊所法律教育改变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参与真实案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职业道德、职业责任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干中学的机会,加强学生合作意识、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律诊所的教师要具有广博的法律知识、多维的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还需经过专门训练;诊所法律教育除为我国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外,还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法律诊所式教学以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为目标,是对传统法律教学模式的完善.针对我国目前法律职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推进法律诊所式教学,弥补传统法律教学的不足,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社会公益心,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及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0.
加强法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法学教育应当改革教学方法,深化教学内容,强化师资队伍,加强法律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完善法律实践教学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学教育应当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锻炼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国外先进的实践教学经验,如法律诊所教育,对培养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是有利的,对完善我国法律实践教学方式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等法学教育虽然为我国西部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西部法治建设的需要。特别是西部基层法律人才的培养,应该重点探索修订法学专业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转变培养模式;密切与公检法司等部门机关的深度合作,建设校外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并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推动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教育、实案代理等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改革法学实习模式,要求学生深入西部基层政法机关实习,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等,最终为我国法学教育探索形成一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3.
陈蒙 《陕西教育》2020,(1):13-14
西部少数民族卓越法律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必须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法律职业共同体意识。一是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要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强化法律职业共同体意识。三是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运用“阶梯式”教学法充分提高学生适应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法律实务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加强司法实践活动提高法律专业教学质量关岳为了能使电大法律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立即投入工作,胜任工作,这就需要在法律学科教学中既要重视法学理论的传授,又要重视司法实践能力的培养,使电大毕业的学生成为法律基础理论雄厚,实践能力较强的高质量的法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卓越法律教育是国家在法学教育大规模无序扩张的前提下,注重内涵和质量提升而提出的国家教培、教改计划。卓越法律教育是法律实践品格的内在要求,反映了法学教育要上质量、出精品的追求,是法学界审慎思考法学教育现状基础上意欲完成法学教育根本转型的改革路线图。其要义为:定位于职业教育,追求卓越,突出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其突破口在于高端法律人、基层紧缺法律人才的培养。卓越法律教育有助于法律职业共同体重塑尊荣,但针对目前社会上一些对法律职业的不利影响因素,法学教育不仅自己要争气,要葆有应有的信任和尊重,而且要争取从国家层面重构"小法学"格局,并限定司法考试的报名门槛。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应注重以职业岗位技能训练为主的能力培养。法律类高职院校如何在教学中加强法律课程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蔡德仿 《广西教育》2014,(35):123-125
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是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应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课程体系,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注重专业理论和实践教育,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实现教学实训一体化,由此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探索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是高校法制教育的归宿.以高校"两课"中的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通过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及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使<法律基础>课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法律素质的主渠道,进而确实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法学专业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相对较低,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在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下缺乏对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在对法律职业能力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法律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经济法"第一课堂"的教学改革,如: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内容上的革新,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法庭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等;另外构建了以法律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经济法"第二课堂",如建立学科交叉培养机制,参加法律援助活动,建立经济法本科教学的实践基地等。  相似文献   

20.
法学教育具有传输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双重属性,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中在后者上有所欠缺,因此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法律思维应当成为法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具体培养途径就是引入法律方法的教学。法律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理性,为法治发展储备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当然,其作用的发挥会因条件限制而有些局限性,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消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