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要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展开课程内容,注重体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可以感受的数学素材,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注重对数学核心内容的探究对数学的核心内容进行重点探究生成,特别是对人人必需的初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如:函数、方程、不等式、统计与概率、图形与变换等,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技巧、形式化的教法.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出示了一组小木屋、金字塔、各种装饰图案等,让同学们寻找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让学生欣赏并体验等腰三角形在现实生活的广泛应  相似文献   

2.
杨华 《教育》2007,(12)
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生活中挖掘有数学价值的素材,让多彩的生活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源头活水”,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使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自己的数学”,让数学学习更具有灵性与魅力。  相似文献   

3.
<正>场景分割,就是将教学内容看作一个剧本,根据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分割,使之成为彼此相连、循序渐进而又相对独立的一幕幕场景,每一幕场景都有一个相应的教学主题或场景探究,使课堂教学过程分阶段呈现多个教学兴奋点,让学生在欣赏、参与和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有益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一、实现课堂与社会的有效对接有效的政治课堂应该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用多彩的现实生活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很多学生畏惧作文,觉得作文太难,无材料可写或是不懂从何写起,久而久之成为"作文奴隶".怎样促使学生成为"作文主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是:作文要求适度宽松,让学生觉得作文不难;作文题材源于生活,让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作文指导范文引路,让学生懂得怎样写;作文评价欣赏激励,让学生乐意去写.帮助学生感受写作文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写作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来自于生活的作文才是真实感人的。其实生活中处处有习作素材,教师要引领学生去挖掘、体会,学生仔细观察,亲身体会,认真思考,才能有感而发,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感染读者。第一步:感受校园生活——以"活动"为支点,点燃习作激情1.多彩的校园生活学校生活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创造了说真话的机会,点燃了习作激情。  相似文献   

6.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还应该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让学生感受语文的情趣,感受生活的快乐,感受多彩的人生……这就是我们要努力追求的一种看似平实却又语文味四溢的本色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7.
"让数学回归生活"已成为小学数学新课改的标志语。本文探索在教学中模仿生活情境、借助生活实践和生活实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的学习,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  相似文献   

8.
<正>音乐来源于生活,又处处显示生活的影子。小学生活泼好动,对生活中的感性事物充满好奇心。在平时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启发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一、让"感受与欣赏"充满生活味1.引生活进课堂,激发欣赏乐趣  相似文献   

9.
<正>观点陈旧、认识肤浅、内容空洞、生搬硬套、情感欠真——这是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弊端。究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认知和感受。这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在这里,我想就"作文与生活"这个话题,具体到——如何指导学生参与生活,认知和感受生活,并让学生从生活中求得好文章——这一个层面,谈谈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一、让学生从生活中求得文章的血肉文章的血肉,就是文章中的真情实感和充实的材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感受生活数学,探究生活问题.一、感受生活数学,让数学生活化1.课堂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1.
正一、现状分析"写日记"在人们印象中向来是语文学科的专利。然而"让学生也来写数学日记"这一奇思妙想一时间竟然让广大师生和家长所接受,从而在不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发现写数学日记可以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密切"课堂数学"与"生活数学"的联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写数学日记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和家长认可并提倡的数  相似文献   

12.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欣赏和感受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寓美于教,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色彩的世界里,我们尽量让学生用心去欣赏感受色彩,掌握必要的色彩知识,以便让学生把色彩知识的学习运用与自己的生活感受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色彩的世界里,我们尽量让学生用心去欣赏感受色彩,掌握必要的色彩知识,以便让学生把色彩知识的学习运用与自己的生活感受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个性是人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因此,必须充分创造条件,放飞学生的个性,让作文教学成为学生支点和创造力的天地。那么,作文教学应怎样放飞学生的个性呢?一.给源泉——引导感受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让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热爱生活,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感受、去体验。只有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近距离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师可以捕捉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普遍性;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在生活游戏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意识到数学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7.
地理作业的批改形式与评价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份作业都可以看成学生思维劳动创作的作品,教师只有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鉴赏学生的作业,学生才有被珍视的感受,就会更加认真地对待下一次的作业。批改时,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角度上思考,尊重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理解学生、体谅学生;感受学生整洁的书写,揣摩学生奇特的思维,体会学生跳动的心灵,领略学生多彩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8.
从培养学生的诵读欣赏能力出发,笔者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总结出"诵读——欣赏"为主导的古诗词欣赏课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古诗词欣赏课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味赏析词,教师适当的引导、点拨,使诵读成为一种愉悦而富于教益的精神生活。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方法、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个"支点",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诗词诵读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9.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经历"生活情境——感受"、"动手实践——探索"、"回归实际——应用"的学习过程,尝试用几何语言表述,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操作。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