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980年的一天晚上,卞之琳同志给我看一篇他的旧文章,那是他的朋友从1942年2月20日香港《大公报》的《文艺》副刊上复印寄给他的。他问我:“你还记得吗?”仔细一看,原来这篇题为《读书和写诗》的文章末尾写着:“在西南联大冬青文艺社讲,杜运燮记。”他说,早已不记得发表过这篇文章,我也完全忘掉了曾做过那次演讲的记录。读完这篇文章,又逐渐记起有关冬青文艺社那一段往事。但时间太久了,许多事情都很难记得真切。  相似文献   

2.
记得我还在七年级学习的时候,有一次,我回到家里说:“柯斯加报名参加化学小组了。我们班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妈妈严肃地看了我一眼,问道:“你的志向是什么?”“我嘛?我没有什么。”我随便地说。“我跟你说过多少遍,要你报名参加文学小组?”妈妈继续说。我懂了。再也不能拖下去了。我不想参加这个文学小组,因为我害怕。我怕会有那么一个很严厉、无情的、什么都很挑剔的人,他一见到我就会说:“嗯?你都写了些什么?给我看看,朗读一下。”于是,所有那些陌生的小伙子将会不作声地看  相似文献   

3.
记得有一次,我与孩子们玩耍嬉戏,玩得正起劲时,一个小朋友跑过来,迫不及待地 报告说:“老师,冬冬骂你啦!”我觉得奇怪,不相信地随口问道:“怎么骂的?”“他说知 道你的名字,喊你×××。”我笑着对他和身边的孩子说:“冬冬没有骂人,老师和你们一 样,都有名字,小朋友也可以喊老师的名字呀!”孩子们小声地重复着我的名字,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十分快乐地又追逐玩耍起来。之后不久,幼儿园来了一位新老师,班主任将她 介绍给孩子时,很具现代意识:“新老师的名字叫王丹丹,小朋友可以喊他‘丹丹老师’” 。这称呼新奇、浪漫、…  相似文献   

4.
爷爷的毡靴     
我记得很清楚,爷爷那双毡靴已经穿了十来个年头。而在有我之前他还穿了多少年,可就说不上了。有好多次,他忽然间看看自己的脚说:“毡靴又穿破啦,得打个掌啦。”  相似文献   

5.
爷爷的毡靴     
我记得很清楚,爷爷那双毡靴已经穿了十来个年头。而在有我之前他还穿了多少年,可就说不上了。有好多次。他忽然问看看自己的脚说:“毡靴又穿破啦,得打个掌啦。”  相似文献   

6.
折花与护花     
前不久,在杂志上读到一篇美文。文章很短,却引人深思。文章题为《这枝花归你了》。有一位牧师新上任。前任牧师种下的花,常常遭到上学的孩子们折断,于是他想改变。一天早晨,那位牧师站在花园中,孩子们正向学校走去。有一个小男孩走近他,问道:“我能折枝花吗?”“你想要哪枝?”牧师问。小男孩选了一枝很美的郁金香。牧师高兴地说:“这花归你了。但是如果你把花留在这儿,它还能开好几天。要是你现在折走它,那就只能玩一会儿了。你打算怎么办呢?”小男孩想了想说:“那我就把它留在这儿,等我放学回来再看看它。”那天下午,有二…  相似文献   

7.
小学四年级时,老师问我们:“你们有什么梦想?”那时我们都是10岁左右的农村孩子,对“梦想”这个词还很陌生。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什么是梦想。老师又补充了一句:“长大后你们想干什么?”这回大家踊跃起来,有的说想做警察,有的说想做科学家,有的说想做老师。轮到班里一个叫周强的同学,他说:“我想做一个神通广大的农民。”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止住大家的笑声.问他:“你为什么想做一个农民?”周强说:“我看爸爸种地太累了,所以想长大后帮他,让他清闲一些。”老师点点头,  相似文献   

8.
这是我初为人师时所发生的事了,现在想起来,心头还会有一丝愧疚如风般袭过。   一天,自习课上,我坐在讲台前批改作业,学生正做练习题,教室里静悄悄的。当改到最后一本时,我怔住了:作业居然没有做完 !“周宇 !”我大喊一声,全班学生都停笔望着我。周宇似乎吓了一跳,立刻站了起来。“到前边来。”我强压住心头的火气对他说,“作业为什么没做完 ?”他不安地拿起本子,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我做了。”“你做了,那在哪 ?”想不到他还嘴硬。“我记得昨晚写了。”“你自己看看。”我在他的本子上使劲敲了一下。“那,也许是…  相似文献   

9.
我是风     
前不久,我收到一封学生写来的信,信中说:“你那栩栩如生的课像点点春雨落在我幼小的心田上,使我产生了对文学的兴趣。这插柳之恩我怎能忘记?”信没有署名,看看信戳才知道是从本县的一所高中寄出的,他还能记得幼时的小学老师,实在难得。只是这样的溢美之词实在让我汗颜,孩子啊,我算什么,我不过是风。  相似文献   

10.
狐狸和野兔     
靳青 《中学生英语》2006,(7):8-9,17
一天,狐狸来到野兔的家,他对野兔说:“快和我一起来,鹅太太生了几个蛋,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吧。”野兔说:“不,我不想去。”狐狸说:“你真懒惰。”野兔说:“是的,我是很懒惰。”狐狸说:“那你愿意骑到我的背上去么?”  相似文献   

11.
班里新转来了一个男同学。他瘦瘦的,高高的,穿了一件肥大的、洗得发旧的白衬衫。班主任李老师告诉我们他叫陈小虎,他家里遭受了水灾,生活很困难。“大家要多多关心陈小虎,多多帮助陈小虎,多多和陈小虎接近!”李老师说。我又控制不住,呼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说:“老师,让我和陈小虎坐同桌吧!”李老师一愣,看看我,又看看陈小虎,说:“你看他这么高,你那么矮,能坐同桌吗?”我的脸红了,我说:“老师,我……”李老师说:“其实,要帮助一个同学,并不见得非要坐同桌呀?好了,你先坐下吧。我相信,你,以及咱们班的每个同学,…  相似文献   

12.
我的同桌     
瞧!这是我的同桌———潘洪浩,他是我们班的体委。他很调皮。记得,我俩刚刚同桌时,他就与我打架,凶巴巴的,还不让我过“三八线”。我还记得有一次,老师考听写,潘洪浩在家没练听写,上课就抄我的,我故意把“流水”的“流”写成“充足”的“充”,交本的时候,我把三点水和下边一竖写上去。本发下来的时候,我看见老师在他的本上画了一个很大的X,我很高兴,便举着本说:“看,我得了100分,你得了98分。”他虽然很淘气,但他还是满有义气的。那一次上美术课,我没带纸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见了,说:“你用我的吧,这个绿纸板给你了。”我问:“那你用…  相似文献   

13.
有问有答     
我该怎样管教蛮横的儿子? 我儿子上小学六年级,有一件事情让我很气愤:孩子现在很不尊重父母,甚至已经到了打骂父母的地步。比如,有一次我给他打了洗脚水,按理说他应该说句“谢谢”吧,但是他什么表示也没有。我问他:“你为啥不谢我?”他说:“我就不谢你,怎么着吧!”我说:“你咋不尊重父母?!”  相似文献   

14.
董桥是香港著名作家,他的散文追求学、识、情的融会贯通,结合散文创作,董桥在作品中阐明了自己的创作理论,即知性与感性相融、文章“自然”说和辞意说。而董桥的散文理论与创作也同样做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还学生以独立思考的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我在外地借班上课。讲《在烈日和暴雨下》时,问学生:“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 ?”几乎全班学生都说:“喜欢。”我高兴地说:“嗯,我也很喜欢这篇课文,这的确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可是,有没有不喜欢这篇文章的呢 ?”这时,前排靠边的一个男同学勇敢地举起了手,他明确说他不喜欢这篇文章。我问他为什么不喜欢这篇文章,他说:“我觉得这篇文章里有许多词语用得不太好。”为了说明他的这个观点,他还举了好几个例子。我当即满腔热情地表扬他:“同学们,虽我个人并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但是,我非常赞赏他的这种精神,因为他敢…  相似文献   

16.
宽容的力量     
记得在一次语文课上,我发现一个学生竟然在做数学作业,当时很气愤,大声呵斥他站起来,可是这位学生却表现出了反抗的情绪,说:“怎么啦,我又没有影响别人。”我知道这位学生个性很倔强,当时我如果不退步的话,结果会很难堪。我便说:“对不起,可能是我打扰你了,我们继续上课。”  相似文献   

17.
我是风     
前不久,我收到一封学生写来的信,信中说:“你那栩栩如生的课像点点春雨落在我幼小的心田上,使我产生了对文学的兴趣。这插柳之恩我怎能忘记?“信没有署名,看看信戳才知道是从本县的一所高中寄出的,他还能记得幼时的小学老师,实在难得。只  相似文献   

18.
从前.法国有个聪明的孩子,人人都赞美他.称他为神童. 一次。国王在后花园里散步,忽然指着水池问身边的大臣:“池中有几桶水?”大臣们都被这古怪的问题问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答不上来,国王很扫兴,说:“给你们三天的时间,谁能回答谁就有赏.”  相似文献   

19.
朱振 《现代语文》2007,(1):41-42
教学步骤: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的一篇文章《悼念乔治·桑》。记得我国著名作家史铁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在此以前你从未读过这篇文章,我希望你用心去读它,你读过它之后,就再不会将它忘记。”《悼念乔治·桑》就是一篇这样的文章。因为它能让我们跨越时空,感受到伟大灵魂的高尚和美丽。  相似文献   

20.
温柔的爸爸     
我有一位好爸爸,他是属羊的,他的脾气跟羊一样温柔。他很爱我,也很爱工作。 记得有一次,外面刮起了大风,非常冷,晚上该睡觉了,可我的脚像冰一样冷。爸爸就说:“那我来帮你焐焐脚吧!”于是,他先钻进了被窝,我把冰冷的小脚搁在爸爸的腿上。过了一会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