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所说的三个“一次”是指一次函数、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方程又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这三个“一次”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在初一,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到初二,我们又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有许多类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从概念上来看,一元一次方程是用等号连接两个含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整式所得的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则是用不等号连接两个含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整式所得的不等式,两者是类似的.关于“解”的含义,能使一元一次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一次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但是,一般情况下,一元一次方程有且仅有一个解,而一元一次不等式却有无穷多个解,这…  相似文献   

3.
正一、内容及目标分析"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苏科版教材七年级第十一章第四节的内容,该内容是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之后进行的,因此学生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有关内容是以类似和相近的学习经验为基础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进行类比,感受类比、化归的思想.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学习为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奠定了很好的认知基础,而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学习经验,则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提供了方法储备.教学中应关注  相似文献   

4.
要学好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要弄懂以下三个问题: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怎样解一元一次方程?怎样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苏科版七年级下学期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八年级上学期学习了一次函数,八年级下学期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三个"一次"是有着紧密联系的.例如一次函数y=kx+b(k≠0),当y=0时,得一元一次方程kx+b=0,即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直线y=kx+b与x轴交点横坐标;当y>0时,得一元一次不等式kx+b>0;不等式kx+b>0在直角坐标中就是表示直线y=kx+b在x轴上方部分,kx+b<0就表示直线y=kx+b在x轴下方部分.两个一次函数图  相似文献   

6.
方程与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是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它们都包括三个主要内容:概念、解法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一、教材分析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知识点之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七年级上册第4章"一元一次方程",七年级下册第11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八年级上册第6章"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在苏科版教材中八年级上册第6章一次函数中的一节新授课.因此,确切地说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一次函数后,利用函数解决方程和不等式的一些相关问题,是从函数的观点对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再认识,是方程、不等式  相似文献   

8.
一元一次方程不但是学习方程(组)的基础,也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下面谈谈怎样学习一元一次方程. 一、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由此可知: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次数是1;(4)系数不等于0.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例如:方程3x-1=0,x=3是一元一次  相似文献   

9.
一、命题趋势 本章是期末考试的重要内容,约占整份试卷的三分之一,高频考点有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两个重要内容,中考中都会重点考查到它们.下面以2007年的中考题为例,来说明如何综合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方程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以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1课时)"实际课例为载体,谈谈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过程教育不到位的问题.一、教学实录以下是一次在"多人同课异构"式教研活动中的教学课例:环节1经历回顾并提出问题的过程——明确研究问题.师:我们以前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研究了哪些内容?生1:研究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教学背景《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技能性较强,本身就给人以"冰冷"的感觉,若处理不当,就容易落入单纯技法演练的教学套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人在课前指导学生复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并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情况设计了与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的习题,希望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来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二、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3.
前面,我们已经学了许多讲,在那些讲中, 我们学习了 1.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 2.式:整式,分式,二次根式; 3.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 4.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5.一元二次方程; 6.列方程或不等式解应用题.以上这些内容都是初中数学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它们都属于代数.代数,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解法有三种:(1)化人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3)图像法.前两种解法的基本思想足"消元",即化"二元"为"一元"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第三种解法不一定很准确,这与所作图像的精准度有关,它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这三种解法都可以分四个步骤完成,总结为"四步法",现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在学习代数之前或在学习过程中,都应安排一定时间复习算术。这是因为初一代数的教学目的要求主要是,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巩固地掌握关于有理数、整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和整式的加、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相似文献   

16.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其一般形式是ax b=0(a、b为常数,a≠0).  相似文献   

17.
一元一次方程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内容,它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从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仪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蝴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第三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内容解析 这部分内容建立在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等以一次(线性)运算为基础的数学模型的已有认识上,从变化和对应的角度对一次运算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从函数的角度对一次方程(组)、不等式重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系统地讲了实数,整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或三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已经可以求解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下面我们就进入一个综合性的专题: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以及三元一次方程组,或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的实际问题,通常,实际问题也称作应用题.  相似文献   

20.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中学的一元一次方程学习是极为一重要的,它对于后续的一元二次、二元一次等方程函数的学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并没有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究其原因,学生不能在一元一次方程中正确的建立"平等平衡"思维,是最大的阻碍.所以,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