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一套商用车纵梁压形模开发为例,讲述纵梁压形模开发的一般过程,对纵梁冲压工艺进行分析,并设计出纵梁压形模,从模具起吊、导向、材料、工作零件等方面阐述特大型板模具压形模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
模具企业的升级对模具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模具设计教学中结合企业项目,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分析后裙外板结构和工艺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四工序的冲压工作方案。在拉延成形工序,对冲压方向、压料面的形状和拉延筋等成形因素进行分析,利用UG软件对后裙外板拉延工艺面进行三维建模。拉延模、翻边、翻孔模等模具用UG软件设计,得到三维模型结构。  相似文献   

3.
对域F的加法子群M以及α∈F, 且2α∈M, 苏育才及赵开明定义了2类广义Virasoro超代数, 它们分别被记成SVir[M, α]和(SVir)[M, α], 后者是前者的平凡扩张. 基于对同构的讨论, 研究了SVir[M, α]的Verma模, 并且得到了这些模的不可约性.  相似文献   

4.
钣金拉深件在拉深后的切边一般需多套模具进行,效率较低.本文介绍的旋切模可以一次完成多个边的剪切,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省模具费用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利用F-投射模给出模肘的关于余遗传挠对(T,F)的余局部化的具体形式P/c(K),其中P是M的投射盖,K是.h:P→M的核,c是幂等根函子c:Mod-A→Mod-A,使得MεT(←→) c(M)=M我们记Po(M)=P/c(K).并给出了P,的一些范畴性质.  相似文献   

6.
周金莲  周春莲 《华章》2007,(12):282-282
冲压工艺以金属板材为加工对象,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器、仪表、机床及五金行业.汽车的工业化生产带动了冲压技术的全面发展.近年来,随着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冲压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本文针对某汽车厂生产的汽车车架第一横梁后板,分析了其冲压成形工艺,确定使用落料模和弯曲模(省略)两套模具.由于横梁结构的复杂性和尺寸因素,考虑到设计者的实际水平,对原横梁做了适当的简化.在落料工序中,主要计算了其冲裁间隙、冲裁模刃口尺寸、冲压力等工艺参数,并做了简单分析.在弯曲工序中,主要计算了弯曲件展开长度、弯曲力、凸、凹模间隙以及模具工作部位尺寸.通过CAD制图,画出了落料模和弯曲模的凸、凹模简图.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R托的孔、圆弧面、弯曲面、加强筋等结构的冲压工艺性分析,确定了R托的冲压工艺方案,进行了R托的落料模、冲孔模、弯曲翻边压筋模的模具设计.  相似文献   

8.
紧固模套是组合模具中最常使用的结构,由于装配前存在过盈以及工作过程中冲裁力的作用,设计时必须对紧固模套进行强度和刚度校核。本介绍这两种校核的一般方法,并用工程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助于左酉模范畴R1M中的遗传扭论(T,F)相对应的Gabriel拓扑G,定义并讨论了较平坦模、T—内射模、f—内射模、p—内射模更为一般的T_(fg)—平坦模和T_(fg)—内射模,然后利用这两类模刻划了T_(fg)—遗传环和T_(fg)—正则环,见定理8、9、10和11,从而推广了遗传环和正则环t_1—半单环。  相似文献   

10.
关于Tfg—遗传环、Tfg—正则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于左酉模范畴R1M中的遗传扭论(T,F)相对应的Gabriel拓扑G,定义并讨论了较平坦模,T-内射模[1、2]、f-内射模[3]、p-内射模[13]更为一般的Tfg-平坦模和Tfg-内射模,然后利用这两类模刻划了Tfg-遗传环和Tfg-正则环,见定理8、9、10和11,从而推广了遗传环和正则环t1-半单环[6]。  相似文献   

11.
冲裁模上凸、凹模之间的间隙是影响制件质量的主要因素,然而要保持冲压生产时凸、凹模间隙的均匀,模具的设计、选材、加工和装配各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笔者在深入分析了冲压工件时出现单边毛刺的可能情况及原因,研究了凸、凹模间隙均匀的控制方法,并提出了模具使用后间隙变化的调整、修配措施,对冲压生产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消声器外罩级进模的成形工艺及模具结构方案。制约级进模成形的主要因素有料带整体排样、拉深方式、冲压方向以及工步设置等,拉深工序是最关键的环节。对两种拉深成形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合理的拉深方案、排样、下料尺寸、压边力大小以及其他相关工艺参数,确定了优化方案。同时研究了成形过程中的起皱现象,认为拉延筋的设置是一种较优的解决手段,经过分析确定了拉延筋的参数及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ANSYS5 . 7模拟计算间隙配合与过盈配合两种不同模具结构凹模实际工况下所受的应力 ,得到凹模表面应力分布云图。结果表明 ,模具间隙配合结构使凹模表面应力分布极不均匀 ,应力集中现象明显 ,使凹模出现疲劳裂纹治造成早期失效 ;过盈配合结构使凹模表面应力大幅度下降 ,应力分布均匀 ,达到了优化模具结构、提高模具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自正交模与Tor-自正交模的概念分别证明了:Gorenstein内射模M是内射的当且仅当它是自正交的,且在相应的完全内射分解Ⅱ中,存在整数i,使得Mi=m(Ii-1→Ii)是n-SG-内射模;Gorenstein平坦模M是平坦的当且仅当它是n—Tor-自正交的,且在相应的完全平坦分解F中,存在整数i,使得M Im(F1→Fi-1)是n-SG-平坦模,其中n是任意正整数.  相似文献   

15.
问题 :已知椭圆 x22 5 +y216 =1的左右焦点分别是 F1 ,F2 ,点 M在椭圆上 ,且 M到两焦点的距离之积为 16 ,则 M的坐标为    .题目本身并不难 ,由椭圆定义知 |MF1 |+|MF2 |=2 a=10 ,又由条件知 |MF1 |·|MF2 |=16 ,于是 |MF1 |=2 ,|MF2 |=8或|MF1 |=8,|MF2 |=2 .又椭圆的焦点到长轴两个端点的距离恰为 2与 8,因此 M是长轴的两个端点之一 ,于是 M的坐标应是 (- 5 ,0 )或 (5 ,0 ) .一个疑问 :长轴的两个端点固然满足条件 ,但除了这两个端点以外还有没有其它满足条件的点呢 ?上述解法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 ,因此严格地说上述解法是…  相似文献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MP3外壳双色注射模的设计,根据双色注射模的特点,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成型零件、脱模装置、导向装置等进行了合理的设计.模具采用一模两件的双分型面模具,整体嵌入式型腔,镶拼式型芯;第一次注射采用潜伏式浇口,第二次注射采用点浇口进料;采用直流循环式冷却方式.  相似文献   

17.
题目:(大庆实验中学高三模拟试题) P点是椭圆x2/16+y2/8=1(y≠0)上的一个动点,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O是坐标原点,M是∠F1PF2的平分线上的一点,且(PM)⊥(F1M),则|(OM)|的取值范围是__.  相似文献   

18.
环上的模是Abel群的一种推广,也是数域上向量空间的推广在向量空间定义中,若将数域的条件改成一般的环R,就得到模这个代数体系定义:设R是环一个(左)R模是指一个加法Abel群M与一个函数R×M→M,(以ra表示(r,a)的象)使得对于所有的r,s∈R和a,b∈M满足:4)当R有单位无1时,就应该有la=a.对于每个a∈M则说M是一个(左)R──模。数域F上的向量空间V是一个F──模,它是模的特殊情形因此模的所性质向量空间都具有,而向时空间的性质则不能完全推广到模上。本文仅以数域上有限维向量空间中线性关系的几个熟知的结论与有限…  相似文献   

19.
1 问题的提出引例 已知椭圆 x249+y23 6=1上一点 M与椭圆两焦点 F1 、F2 连线的夹角∠ F1 MF2 =90°,试求 Rt△ F1 MF2 的面积 .我们把这种由椭圆或双曲线上的一点 M与其两个焦点 F1 、F2 所构成的△ F1 MF2 称作焦点三角形 .略解如下 :由 |MF1 |+|MF2 |=14与 |MF1 |2 +|MF2 |2 =5 2可得 |MF1 ||MF2 |= 72 ,所以 S△ F1MF2 =3 6.2 问题的推广我们把引例中的∠ F1 MF2 =90°改为∠ F1 MF2 =θ,并考虑分别求关于椭圆与双曲线的这种焦点三角形的面积 ,可得如下结论 .结论 1 如果椭圆 x2a2 +y2b2 =1( a >b >0 )上一点 M与两…  相似文献   

20.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是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类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与工程实践结合极为紧密,因此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适当引入PBL (Project basedLearning,工程项目学习)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设置小型模具全研发项目,指导学生分组完成模芯设计、关键零部件加工、精整、抛光、装配、试模、修模和注塑成型等8个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