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在一次家长半日活动后的家长问卷中,我看到了这样一段留言:“在活动时,我没有看到老师对我的孩子进行指导。他选择的活动过于简单了,老师应该引导孩子选择适合他年龄的活动。老师总是指导淘气的孩子,他们太牵扯老师的注意力。而我们这些乖孩子是不是不太受老师的关注?”我非常理解家长的感受,但是这位家长多虑  相似文献   

2.
王萍  彭蕾 《山东教育》2004,(30):38-38
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以后,作为家长,你肯定收到过幼儿园老师希望家长参加开放活动的通知。面对这样的通知,你是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还是找个借口搪塞过去?在参加幼儿园开放活动时。你是满眼只看到了自己的孩子,还是将他视为整个班集体的一员?现场的你,完全是个旁观者,还是过多地干扰了老师、孩子的活动?综观家长在幼儿园开放活动中的表现,身为教师的我们,想向广大的家长说几句心理话。  相似文献   

3.
顾超 《早期教育》2004,(11):28-28
半日开放活动,基本上每个幼儿园都有,一般在期中或期末举行。这样的活动,是家长切实了解孩子、老师的好机会。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有心的家长还能进一步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在观察和参与活动时家长的重点应该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新入园的 26名幼儿进行跟踪观察发现:这些孩子比较自私、任性,好动,接受事物非常快,老师组织教育活动时,他们会听得津津有味,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但自我控制能力差。自由活动时,打架、告状、争玩具现象特别多,且有几个孩子比较突出。我们对其采取了多种正面教育方法,并多次与家长联系,效果并不理想。在与家长联系时, 家长的态度非常平淡, 他们就喜欢听老师说:“这孩子挺聪明……”至于后面的话,只是敷衍老师几句。我们觉得很棘手,经多次分析、讨论,决定从转变家长观念入手。   一、深入调查,全面了解,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5.
舒丽 《学前教育》2022,(11):52-53
幼儿园大班老师带领孩子一起开展“开心晾晒”的主题活动,为了更好利用家长资源,做好家园共育,老师倡导家长帮助孩子一起搜集各种可以晾晒的果实,丰富活动材料,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活动开展过程中,孩子们情绪特别高,每天都能讲述自己的发现。老师尝试和孩子一起画游戏故事,  相似文献   

6.
为孩子感动     
都说,孩子的字典中遗漏了“感动”二字。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对孩子们的看法。 学校组织向家长的汇报活动,我心急如焚,怎么才能让挑剔的家长对我这个刚走上讲台,看起来一脸稚气的新老师满意呢?为这,我煞费苦心精心准备了一台文艺节目,可在彩排时,孩子们叽叽喳喳,我三番五次制止,他们却  相似文献   

7.
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很想和老师谈话,可又担心占用老师的时间,总是欲言又止。每当观察出家长这种情形,我们就赶快问家长,这时家长才开口说。   家长接送孩子时的家园沟通,是家长和老师联系、搞好家园共育的有效环节。家长送孩子入园后,不要急着和孩子说“再见”就走;接孩子时,也不要领了孩子就回家。我们鼓励家长接送孩子时做到以下四点:   一、送孩子入园时,家长向带班老师简单地汇报孩子在家里的行为表现、饮食睡眠情况和孩子近来的想法,让老师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配合老师搞好晨检,以利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  相似文献   

8.
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以后,作为家长,你肯定收到过幼儿园老师希望家长参加开放活动的通知。面对这样的通知,你是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还是找个借口搪塞过去?在参加幼儿园开放活动时,你是满眼只看到了自己的孩子,还是将他视为整个班集体的一员?现场的你,完全是个旁观者,还是过多地干扰了老师、孩子的活动?综观家长在幼儿园开放活动中的表现,身为教师的我们,想向广大的家长说几句心理话。一、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开放活动幼儿园不定期地向家长开放,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重要方面,是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家长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后,就希望能比较直接、细致地了解幼儿园到底教孩子学些什么,老师是怎么教的,老师对孩子怎么样,自己的孩子学习如何,能力发展又怎么样,等等。为此,我园除了定期召开家长会外,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家长开放活动(既有日常教育活动也有大型的专项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孩子了解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使家长充分认识到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形家园合力,更好地教育孩子。我们在组织家长开放活动时,一是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即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系统地安排幼儿在园年中的家长开放活动。…  相似文献   

10.
“宋老师的微笑使孩子们没有惧怕和顾虑,宋老师的笑容使她的批评犹如一曲歌、一条小溪,给孩子的是宽容和启迪。孩子爱这样的老师,孩子选中了她。”这是昆明市委机关幼儿园在请家长以无记名投票推选“最满意的老师”活动时,一位家长给宋群老师写下的评价。这里且不说幼儿园保教人员主动接受幼儿家长的监督,摆正主从关系的办园  相似文献   

11.
一、新学期开始时。孩子有一种新鲜感或“认生”的不适感,这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此时,家长应对孩子进行因势利导的针对性教育。二、享受成绩喜悦时。家长应在祝贺鼓励的基础上,对孩子提出使之再接再励的明确的具体要求。三、感到委屈时。家长应主动以冷静、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去安慰和帮助孩子,使孩子在自然而发的感激之情下易于接受家长的告诫和建议。四、老师家访之时。家长应把孩子的长处告诉老师,同时客观地提出孩子的缺点,切忌单纯地“告状”。五、孩子遇到困难或失败时。家长切不可责备孩子,而应肯定其成绩,同时对其不足之处和…  相似文献   

12.
一位朋友的孩子最近不知什么原因把老师“看破”了,认为老师教学没水平,因此看不起老师,以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在为朋友“出谋划策”之余,不禁联想到一些学校每年新学期开学,常有学生家长提出为孩子调换班级的要求,给教学管理造成较大困扰和压力。我想学生和家长要求调换班级可能原因很多,但少数老师教育教学及其他方面存在某些问题、缺陷,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无疑是这些学生和家长不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的确,观察一下少数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常常可以看到以下情形:老师在讲台上全神贯注、认真耐心地进行讲授,不可谓不卖力,讲台下学生却昏昏…  相似文献   

13.
在八年的幼教工作中,我深深感到家长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下面是我对新入园幼儿家长工作的一些粗浅体会。一、坦诚第一次与家长见面,第一次召开家长会时,向家长坦露心扉。孩子初入园,家长最渴望的是与老师交流,向老师介绍自己引以为骄傲的宝宝,让老师喜欢他。他们会对老师的每句话语都很在意,估摸老师对他孩子的喜爱程度。为此,我总是抓住见面的第一次,家长会的第一次,坦诚地向家长介绍自己,介绍自己如何对待调皮的孩子,如何面对内向的孩子,又是如何喜欢全面发展的孩子……并且举出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家长“对号入座”,家长…  相似文献   

14.
严丽荣 《师道》2010,(5):18-18
近日.有孩子就读于某校高三年级的一群家长向媒体诉苦:该校老师多次以家长委员会的名义向学生乱收费,称“如果拒不交纳,就不允许上晚修……”而在去年教师节前两天,一名家长在学校家长会结束后走上讲台.  相似文献   

15.
王超 《教书育人》2006,(8):54-54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会怎样做呢?一般来讲,家长都会尽力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可是,当家长认为孩子的错误可能带来不利影响时,他们往往会试图给自己的孩子开脱。有的家长甚至变得蛮不讲理!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老师怎么处理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层面思考:  相似文献   

16.
焦卫燕 《山东教育》2004,(36):55-56
要养成幼儿良好的社会性交往习惯.只靠幼儿园是不行的.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不下课的常任老师。孩子的许多不良习惯是由于家庭教养不当形成的。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在一些公共场所.孩子由家长牵着、抱着,每当孩子跑去找小伙伴时,家长便追过去把孩子抱回来说:“快过来,当心人家打你!”还有的家长担心小孩子到人家家里去,  相似文献   

17.
正"家长进课堂",就是把学校开放给家长,请家长走上讲台,让孩子看着自己的爸爸妈妈从家长变成了老师,讲授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两年来,从最初的教师质疑、学生好奇、家长观望,到现在的教师期待、学生喜爱、家长支持,这项活动越来越显示出其独有的价值和意义。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讲授的课本的知识,家长则是更开放的教育资源,他们能带给学生更新鲜、更有生活、更前沿的知识,从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课内与课外、学习与实践、系统知识  相似文献   

18.
沙丽萍 《山东教育》2005,(36):41-41
1.书面交流法 有许多家长由于忙于工作,不能到园与老师面对面交流。老师通过书面交流同样让家长得到教育的真谛。“活动包”是书面交流的最佳形式之一。当我们老师把孩子需要得到的知识经验、行为习惯、动作技能等用简洁明了的语句把活动目标、要求、操作要点等印发给家长,  相似文献   

19.
来稿选登     
2~ 3岁儿童 拍球活动的开展 □张 梅 我园设有托儿班,以前主要是看着孩子玩,保障安全,不太重视系统教育活动的开展。这些孩子被家长视为掌上明珠,大部分娇生惯养,体质有所下降。我们认为从小给孩子打下一个良好的身体基础是必要的,孩子虽小,也要进行科学的锻炼,于是我们开展了拍球活动,收效不错。   一、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孩子拍球的兴趣   托儿班年龄比较小,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爱抚与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幼儿喜欢老师,愿意按老师说的去做,从而配合老师完成各项活动。例:在日常生活中,早晨入园时,轻轻叫一声孩…  相似文献   

20.
“家长进课堂”,就是把学校开放给家长,请家长走上讲台,让孩子看着自己的爸爸妈妈从家长变成了老师,讲授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两年来,从最初的教师质疑、学生好奇、家长观望,到现在的教师期待、学生喜爱、家长支持,这项活动越来越显示出其独有的价值和意义。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讲授的课本的知识,家长则是更开放的教育资源,他们能带给学生更新鲜、更有生活、更前沿的知识,从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课内与课外、学习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