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斌同志是当代著名的作家,他的小说在我国人民群众中有很深的影响.茅盾同志在谈论他的作品时说:"梁斌有浑厚之气而笔势健举,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不求助于方言."的确,梁斌的作品,无论是反映民主革命时期两大阶级殊死斗争的《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还是描写土改生活的《翻身记事》,都深沉、浑厚、雄健、豪放,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气魄.书中鲜明的人物形象,我们古老民族勤  相似文献   

2.
茅盾对我国文学艺术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不仅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还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文艺理论批评工作,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艺论著。在这中间,茅盾的女作家论同样是值得我们珍惜的精神财富。当我们读完了他的《庐隐论》、《冰心论》、《女作家丁玲》、《丁玲的(母亲)》、《关于(遥远的爱)》、《(呼兰诃传)序》等评论后,我们会感到,这些论著表明了茅盾对现代女性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精当批评,体现了茅盾对现代女作家及其创作给予的极  相似文献   

3.
茅盾同志诞生在“鱼米之乡”的嘉兴地区乌镇.在他全部创作中,描绘家乡农村生活的作品虽不多,.但如《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等却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对他北伐战争时期的代表作《蚀》三部曲,或褒或贬,意见较多,而对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的作品意见却比较一致.《子夜》不必说,就是《春蚕》,大家都肯定是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达到了“鲁迅以后的独特的高峰.”①本文想从他的“农村三部曲”,特别《春蚕》  相似文献   

4.
文坛巨匠茅盾同志与世长辞了。他生前留下的大量杰出的文学作品,除了蜚声中外的《子夜》、《蚀》、《霜叶红似二月花》、《春蚕》、《林家铺子》及《清明前后》等小说与剧本外,还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文艺论著、翻译作品等。这些都己成为我国文学宝库的珍贵财富了。如果说茅盾的小说是反映时代风貌的历史画卷,那么他的散文就是直接描摹当时风物人情的社会素描。“一个场面,一段经历,一些人物,他用速写的方式将它们描画下来”,“一个观点,一段见闻,一些想法,他用随笔的方式将它们记述下来”,茅盾同志写了大量的散文速写。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散文速写集》(分上下两册),全书共  相似文献   

5.
《可受的故乡》是作家茅盾同志为《浙江日报》“寄语故乡”专栏所写的第一篇文章.这篇散文,散发着为我们所熟悉的浓重的乡土味儿,作为茅盾同志的同乡——浙江人来说,读  相似文献   

6.
赵燕翼同志没见过闻一多先生,但读过他的诗集《红烛》、《死水》,珍藏了闻一多先生的木刻头像。他受闻一多先生影响拿起刀笔走上文艺和革命的道路。他一直把闻一多尊为“心中的老师”,写了一篇文章登在《群言》上。我也从未见过茅盾先生,但我有《茅盾文集》乃至《全集》,其中的很多作品我曾反复研读过。更为难得的是,在我还是学生时,以及后来当了教师,茅公曾数次复函赐教,并为我荐发作品,直到他逝世前几年还帮我审定  相似文献   

7.
文学巨匠茅盾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但他那丰厚的著作却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因此,我们仍觉得他还活在世上。他的代表作《子夜》最后一章《吴荪甫的失败》现在又出现在同学们的课本上。至此,茅盾共有五篇作品选作中学教材。它们分别是:《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白杨礼赞》、《风景谈》、《春蚕》和《吴荪甫的失败》。  相似文献   

8.
茅盾是公认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作家,同时他也是堪与鲁迅媲美的短篇小说作家。在新发现的鲁迅与斯诺谈话记录手稿中,斯诺问鲁迅“最好的短篇小说家是谁?”,鲁迅就说是“茅盾、丁玲……”。1980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上下两册)收入茅盾短篇小说作品51篇,约56.8万字。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全集》第八卷(小说八集)、第九卷(小说九集)收入茅盾短篇小说作品54篇,新收入的作品是《自杀》、《泥泞》和《牯岭之秋》三篇,约4.7万字,加上原有的作品,茅盾短篇小说的总字数约为61.5万字。  相似文献   

9.
茅盾的作品还能否继续留存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行列,他是否应该被剔除文坛“老三”的传统位置,这是一个需要慎之又慎的问题,而不能妄下断论。新世纪茅盾经典作品的研究,在《子夜》《蚀》《霜叶》等作品上都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从《子夜》到《清明前后》——以描写民族资本家为主的系列作品和从《蚀》三部曲到《霜叶红似二月花》——以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女性的系列作品的创作,茅盾因此而被称誉为现实主义作家。“五四”时期,茅盾作为一名批评家,主张作家要寻求获得“冷静的客观描写”和“崇高的理想”,作品要有强烈的“时代性”。不久,他本人也开始走上了作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革命文学家茅盾,他不仅创作了象《子夜》那样的巨著,象《蚀》、《虹》、《春蚕》、《林家铺子》、《腐蚀》等有历史影响的名作,同时还发表了七百多篇有卓见的评论文章。他是伟大的作家,又是杰出的评论家,他以评论家深邃的思想,塑造了吴荪甫、老通宝、林老板等一系列有广度和深度的典型;他以创作家丰富的艺术经验,写出了无数篇有真知灼见的文学评论,茅盾同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极为丰富的。作为文艺理论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很好研究他巨量的文学作品,总结他丰富的创作经验,同时更要学习他浩瀚的理论著作,加深文艺理论研究。茅盾从事理论研究较从事文艺创作,时间更早,历时更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同志追悼会上致的悼词中说:“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以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茅盾在《文坛彗星——悼念郭沫若同志》一文中指出:“收集在《女神》中的他早期的诗,大部分写于一九二○年以后,是五四运动在诗歌方面最热情而豪放的反映,可说是举世无双.他以诅咒黑暗、渴望光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的诗人出现,震惊海内,竞相传阅,认为他是当时诗坛的霹雳手.”茅盾的评价也是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13.
文学大师茅盾离开我们已16年了,然而他的作品仍光照人间:《白杨礼赞》《风景谈》《春蚕》是中学生阅读的范文;《子夜》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著。他不仅是文学家,而且是奋斗终生的共产主义战士。  相似文献   

14.
关于茅盾的生平与创作活动的补充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评论家、翻译家茅盾同志,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巨匠之一。他的大量作品已成为我国文学艺苑中的宝贵财富。长期以来,许多茅盾研究工作者为搜集整理他的著译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茅盾同志的著译等身,又散见在全国各种报刊上,不易收全,难免有遗漏。我在整理资料过程中,搜集到一些迄今为止,在茅盾同志的各种生  相似文献   

15.
茅盾谈到赵树理的语言风格时,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把他的作品的片段混到别人的作品之中,细心的读者可以辩别出来。凭什么去辩别呢?凭他独特的文学语言。”赵树理文学语言的独特之处,在短篇小说《登记》中,明显地表现出三美:风采美、形象美和音乐美。  相似文献   

16.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山药蛋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着眼于反映山西农村的生活画面,乡土气息浓郁,语言逐步成为“群众的活的语言”(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下面,笔者结合初二语文教材《老杨同志》(节选自赵树理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浅析一下其语言特色. 《老杨同志》的语言特色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7.
雪莱(Percy B.Shelley,1792-1822)是跟拜伦齐名的欧洲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热情而富哲理思辨,诗风自由不羁,变幻驰骋,又惯用梦幻象征手法和远古神话题材,其作品最为人所知的有《自由颂》、《西风颂》以及《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本文选自雪莱写给他“心灵的知己”伊丽莎白·西琴勒的情书,语言优美,寓意生动,表现了作者真挚而深切的感情。  相似文献   

18.
茅盾是我国“五四”以来一位杰出的革命作家.他的作品往往取材于现实生活,塑造社会各个不同阶层的典型人物.他笔下的人物无不鲜明饱满,栩栩如生.在《春蚕》、《秋收》、  相似文献   

19.
歇后语的产生和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年代初,我国文学界和语言学界曾就歇后语是文学语言还是语言游戏的问题展开过一次争论。作为争论一方的茅盾同志写了一篇《关于“歇后语”》的文章申述自己的观点。他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提出:“我很希望有人对歇后语的发生和衍变,作一番历史的研究——既然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茅盾同志提出的这个课题至今还没有看到有  相似文献   

20.
《中文自修》2005,(12):16-18
茅盾有自己的文学信仰,那就是文学要“反映人生并指导人生”,从20年代的《蚀》、《卖豆腐的哨子》到30年代的《子夜》《林家铺子》再到40年代的《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风景谈》,茅盾以他丰富的创作实践着“为人生”的文学主张,绘制了一幅幅多彩的时代人生画卷。走进这些作品,走进作品中的人物,我们似乎仍能感受到那风雨飘摇年代的动荡不安,各色人物的苦闷和挣扎,以至最终摆脱困境,走向新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