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当前文化研究中存在着"人化"和"微观化"两种认识趋向。这种文化研究中的泛化现象,并没有完整反映出马克思文化理念的本意。从马克思历史观的角度看,马克思的文化概念只能从精神文化方面来理解。而只有整体理解马克思的历史观,改变以前对唯物史观的片面理解,即把马克思的历史观理解为关于历史的源起、本质、结构、发展动力、过程、必然趋势等问题为内容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整体历史观,才能改变文化研究中的泛化现象,回归马克思历史观唯物主义意义上的文化本意,也才能够确立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1,(44):50-51
语文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落实在课堂实践中,需要教师有文化的视野。针对以乡土类事物为对象的文本,教师可以借助乡土文化的视野来进行文本的解读与教材的重组,学生学习这类文本时能够理解乡土文化,获得乡土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3.
喻辉 《文教资料》2011,(19):88-89
文化危机是文化在发展、交流过程中文化主体对本文化的价值合理性、认同心理、规范作用受到挑战、弱化甚至消解所具有的一种体验。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来认识:一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二是负质文化对正质文化的消解;三是主导性文化模式的负面效应;四是文化结构要素之间的失衡,以便更深刻地理解、研究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对于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英汉“死”类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中西文化之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  相似文献   

5.
国内美学界对“审美文化”这一概念的具代表性的解释有两种:①专指当代文化或特指当代的大众文化。③与大众文化对立的自觉追求审美的文化。我认为:“审美文化是以文学艺术为核心的、具有一定审美特性和价值的文化形态或产品。它不仅包括当代文化(或大众文化)中的审美部分,也可涵盖中西乃至全世界大众文化中的有审美价值的部分。对“审美文化”一词的理解不应只从概念出发,而应从它的实际使用来分析。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语言的转化,语言系统本身体现文化。这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过程,学习研究语言翻译离不开研究社会文化。英语学习者在掌握语言翻译技能,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自己本土文化。本文以一个简单而极具有中国特色的英文单词——“face”为例来解读文化的理解对词汇翻译的重要性。以期对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课程文化的实质,是课程文化最根本、最深层、最终极的规定性。以往的研究侧重从课程的角度或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课程文化的内涵,应该说这是理解课程文化内涵的一种视角。本文从课程与文化两个概念的共同属性来把握课程文化的内涵。它是主体发展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8.
陆燕 《文教资料》2009,(11):47-49
颜色词不仅描述事物的色彩,表达文字的思想内容,而且在加强语言感染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颜色词的所指意义和他们特定的联想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有所差别,它们之间由于约定俗成而形成具有稳定性的联系。本文探讨了“Blue”一词在中英两种文化内涵中在内部形式、认知及文化上的差异,意图从跨文化交际的层面,实现对语言的更深理解。  相似文献   

9.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承认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促进新事物的产生。在和合思想的影响下,教学生活中有望生成和合教学文化,它具有尊重差异性、相互融合性、追求整体性、动态生成性的特征。建构和合教学文化的主体是教学文化共同体,它包括教师文化共同体、学生文化共同体、师生合作文化共同体、教学管理文化共同体。要顺利建构和合教学文化共同体需要正确处理教学文化环境和教学文化主体之间的关系,需要改革控制性的教学管理方式,生成人文性的教学管理方式,也需要巧妙地采用共差发展的策略与合作建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著述以降,隐喻研究历经了由辞格论辩到哲学、语用学、人类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既独立又相关的探讨。传统的修辞论将隐喻视作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而近代学界已广泛地承认其为用一类事物来理解另一类事物的思维模式。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和文化二位一体的范式,特定的文化具有相应的隐喻认知结构。文章从认知隐喻学的视角审读隐喻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凸显隐喻在人类认知世界和创造文化中发挥的双重功效,进而揭示跨汉英语言对比各维度异同背后的深刻理据。  相似文献   

11.
从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陈寅恪的治学方法和治史方法、“民族文化本位论”和文化批评的观点、家学(源以及受教育背景、心史研究和宗教史研究等方面来看陈寅恪的“文化历史主义”,可以说,其“文化历史主义”的本质便是一种“民族本位论”,一种站在文化的角度与立场上对历史进行的研究与评判,是一种通识理性的观点,也是一种研究中外文化的方法,对它的理解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通过对“文化历史主义”的理解,也可以得出对今天文化建设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传统认识中,“和”是一种品格.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文化。“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意指不同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之间所形成的和谐统一关系.即古人所谓的“和而不同”.与哲学上所讲的“矛盾的对立统一性”问题也是相通的。和谐是中华“和”文化的最佳追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道德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内涵和核心 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或学说很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强调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核心。在我们的初步认识当中,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往往是通过一些表征来体现的,如企业的"厂训"、厂风厂貌、文化设施、文明礼仪、娱乐活动等,但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外延,即它的表现,不是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核心。这些表现对企业文化建设来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它们都不能脱离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核心而独立存在。换句话说,企业文化建设不能  相似文献   

14.
外语教学的“现代化”:文化的输入、重构与输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多样性带来语言的多样性.语言的多样性使外语教学成为可能.外语教学当中蕴涵着文化教学,对文化的理解需要通过语言.所以,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是同一问题从不同方面来切入所得出的命名.今天的外语教学与世界一样面临着一个现代化的过程,要求外语教学者在注重目的语文化输入的同时,注重学习者母语文化的重构与输出能力.  相似文献   

15.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从文化传递的方式提出了后象征文化、互象征文化及前象征文化三种文化传递模式。透过这三种文化的内涵来审视儿童生活实质是对儿童与成人关系的审视,后象征文化仍主导着儿童当下的生活,互象征文化则是儿童保有自身文化和生活特征的基础,而后象征文化则提醒成人反思儿童当下的生活,理解和解放儿童,从而促进儿童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筹划实施“世界伦理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为解决全球性危机和应对全球化进程所提出的问题的积极回应;参与该计划的中国学者刘述先教授提出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一分殊”来消解客观存在着的文化差异以达成共识。但对“理一分殊”命题中的“理一”,似不应作狭隘的理解,而应当深入各类文明和各种文化现象的内部探索其内在蕴藏着的深层结构,从结构及其功能的关系以揭明更加普遍的东西。从人的存在及其规定性出发,揭明以人的方式对待自己和他人以致于自己的整个外部世界,是每一个人正确理解和合理处理自己的全部对象性关系的基本规范,从而可以理解为世界伦理得以成立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7.
夜郎文化是黔中文化之主体,也是中华文化之组成部分。伴随着夜郎文化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仅停留于表面之显性文化研究已经无法适应现实,应对夜郎文化的隐性文化即其精神实质做出探究,发掘其文化本质。从文化认同到文化自觉、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转化,而此转化需要夜郎文化的研究从单一视角到多维视角、从单独研究到合作研究、从相互争夺到协同开发。以客观、合理、科学的态度,以夜郎文化的本来面貌进行宣传、不虚构和篡改夜郎文化的历史,正确利用夜郎文化的价值为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思维定势使得学生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从本民族的视角来看待英语国家文化,这种文化上的干扰势必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不理解或误解。向学生阐述两种文化的差异并进行文化对比是帮助学生排除文化障碍,正确理解所学内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文学翻译中一方面要传播源语的文化,另一方面要力求译作通俗易懂。文学译作中文化的展示首先要从异国情调的角度来体现。其次在语言要素中精雕细刻,让人感同身受。同时还要注意译作的“意合”问题,使译作从“异化”、句际、段际关系等各方面与之相呼应。在文学翻译中,文化“传真”与“意合”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它们将有益于读者对源文化的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20.
走向媒介文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大众传媒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媒介文化已成为当代文化的新景观或新现实。在正面当下问题意识和借鉴西来学术的基础上 ,要把“媒介研究”提升为“文化研究” ,走向“媒介文化研究”。由此初步解析当下流行的“媒介文化”概念 ,探讨媒介文化作为新型生活方式的特点 ,追寻当代中国媒介文化研究和批判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