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赵永庆 《考试周刊》2009,(41):27-28
2000多年前的西塞罗是西方史上最早的翻译家之一,而奈达是当代首屈一指的翻译理论人物。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翻译界影响深远。然而古代翻译家西塞罗的翻译理论中却已提出了“功能对等”。本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和西塞罗翻译理论的分析入手。通过实例分析西塞罗翻译理论中体现出的“功能对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蔡演 《海外英语》2015,(1):141-142,178
文章以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集》的中译本,从功能对等理论中的意义、风格和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指出在翻译中译者要充分考虑儿童文学语言的风格和特点以实现译作与原作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3.
以美国翻译学者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依据,对鲁迅先生的小说《一件小事》两个英译本——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李明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认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工作的进行具有有益的导向作用。两个译本各具特色,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奈达是美国著名的翻译家。1964年,他出版了《翻译科学初探》,在书中提出了"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和"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的概念。起初奈达特别强调动态对等,因为在他看来,形式对等的翻译是很少见的。目前翻译界对"功能对等"、"形式对等"翻译争论颇多,有些学者认为形式对等较功能对等重要,有些学者认为功能对等比形式对等更胜一筹。本文作者认为在翻译诗歌的时候,形式对等在翻译拟形诗的时候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田晓丽 《考试周刊》2011,(88):103-104
本文主要研究功能对等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作者首先介绍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然后描述了商务英语及其特点,从中西文化不同的角度,将功能对等理论运用到商务英语翻译中,总结了几个比较实用的翻译技巧,希望能对翻译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聂巧云 《双语学习》2007,(10M):158-159
奈达是美国著名的翻译家。1964年,他出版了《翻译科学初探》,在书中提出了“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和“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的概念。起初奈达特别强调动态对等,因为在他看来,形式对等的翻译是很少见的。目前翻译界对“功能对等”、“形式对等”翻译争论颇多,有些学者认为形式对等较功能对等重要,有些学者认为功能对等比形式对等更胜一筹。本文作者认为在翻译诗歌的时候,形式对等在翻译拟形诗的时候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张鹏 《海外英语》2011,(10):238-239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强调功能对等理论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形式对等的重要性。既是翻译,必有损耗,或在内容,或在形式。对于诗歌的翻译,学术界更是争论不休,对于内容和形式并重的诗歌,译者翻译起来到底应该按哪个标准来呢?该文就柳宗元的《江雪》,提供中外翻译家的五篇英文译作,通过对功能对等和形式对等这两个标准的分析来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电影《冰河世纪3》翻译为例,试图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分析电影字幕翻译,介绍译者在功能对等原则的指导下采用的翻译技巧,探索功能对等理论对电影字幕翻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奈达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翻译家和译论家,他的主要翻译实践在于圣经翻译,由此演化出他的翻译理论,功能对等是他翻译理论的核心,对于实践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他的翻译理论的诞生对于翻译学建设十分重要.但是他的译论远非完美,本文将对奈达译论做一番梳理和评介.  相似文献   

10.
尤金·A·奈达在其功能对等理论中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和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本文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从语义、文体两方面来评析翟象俊所译的海明威小说《白象似的群山》,旨在分析该译作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是指译作读者对译作的理解应当等同于原作读者对原作的理解(Nida,Eugene A,2001:87).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以源语文本和译作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作为确定翻译正确度的标准,是对传统的将源语文本和译作之间的关系作为确定翻译正确度标准的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12.
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框架为基石,主要从语言对等、文体对等和文化对等这三方面对《疯狂原始人》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了解外文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提供一些视角。  相似文献   

13.
小说翻译存在两大难点:既要注重翻译的准确性,也要体现目的语言的文学性,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则认为译文和原文在功能上的对等高于形式上的对等。其理论涉及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据,在翻译Lindsay Armstrong(林赛·阿姆斯特朗)的小说《他是我丈夫》时,选取了一些典型的重点语句的翻译说明该理论在提高小说翻译质量上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阿勒泰的角落》是介绍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民众日常生活的散文集。结合该书的翻译实践,从词汇对等、句法对等、语篇对等和风格对等四个方面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指出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有利于提高译文质量,便于读者对原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翻译实践中的典型示例为依据,分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标准对翻译实践的指导。"功能对等"理论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标准来指导翻译实践的:传达信息;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语言通顺,符合译文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读者反应相似。  相似文献   

16.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文学领域难得的瑰宝,翻译它的文章可谓层出不穷。文章借用奈达的"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理论,从词义对等、节奏对等和功能对等的角度比较杨宪益和翟里斯两个译本的优劣,从而验证这个理论在翻译散文这种特殊文体上的适用性和在翻译批评领域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尤金.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翻译理论对世界翻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对等"或称"等值",  相似文献   

18.
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翻译,能够使翻译实践更具有科学性和灵活性。本文主要介绍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翻译美剧字幕。通过分析功能对等理论及美剧字幕的翻译,提出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美剧字幕翻译策略:减译法、增译法及意译法,以期为电视字幕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影视字幕翻译是一个新领域。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老友记》字幕的翻译,分析如何在字幕翻译中应用功能对等理论使译入语观众更好地理解影视作品同时了解译语国社会文化生活,并且研究能够传递等值效果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译论界对盛行全世界的主流翻译理论———奈达理论的三大误读。一种误读是奈达主张译文在意义和风格上与原文对等;第二种误读认为奈达的“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则要求译文在译文读者中产生与原文在原文读者中完全等同的效果;第三种误读认为奈达的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则主张功能完全等同。文章指出第一种误读是由奈达的翻译定义的错误中文译文造成的。第二、三种误读是由“功能对等”、“动态对等”中的“等”和对这两个术语的错误解释造成的。文章同时提供奈达翻译定义和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则的试译译文,最后呼吁澄清被引用了数千之多的翻译定义的错误译文和存在了20多年的“功能对等”、“动态对等”两个术语及其错误解释在译界所造成的严重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