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马克思歹咛主义经典著作(下简称:马列著作)是马列主义理论的核心,是马列主义理论的概括和体现。马列著作在中国的出版,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最初只是摘译一些片断。在中国书刊上,最早摘译马列著作片断的是1903年中译出版的《近世社会主义》(日人辐井准造著,赵振必译)一书的第一章中,摘译了《共产党宣言》的最后一段话。以后也出现了马列著作的中译文,我国书刊上最早的马列著作中译文,是恩格斯的《1888年(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序言》,刊于1908年1月出版的《天义报》第十五卷上。 1917年11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中国人才真正找到了马列主义。正如毛泽东同志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当时有不少进步报刊开始刊登马列著作的中译文,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毛泽东同志在谈到思想转变时,曾多次讲到他在1920年春第二次旅居北京期间,曾阅读过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陈望道本人也曾回忆说,《共产党宣言》于1920年4月在上海出版.因此在理论界、学术界人们一直认为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出版于1920年4月或1920年春天.1975年,东营市广饶县发现了保存40多年的《共产党宣言》,经考察,这本出版于1920年8月的《共产党宣言》是我国出版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从而纠正了人们长期以来关于《共产党宣言》版本问题上的错误.本文作者曾有幸参加了当年的考察活动.现将他们对考察活动的回忆刊登如下,以此作为对建党八十周年的献礼.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国家档案馆现存有一份珍贵档案:《河北革命互济会为公葬无产阶级导师李大钊同志宣言》,这份宣言记录了李大钊发起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工人运动的史实,记载了他被捕及被害的真相。宣言中河北革命互济会号召"公葬李大钊同志,追悼死难的战士,……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构捕屠杀工农劳苦群众的白色恐怖,争  相似文献   

4.
新书摘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960年出版以后,毛泽东特地给我写了一封信,要求阅读这一卷的英译本。他的信是这样写的:“林克同志:选集第四卷英译本,请即询问是否已经译好如已译好,请即索取两本,一本给你,另一本交我,为盼”1960年的“莫斯科会议声明”发表以后,12月17日,他又写了一信,说:“莫斯科声明英文译本出版了没有请你找两本来,我准备和你对读一遍。”此外,毛泽东还读过一些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英译本,如《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一些讨论形式逻辑文章的英译本。在学习马列…  相似文献   

5.
7月12日下午,上海市档案学会在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举办“东方讲坛”档案馆举办点第34场讲座。邀请上海市档案局副巡视员、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冯绍霆同志作“《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第一版在上海出版——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专题报告。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于中国共产党建党前一年即1920年的8月就在中国第一次秘密出版并在一定范围内传播。报告会上,冯绍霆同志从《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出版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产生的积极影响、重要意义等方面结合上海市档案馆收藏第一版《共产党宣言》的经过以及对其研究利用的最新成果向与会听众做了详实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数十位全国知名的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应商务印书馆之邀,会聚北京西山,共议《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翻译出版工作。邓小平同志1984年曾经指出,要用几十年的时间,把世界古今有定评的学术著作都翻译出版。经过译校编者的共同努  相似文献   

7.
1937年7月至8月,国民政府在庐山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名流参加的“庐山谈话会”.共同商讨国事。7月17日上午,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谈话会上正式发表《抗战宣言》,拉开了伟大的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毛泽东同志指出:《抗战宣言》“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为国民党多年以来在对外问题上的第一次正确的宣言。”  相似文献   

8.
粉碎“四人帮”以后,全国有关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回忆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德委员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文集,也出版了属于回忆录性质的有关革命史和党史的书籍,如成仿吾的《长征回忆录》,罗瑞卿等同志的《西安事变与周恩来同志》,以及最近重新出版的《红旗飘飘》等。这些书籍不仅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而且对于保存革命史料,开展革命史和党史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这些书的出版,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和欢迎。有人把出版革命回忆录叫做“抢救史料”,可见这件工  相似文献   

9.
我在图书馆工作了整整40年,现已退休。到目前为止,我总共发表专业论文330篇,出版著、编、译、校著作16部。因为我的处女作发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图书馆工作》(《图书情报工作》的前身)上,所以,我的写作的确是从《图书情报工作》开始的。  相似文献   

10.
1936年,在延安窑洞里,毛泽东由衷地告诉美国记者斯诺: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一本便是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  相似文献   

11.
我不再宽容     
《出版广角》今年第3期以显著地位发表了小文《窃贼心态初窥》和达瑰同志的《如此“新译”》,不少朋友读后在称赏之余却提出疑问:为什么文中隐去了湖北郡家炮制《维  相似文献   

12.
《中国档案》2023,(8):70-71
<正>美国:永久展出《解放黑奴宣言》2023年6月17日,美国国家档案馆馆长科琳·肖根(Colleen Shogan)宣布,该馆将《解放黑奴宣言》原件永久陈列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家档案馆大楼的圆形大厅中。《解放黑奴宣言》将与《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和《权利法案》等美国建国时期的档案一起公开展览。这些档案共同展现了美国的历史,记录了美国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体大会上一致通过了由国际档案理事会提请的《世界档案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此举对于推动世界范围内各国档案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宣言》的通过,对于进一步普及公众对档案馆的了解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世界各国档案馆在公众和决策者中提升其对档  相似文献   

14.
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陈列柜里,摆放着现存最早的两本《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其中,1920年9月版《共产党宣言》封面上,"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山穴二十余年的书报"几个字格外引人注目.北京中央档案馆里,摆放着中共二大唯一存世的首部党章——《中国共产党章程》,文件上亦赫然印有"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字样.正是由于张人亚的努力和坚守,这份记载着中国共产党起点的珍贵火种才得以穿过百年历史烟云,呈现于我们眼前.张人亚的守护,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向我们诉说着共产党人至死不渝的信仰.  相似文献   

15.
F.“巨译”难产的思考顾名思义,《巨译的诞生》是一部描写“巨译”诞生的报告文学作品。著者是中宣部出版局局长、作家伍杰同志,出版者是江西人民出版社。它以15万字的篇幅,真实细致地描述了“巨译”诞生的艰难历程。我读  相似文献   

16.
全书可分为《共产党宣言》的核心要义、《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共产党宣言》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章,重点讲述《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中国革命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文化的影响和《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对中国当代现实具有的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前些日子 ,承蒙上海图书馆邱五芳先生的帮助 ,手头拿到了国际国联 (IFLA)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联合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林祖藻译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 0 0 2年 5月第一版 ,以下简称《服务指南》)一书 ,着实让笔者爱不释手 ,一气呵成读完一遍 ,然后又不知反复揣摩、思量了几遍 ,委实受益匪浅。有关公共图书馆的国际性文献 ,最著名的当属IFLA/UN ESCO于 1972年制定并于 1994年修订的《公共图书馆宣言》。《宣言》被称为世界公共图书馆界的最高纲领 ,已被译成 2 0多种文字 ,对世界公共图书馆发…  相似文献   

18.
《史记》战国史料研究[日]藤田胜久著,曹峰、[日]广濑薰雄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众所周知,日本的《史记》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功力,自古以来,大家辈出。最为著名的就是泷川龟太郎的《史记会注考证》,这是《史记》研究界公认的不可忽略、极其权威的著作。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一书对其作了补充(参泷川资盲考证、水泽利忠校补《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其他值得推荐的还有伊藤德男《史记十表见司马迁历史观》(《史记十表所见司马迁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9.
2004年3月16日,《大众日报改版宣言》称:“更好地贴近读,贴近市场,坚持江泽民同志为本报题词指明的‘永远与人民大众在一起’的方向,在全省舆论大合唱中担当好领唱角色,是历史和现实赋予《大众日报》的使命,也是改版的目的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得到社会各界和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响应.代表广大海外华人华侨利益的中国致公党的政治态度颇具影响力,1948年6月9日,中国致公党在香港《华商报》发表《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宣言》,主题是号召海内外同志加紧努力,拥护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宣言极大地凝聚了海外华人华侨的力量,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