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煤炭资源管理主要由各煤炭企业地质测量部门提供基础数据,并向各级煤炭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矿产资源统计基础表等文件。其中,储量报表的数据获取和形成,以其数据量丰富、数据关系复杂等特性,在煤炭资源管理的整体流程中处于重要地位。另外,煤炭资源的重要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以及煤炭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开采浪费等问题使各级煤炭资源管理部门、煤炭企业日益关注煤炭资源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地大物博,矿物资源丰富,煤炭资源作为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开采已经持续了很多年的时间,而往往煤炭开采对地标环境的破坏又是毁灭性的,其中由煤炭资源开采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在所有的环境破坏中又最为严重,这种破坏不仅仅是环境的不可恢复性还有可能造成地表塌陷严重的危害到人类的安全,本文将结合因煤炭开发而造成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治理煤炭开采造成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在能源应用方面面临的问题,在煤炭使用过程中需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效、减少排放,并利用相对丰富的煤炭弥补油气资源的不足。根据我国的能源政策,未来煤化工的原料将逐步减少使用适合发电的煤炭资源,而以高硫煤高灰煤等低品质煤和褐煤为主。因此,以褐煤为原料将成为今后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由于褐煤水分高,我国水资源有限,煤化工技术耗水又高,采用提质预干燥,然后再加水利用,工艺明显不合理,开发褐煤不预干燥或简单干燥工艺并充分利用其内在水分制取高浓度水煤浆技术用于煤气化,是褐煤合理有效的转化和利用的途径。为了更好地利用褐煤资源,榆林西部煤炭技术研究中心在主任、总工贺峰的带领下,自筹资金研发了“低阶煤微细干粉制备水煤浆技术”,研究、开发和突破褐煤制取高浓度水煤浆技术,对煤化工事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产地,蕴藏着1.9万亿吨煤炭资源和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但由于新疆煤炭资源开发主要位于山前地带、受地壳运动的影响,煤层倾角普遍较大,这为新疆煤层气分析、研究、开发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尤其是压裂支撑剂的选择成为一大难点。本文通过对镂空陶瓷支撑剂颗粒分析研究,发现可根据其硬度高、重量轻、易悬浮的特征,提高对新疆极倾斜煤层煤层气研究开发程度,并可以运用于其它相近行业。  相似文献   

5.
<正>新疆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四成以上。近年来,随着内地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新疆煤炭产业的发展也开始提上日程。然而,新疆目前的煤炭资源开发却依然在走"高耗水、高污染"的老路子,受化工水平所限,煤炭资源的产品附加值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多煤、少气、贫油,这是我国资源的现实国情。因此,挖掘煤炭资源的潜力,运用科技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污染是当务之急,也是新疆经济发展不  相似文献   

6.
赵文  赵国浩  黄文锋 《资源科学》2011,33(9):1775-1780
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争论,传统经济学理论强调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面作用,而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资源诅咒论正好相反。本文以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省为例,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煤炭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大型煤炭企业资源开发对于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中小型煤炭企业资源开发对于地区经济增长无显著影响。因此,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进一步巩固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同时积极开展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对于促进山西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巫溪县煤炭资源及其伴生矿产丰富,本文通过对该县煤炭资源及其伴生矿产勘查开发利用现状的介绍和分析,提出了巫溪县煤炭资源及其伴生矿产综合勘查、资源整合开发、矿业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煤炭资源开发的潜力评价与开发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蓓蓓  鲁春霞  张雷 《资源科学》2009,31(2):224-230
本文在分析中国煤炭资源空间赋存格局和1952年~2005年中国煤炭资源开发的时空格局演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省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历史、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依据开发潜力指数(EP)法对中国煤炭资源的开发潜力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将中国各省区的煤炭资源开发潜力分为4个级别:①开发潜力大的有甘肃、云南、安徽、贵州、山西、宁夏、新疆、青海、陕西和内蒙古共10个省区,其开发战略主要为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建立大型煤炭基地;②开发潜力较大的有重庆、河北、黑龙江、河南和山东共5个省区,其开发战略主要为接续传统衰老矿区的生产能力,整合资源,关闭小矿井,适度开发大中型矿井,稳步扩大生产规模;③开发潜力一般的有湖南、北京、吉林、四川、江苏、广西、辽宁、江西、福建和湖北共10个省区,其开发战略主要为改造现有矿区,减缓煤炭产量的下降速度,满足当地的煤炭消费需求;④开发潜力较小的有广东、浙江、上海、天津、西藏和海南共6个省区,其煤炭资源量很少,开发条件差、效益低,今后应发挥其产业结构先进和技术进步的优势,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煤炭资源消费。本研究成果将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研究提供基础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9.
铜川市产业结构重塑的思路与政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川是我国西部地区典型的矿业型城市,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煤炭资源开发,如今正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严重污染和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任务。该文在分析产业结构现状的特点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造成本市目前产业发展困境的,西部矿业城市、产  相似文献   

10.
我国耕地估价研究思路的整合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川是我国西部地区典型的矿业型城市,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煤炭资源开发,如今正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严重污染和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任务。该文在分析产业结构现状的特点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造成本市目前产业发展困境的耕地;耕地估价;  相似文献   

11.
“六五”期间国家科委的攻关项目——“新型10吨/时燃用劣质无烟煤、贫煤流化床锅炉的研制”已通过鉴定。该项目由华中工学院、浙江大学和广州锅炉厂承担。多年来,我国一直把发展流化床锅炉作为利用劣质燃料的有效节能措施。华南地区、湖南、湖北有较大量的劣质无烟煤,贫煤的煤炭资源。这种煤在其他型式的炉子中很难燃烧,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大部分供热供暖需要煤炭资源的应用,社会及人类对煤炭开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给探矿工程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目前存在一些矿区为了盈利而违法开采,造成环境严重影响,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对于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粉尘及机械运作尾气和有毒气体的排放造成导致的大气污染、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导致的水污染、机械运作是产生的噪声造成的噪音污染等;同时给社会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具有的危险性对施工人员造成身心健康的威胁甚至威胁人员生命安全。探矿工程施工带来的损害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给环境造成破坏,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因此,对于探矿工程中对环境的破坏的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多、面积广,全国1300个县(市)都有煤炭,主要分布在晋、陕、蒙、新疆四省区,四省区探明储量合计达7324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72.8%;未利用的储量达6034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78.3%.我国煤发不仅储量多,而且品种齐全,在现有储量中,无烟煤占12.7%,烟煤占74.1%,褐煤占13.2%,且煤质好,低硫、低灰煤炭资源占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容洞谷 《资源科学》1985,7(2):14-20
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累计探明储量约占全国1/3;煤种齐全,有气煤、肥煤、主焦煤、瘦煤、无烟煤、贫煤和弱粘结煤,在探明储量中,炼焦煤占58.8%,煤质好,构造简单,开采条件优越,成本便宜,经济效益显著,地理位置适中,距我国东北、京津唐、华东、中南等缺能地区较近。全省的煤炭产量约占全国原煤产量的1/5,而调往省外的煤炭却占全国各产煤省净调出量的60%以上,支援全国26个省市,是我国不可多得的煤炭基地。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面积大的特性,也就使得国内各种资源呈现丰富的状态,煤炭资源也不例外。所以也就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国内也是以煤炭资源做为主要的火力发电一次性能源。而煤炭资源的的使用有利有弊,在方便简单开采的基础上,也会污染环境。本文就用煤炭进行火力发电对环境影响得利弊进行了深度的探讨和剖析。  相似文献   

16.
邯邢煤矿区是我国华北地区的重要煤炭基地之一,煤炭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邯邢煤矿区是典型的岩溶大水矿床,长期面临“煤水共存”的问题,水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为防止奥灰水突水,大量疏排地下水,致使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造成泉群断流、水质污染、水资源浪费、当地供水短缺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这引起国家决策部门和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客观现实要求必须系统总结研究矿区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水环境变化,查明煤矿开采引发的主要水环境问题,评价煤矿开采对矿区、区域地下水系统和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为科学论证研究煤炭资源开采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社会中,随着人们对煤炭资源需求量增大,就不得不加大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力度,然而在煤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就离不开对煤炭资源的勘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现代的煤炭资源勘查中,各种先进的勘查技术和勘察设备层出不穷,从而为现代的煤炭资源勘查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物化探测井方法是当前煤炭资源勘查中常见的方法,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技术手段。随着物化探测井方法在煤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勘查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有效缓解了当前社会的煤炭资源供需矛盾,并且还为现代的煤炭资源勘查工作节约了大量的经费,提升了勘查工作的经济效益。因此对物化探测井方法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迫在眉睫,并且意义重大。通过对物化探测井方法的深入研究,并对其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高、污染低、煤种适应性好。它几乎可燃用各种品质燃料,如泥煤、烟煤(包括高琉煤)、无烟煤、叶石、焦炭、工业废料、城市垃圾等。  相似文献   

19.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效应及其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产资源勘察、开发、利用等活动,对资源地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正面和负面效应。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已成为其支柱产业。矿产资源开发一方面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和投资的扩大,增加了利益相关者的收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导致了产业的单一化和重型化,产生"荷兰病"效应,对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产生挤出效应,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耗费大量的水土资源等,不利于新疆的跨越式发展。矿产资源开发效应对利益相关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资源开发的企业而言,直接享受资源开发的高额利润,将产生的资源效应和环境效应等负面效应转嫁给其他的企业和当地的居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程度不同的享受到资源开发的正面效应,但也承担着资源开发产生的负面效应;当地的居民直接享受不到资源开发正面效应,却直接承担着资源开发造成的资源诅咒效应、资源效应和环境效应等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煤炭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但其利用过程也是最主要的污染源。由于大量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加强煤炭深加工、开发新技术和实施新战略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矛盾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煤炭深加工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确定处理措施.改进生产,降低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