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楚辞类存目有山东栖霞人林仲懿的《离骚中正》一书,是督察院副都御史黄登贤进呈四库馆的。黄登贤与他的父亲黄叔琳都作过山东学政,估计是他们在山东做官时  相似文献   

2.
说到清宫刻书机构武英殿,几乎无人不晓,然而,它还是皇室主要藏书处所之一,这段史实却已近乎隐没。比如,1997年出版的大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堪称学界一大盛事,但书前《四库全书存目编纂缘起》一文中谈到四库"存目"书进呈本的存放和被毁地点时,却未提及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武英殿:……据有关文献记载,《四库全书》修成之后,存目书进呈本除极少数发还外,均贮于翰林院讲读、编检二厅,由于  相似文献   

3.
四库系列丛书是指按<四库全书>体例编纂,并且均以"四库"贯名的几部大型古籍丛书,目前主要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煅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续修四库全书>五部.  相似文献   

4.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现藏清抄本《浙江解进书目》一部,结合《纂修四库全书档案》可以考知,其原本为乾隆四十二年(1777)浙江巡抚三宝编辑的浙籍藏书家进呈图书清单。三宝编辑该清单是为了给四库馆提供一份核对浙籍藏书家献书的细目,方便后期整理归还。再结合《四库采进书目》《四库馆进呈书籍底簿》等文献,《浙江解进书目》可以用来核对浙籍藏书家的献书数量,并订正各本献书目录著录的图书题名疏误。书中另有清末北京书估谭笃生批校,今知中国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藏《乾隆浙江呈进书目》均为谭氏据此抄录之副本,借以售卖盈利。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各地公私进呈本、各地献书人、各地禁毁书、四库所收地方文献、四库收录各地著述等多个角度,对<四库全书>成书之后有关<四库全书>区域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的整理与总结,呈现了四库学研究现状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6.
郑际唐,字大章,一作子竟,号云门、须庵,室名传研斋,福建侯官人,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宫内阁学上兼礼部侍郎,乾隆五十二年官山西学政。乾隆三十七年下诏求书,纂修《四库全书》,际唐时为翰林院编修。四库馆开,任“校办各省送到遗书纂修官”,献书若干种。《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存目《六爻原意》一卷、礼类存目《周礼述注》六卷,均注“编修郑际唐家藏本”,即际唐所献。又《四库采进书目》内有《编修郑交出书目》,计有惆礼述注》五本、《栗斋文集》四本、《六交原意》一本,亦即郑际唐进呈书。际唐著有(传研斋诗稿》,未见。际唐在四…  相似文献   

7.
此前通常认为,乾隆年间为修《四库全书》,浙江藏书家郑大节家进献图书82种,收入《四库全书总目》的有48(一说47)种。本文根据郑大节进献图书的三种书目《浙江省第五次郑大节呈送书目》、《二老阁进呈书》、《二老阁挑取备用进呈书》,结合《四库全书总目》,考定郑大节家进献图书121种,收入《四库全书总目》的是95种。  相似文献   

8.
产生于元末明初的《南溪笔录群贤诗话》,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部分文字可补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之缺.据现有文献,该书最早刊刻于明正德五年,分前、后、续三集(卷).《四库全书总目》、《天一阁进呈书目》等所谓二卷本,实为三卷本之残本;《四库存目丛书》影印三卷本残本却标为二卷本;《千顷堂书目》所言四卷本,亦当为三卷本.  相似文献   

9.
顾廷龙是我国著名目录版本学家、图书馆事业家.在其治学生涯中,与<四库全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早期以<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入学术之门,并从事<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和<四库全书存目>标注之业.在编制古籍目录中,充分汲取了四库分类法的精华,并加以改进.晚年又主编<续修四库全书>大型丛书,为<四库存目丛书>编纂建言献策.总之,顾廷龙之学术成就与结缘<四库全书>并从中吸收营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私人进呈本是纂修《四库全书》的主要来源之一。私人献书家不仅包括江浙著名藏书家,而且还有许多官员投入其中。《四库采进书目》收录了部分在京官员的献书情况,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官员献书未被收入其中。本文对《四库全书》官员献书群体作更为细致的划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看待征书令下社会各阶层的反应。  相似文献   

11.
郑樵的<通志·校雠略>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目录学理论著作,<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官修书目最完善、最成熟的代表,其<凡例>是对该书目的理论阐释,可以视为一篇清代有关目录学理论的著作.二者无疑包含了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目录学思想.分析二者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我国古代目录学理论的发展变化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傅斯年图书馆藏《四库馆进呈书籍底簿》(简称《进呈底簿》)是我们研究四库呈送书目的重要文献。由于原书藏在台湾,所以在四库学研究中很少有人用到这个本子,以致很多学者都不知道此本的存在。《进呈底簿》与《各省进呈书目》记载内容存在差异,此书基本保留各省呈送书目比较真实的面貌,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但可以纠正《各省进呈书目》中的一些错误,补充其中的不足。这对研究四库呈送书目具有很高的价值。《进呈底簿》是目前所知存世最早的四库呈送书目,希望四库学者能够注意到此书。  相似文献   

13.
张之洞的<书目答问>(以下简称<答问>),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提要>)以后的最成功的传统治学书目.  相似文献   

14.
《欣赏编》为明代弘治至正德间沈津所编丛书,现知共有三个版本。最早为正德本,其次为嘉靖本,再有万历本。正德本已佚,嘉靖本与万历本收书有部分不同。《中国善本古籍总目》著录《欣赏编》有瑕疵。此书《四库全书》存目,未全文收录,所作《欣赏编提要》据浙江巡抚采进本,此采进本为万历茅一相刻《欣赏续编》。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艺文志>、<新唐书·经籍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国史.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八部书目为中心,从各书目小序对"地理类"的认识发展、"地理类"收书数量的变化、"地理类"子目细分的变化等三个方面对"地理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典目录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著作.本文从人物字号、籍贯、朝代、职官,著作的内容、刊刻时代等方面纠正<四库全书总目>错误十条.  相似文献   

17.
<四库全书总目>由于卷帙浩繁,成于众手,因而存在诸多问题.前辈学者对之已多所纠正,而存目部分则订补较少.本文现就存目部分的疏漏和讹误,再补正十二则.  相似文献   

18.
陈泰,字志同,号所安,元潭州路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工诗赋,著作<所安遗集>一卷,有涵芬楼秘籍本传世.清顾嗣立<元诗选>及<四库全书>均收载其作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该书:"大致气格近李白,而造句则多类李贺、温庭筠.  相似文献   

19.
杨弘道是金元之际与元好问齐名的重要诗人,<四库全书>收录其著作<小亨集>,并在提要中对其生平著作进行介绍.提要对其诗歌成就有中青的评价,但称其生平"窃禄苟全"有失公允;未提及<小亨集>最早编定的十卷本,有疏略之憾.  相似文献   

20.
《元文类》今本提要主要是依据《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提要删改、增润而来,分为三个具有不同编纂史的文本层:与《进呈总目》相同的作者小传、由《进呈总目》而改的书评、《进呈总目》以外新增的版本题记。小传部分侧重描述苏天爵对近代史料之熟稔,题记旨在拔高采进本之版本价值。书评的修撰过程最复杂也最耐读,馆臣对《元文类》文学价值的判断既反映了清初明文评选风尚的变改,也与乾隆朝历代文集"正典"序列的形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