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侯睿捷 《辅导员》2014,(23):7-7
这一次,我被学校选去北京参加"全国小记者风采展示"活动,在中场休息的时候,我采访了大记者——柯英阿姨,她还是辅导员杂志社总编兼社长呢!她笑眯眯的,很亲切,没有一点儿架子,就像邻居家的阿姨,所以我采访她的时候一点也不紧张。当时,我们十分担心柯阿姨没有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心里很着急。  相似文献   

2.
正这一次,我被学校选去北京参加"全国小记者风采展示"活动,在中场休息的时候,我采访了大记者——柯英阿姨,她还是辅导员杂志社总编兼社长呢!她笑眯眯的,很亲切,没有一点儿架子,就像邻居家的阿姨,所以我采访她的时候一点也不紧张。当时,我们十分担心柯阿姨没有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心里很着急。正好,机会来了,活动中途休息几分钟,我看到柯阿  相似文献   

3.
许多少先队辅导员都把《辅导员》杂志社称为自己的“娘家”,因为她给了广大辅导员精神上不竭的力量,业务上众多的方法和经验,她和辅导员心连心。46年的少先队工作生涯,让我与《辅导员》结下了深厚的情缘。1955年,当我还是一名佩戴着红领巾的中学少先队大队长时,就在辅导员老师那里见到过《辅导  相似文献   

4.
笑声     
听到门外爽朗的笑声,我就知道大队辅导员丁丽英来了。因为她的笑声,对我有着特殊的意义。记得刚当中队辅导员时,虽然我事必躬亲, 可工作总是不尽如人意。就在我束手无策时,丁老师来到了我们中队。“工作还不错,比我刚做中队辅导员时好多了……”她的一番善解人意的话,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她的距离。我情不自禁地向她述说起我的苦恼和困惑。从此,丁老师成了我生活中的朋友和工作上的老师。  相似文献   

5.
在我心灵深处有一个很值得敬佩的人,那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像一根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她像一位园丁,浇灌着花朵;她像一架人梯,托起我们,奉献自己。记得那天是星期四放学以后,老师们都回家了,我在妈妈的办公室里写作业。突然  相似文献   

6.
这样的老师     
求学至今,遇到过很多好老师。尤其难忘她。她儿子在国外,并且好几次来信催她。初三的我们,盘算着老师会不会扔下我们。记得毕业前最后一堂课,她长时间地注视着,注视着我们。我很难忘记她的眼神:柔柔的,像春风;暖暖的,像阳  相似文献   

7.
一眨眼,《辅导员》创刊五十周年了。虽然说半个世纪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我个人来说,从1958年开始担任少先队辅导员起,《辅导员》已陪伴我走过了大半生。我就读宁波师范学校二年级时被附属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当时,我很喜欢这项工作,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听说有一本少先队刊物叫《辅导员》,却没机会读到她,一直到我参加工作后才有幸与她结识。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浙江省上虞市百官区校任教,同时担任了学校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我的手里有了一本《辅导员》杂志。1963年,《辅导员》杂志传达了毛主席的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我们就好比小船航行在大海上看到指路明灯,我校的少先队活动围绕着“学雷锋,做好事”,开展得轰轰烈烈。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有两名少先队员的事迹上了《上虞报》:王燕南  相似文献   

8.
妈妈是我在上初中时回来的,先前我不知道她是住在姥姥家还是像别人说的又组了一个新家。反正是她不要我们了,生下我就抛弃我。但是她回来后,爸爸对她仍像一个丈夫对待久别重逢的妻子一样爱着护着,这是我所不能理解的。我恨她,恨她生我不养我,恨她让我饱受孤苦,受尽委屈。当别人家的小孩窝  相似文献   

9.
我们学校的大队辅导员在工作中擅长用“激励法”。在她的指导——激励——成功——再指导——再激励的工作模式中,我们这些中队辅导员和队员们一起成长着,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在我们的眼里,她是这样的——科研兴队,智做引领者。我们的大队辅导员习惯于用事实说话,她常常带着我们进行调查研究,了解队员的成长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我们中队的“学会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2003,(1)
我爱少先队做了多年辅导员的我,一直把臧克家先生的诗句作为座右铭:“一个和孩子常年在一起的人,她的心灵永远活泼像清泉;一个热情培育小苗的人,她会欣赏到它生长的风烟;一个忘我劳动的人,她的形象在别人记忆中活鲜;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她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温暖。”在工作中,我品味到了做辅导员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困难面前,我没有畏头缩尾;烦恼之际,我没有心灰意冷;前进途中,我没有左顾右盼;成功之时,我没有骄傲自满。因为,我已深深地爱上了少先队这项充满生机与挑战的事业!主持人:常州市武进区村前小学少先队总辅导员胡春光,邮编:213154。  相似文献   

11.
《河南教育》2016,(7):76-76
从2015年1月入职到今天,在这500多个日子晕,史林溪送走了一届毕业生,带完了一届大一新生。像所有的辅导员一样,她的日常工作繁重而琐碎。但也同所有的辅导员一样,她无畏而乐观地处理着这些日常事务以及随时到来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2.
陈旺 《少年月刊》2014,(9):20-20
又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背着书包像往常一样来到妈妈的办公室。妈妈是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她热爱国旗就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每逢雨雪天气,她都让国旗护卫队的同学降下国旗,以免国旗受损。  相似文献   

13.
爱哭的老师     
我读一年级时,班主任郑老师像个小姑娘,老爱“哭鼻子”。记得她第一次给我们上课,刚走进教室,我们一看,她就像个大姐姐,长着瓜子脸,长头发,中等身材,脸上却缺少老师所具有的威严。我们就放肆起来,吵吵闹闹,班里像炸开了锅。她生气  相似文献   

14.
快乐三人行     
那年夏天,我剪掉了千辛万苦蓄起的长发,走进陌生的校园。慢悠悠走到门口,教室里已经坐满了人。一眼看到她,和我一样迟到的她,明亮的眼睛,可爱得像漫画里的小公主,正傻傻地站在门口。我记得是别人将我们拉在一起的,可是后来她说是我向她微笑。但不管怎么样,我们紧攥着彼此的手,像抓着救命稻草一样走进了教室。  相似文献   

15.
初吻     
高一下学期,李老师来我们班代英语课。她刚大学毕业,才21岁,长长的头发披在肩上,美丽又有韵致。她点到我的名字时,我像弹簧一样从座位上弹了起来,怔怔地看着她,说不出话。全班同学都哄笑起来。她微笑着示意我坐下。和班里的那些丑小鸭们相比,李老师在我心中就像美丽的白天鹅。我认定她就是我人生中的初恋,从她点名那一刻开始。李老师喜欢和我们打篮球。假如我和她是一组的,只要看  相似文献   

16.
我心中藏着一个故事,“好找茬”的故事。“好找茬”是我同学的外号。她本名叫郝小新,是我们班体育委员。她经常须我们上早自习,叫同学听写单词,她像老师一样严格要求我们。一次上体育课,我的右边同学小博说话,我没讲话,她说我们俩说话了,叫我俩做基本功  相似文献   

17.
《河南教育》2016,(7):80-80
2012年,马天天成为一名新生辅导员,她牢记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渴望着用自己全部的正能量来感染比她更加年轻的大学生们。随着辅导员工作的深入,马天天感受到辅导员工作在引导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的重要性,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像24号令里明确提出的那样,用心去度过和坚守与学生在一起的每一天,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18.
那个猫女孩     
我们班第三组第五张桌坐着一个女孩,很特别的一个女孩。虽然是刚刚分好的班级,我还是第一眼就注意到她。她留着短短的头发,露出她的耳朵。她每天都独来独往,好像也不爱去食堂,书包里永远装着一袋袋甜甜圈,像极了猫。我想象着她吃完  相似文献   

19.
"……花儿眷恋着细雨,草儿眷恋着润泥,你让我尝遍苦辣酸甜,你教我体会欢郁悲喜。因为爱着你,生命才会出现奇迹,因为恋着你,脚步才会坚定不移。"听到这首《眷恋》,我的眼前迅速闪现出的是江苏南京市少先队总辅导员梁红的身影。2007年6月,我在常州"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现场观摩会暨高峰论坛"上见到梁红老师,交流过程中说到自己即将退休时,她眼神里流露出的那种深深的眷恋之情,让我震惊。为什么少先队工作会令她如此眷恋?是人、是事,还是情,强烈地牵动着她的心扉?我认识梁红老师是在2001年4月。为组织好"全国辅导员体验教育研修营"活动,作为观摩地少先队总辅导员的梁红老师和我们一起看现场,不断碰撞对体验教育思想和方法的认识;一同策划活动,让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紧密结合;甚至废寝忘食地为落实200名超编学员的吃、住、行、学等突发问题而四处奔波。在我们共同的奋斗中,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480名学员在5天里通过眼观、耳闻、心动、行动全方位的体验,满载着收获奔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我也在合作中体验到了梁红老师的魅力——认真执著,富于创意,雷厉风行,诚恳热心,人脉资源丰富,协调运作能力颇强,并从此和她成为了好朋友。7年过去了,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尽管见面不多,而且每次交流几乎都是"工作会谈",我都会被她新的创意或者南京少先队新的举措所吸引,感受着她那不竭的工作激情,也或多或少地了解到她的一些经历和想法。  相似文献   

20.
下午第二节课是鼓号队训练的时间。辅导员先让我们拿鼓棒给她看。然后,教我们用鼓棒打曲子。教完后,一个一个轮着打。轮到我了,我接过鼓棒打曲子。我打的手不够放松,没有过关。辅导员找一个同学教我,我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