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学习要点: 学习本文运用对比论证、事例论证、引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学习本文在议论中运用说明的表达方法。二、自读指要 (一)认真读懂课文,然后填空。在系统地大量地引述毛泽东同志各个历史时期的有关论著时,又各有侧重,不是堆砌重复。  相似文献   

2.
教过2000年之前人教版高中<语文>老教材的教师都知道,"议论的结构"一章是放在高中第三册的.原文这样表述道:"合理安排议论结构,是为了更好地阐明中心思想,正确的论证观点,用论证的逻辑力量来‘征服'读者.在议论文中常见的议论结构主要有以下四种: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  相似文献   

3.
举不出恰当例子的原因,究其根本是因为事例积累得少,同时也有对于举例论证的认识有误有关。就举例来说,"有名有实"的事例当然好,"泛泛而举"的事例也并非没有论证效果。举例,有的可以是亲眼观察到的或亲身经历过的事例,有的可以是自己认识了的或体会了的事例,由于有着相似的共性,所以都可以论证所要论证的观点,不存在真假与优劣之分。  相似文献   

4.
读后感是一种提供条件的议论文。既规定了文章所要议论的具体对象,也为文章的论证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这类作文,重点在“感”,要对原文作必要的引申和阐发,所感要“新”,所论要“深”。而要引申阐发,原文所提供的材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常常需要围绕题旨引述和补充一些必要的事例和材料,  相似文献   

5.
例证法是议论文写作常用的论证方法。运用例证法进行论证时,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联系文章的论点,对事实材料进行分析,也就是我们说的"议例"。很多同学写议论文,往往论点是论点,材料是材料,对事例缺乏必要的分析议论,或分析议论不能紧  相似文献   

6.
议论文中的论据是文章的血肉.恰当的事例,精辟的议论,严密的论证,不仅能使人感受到议论文语言的精当美.而且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议论文中不尽是议论,其中也有叙述的成分,但是议论文的论据引述和记叙文中的叙述并不相同。首先,议论文的叙述只能是客观上的概述。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的,是中心论点的事实依据,所以议论文中的叙述应该具有概括性、简明性和针对性。如吴晗的《谈骨气》,列举了文天祥、古代饥者和闻一多的事例分别证明了  相似文献   

8.
<正>《六国论》为苏洵名篇,也一直是高中教材入选篇章,其文被认为论证谨严,脉络清楚,甚至有一线教师将《六国论》议论结构当成写作范式讲授给学生,将之奉为议论文写作圭臬。《六国论》议论结构果真如此完美吗?细究起来,并不然也。概而言之,似有三点值得商榷之处:一、有果无因,结论突兀文章议论结构是采用分论点形式,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分别对分论点加以论证。《六国论》总论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分论点其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其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表面看来,的确是紧紧围绕着"赂  相似文献   

9.
<正>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确,无论是横看成岭,还是纵观成峰,都是美的。同样,议论文在展开议论时也有"纵""横"之分,各具无穷魅力。横向展开,清晰全面横向展开议论,就是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分别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这是一种并列式的论证结构,即并列地组织若干分论点或论据。这种议论方式往往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  相似文献   

10.
"不V你V谁"是汉语口语中的一种常用构式,借鉴构式语法和互动语言学的理论观点,认为"不V你V谁"表达了"理所当然V你"的构式义,是一种引述回应构式,具有会话反驳作用.在互动语境下,"不V你V谁"具有"承前启后"的人际互动功能.该构式具有较强的贬抑倾向,引述回应语的贬抑性、反问句的否定倾向及构成项的语义感染是其贬抑倾向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一、细读深思历经多年的"应试议论散文体"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养成了由论点切分分论点,分论点之下再举事例,举例往往花样翻新,可以是一个人的详例,也可以是多个人的简例,可以举类型化的例子,也可以正反对比着来举例,不管怎么举,思维上都跑不出举例验证式阐述,举完再结合论点稍加分析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总之,事例成为  相似文献   

12.
《谢天》是一篇议论散文。议论散文中的议论同一般议论性文章中的议论不同,它不用论据,更不用论证,它是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的。《谢天》一文便是如此。文中写了三个事例:第一个事例是“祖母之于我家”,第二个事例是“爱因斯坦之于《相对论》”,第三个事例是“我对‘谢天’的一种新的觉悟”。文章从儿时祖母教育“我”吃饭就得“感谢老天爷”谈起。当时,“我”认为祖母的话“是既多余、又落伍的”,认为那是迷信,是脱离实际的唯心论。因为事实是,“我”  相似文献   

13.
<正>很多高一同学在议论文写作入门阶段,运用事例论证时,容易记叙事例过繁,议论不显,导致作文既不是记叙文也不是议论文,也就是"以叙代议、文体不明"。出现文体不明的现象,就等于不会写文章,在高考中是拿不到分的。例如有同学在论证"宽容可以让一个人在事业上一帆风顺,可以利国利民"这个观点时,是这样举例论证的: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就是这样一个典范。当时,蔺相如和廉颇一文一武两位官员在赵国地位都非常重  相似文献   

14.
考场上有90%以上的考生选择写议论文,"点面结合"阐述文章的观点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即议论文举例要有侧重点,这个"点"是典型代表,要确凿可靠,写得相对"详"一些;也要照顾到"面",因为一篇文章中"点"是有限的,没有"面","点"也只能是个别事物,这样会削弱说服力。所以要采用高度概括的形式,列举不同时期不同国别或各行各业的同一类性质的事例。但一篇作文的字数又是有限的,如  相似文献   

15.
议论文的关键在于说理,高考考纲也明确要求考生要写有思想的议论文.那么如何才能增强作文的论证深度呢?除了材料新颖,最关键的问题是论证严密,在论证中充分说理,用严谨的思维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一般而言,在议论文中,引述材料占到三分之一,论证材料占到三分之二;从思路上说,要经过摆论点——解说论点——举例——分析论据——小结论点等五个步骤.  相似文献   

16.
<正>"道形于言,叙理成论",议论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论是非。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让读者来接受、信服这一观点。"心与理合""义贵圆通"。在议论中,如何有力地对论点展开议论,把道理阐发得全面深刻,令人心服呢?下面笔者就以2015年高考优秀作文为例,对议论文如何能够充分说理作一点探究。清人刘熙载说:"人多事多难遍论,借一论之。"即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个别事例,来论证观点。我  相似文献   

17.
口语中的"x什么x"式,是一种特殊的否定结构.x具有容纳一切语言形式的普适性特征.x的长度越长,越难进入该结构式."x什么x"的否定类型大致有两种:"引述性否定"和":非引述性否定".其中,"引述性否定"又分"描写否定"和"元语否定"两种.由于语境和进入该结构中成分的不同,这些否定类型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否定对象.  相似文献   

18.
议论文中的论据运用的得当与否是一篇议论文能否成功的标志,事例论据和道理论据作为常用的论据运用在各式各样的议论文中,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论据来论证论点是一个重点。事例论据的正确性、典型性、代表性,叙述论据的简练性和针对性,论据之间的顺序性是议论是否有力的重要因素。道理论据的分析、解剖、提炼和升华是道理论据以理服人的基础和源泉,事例论据和道理论据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相似文献   

19.
规则颂歌     
《规则颂歌》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 首先是构思的巧妙。从“之一”到“之五”,前面以事例为主,后面以议论为主。事例中由虚到实,由远及近,由反而正。议论贯穿全,前略后详,每节变换一个角度,末尾以希望式收束,同时也是议论的总绾。  相似文献   

20.
事例论证是议论文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事例论证,就是采用生动的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生动的事例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能够使读者对文章要说明的观点得到具体可信的理解。新增自读课文《思考的威力》,在证明“思考的威力就在于它是人们发明创造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的中心论点时,就分别举出富有准确性,确凿性、代表性的事例,从而深刻地阐明了思考的无穷威力,这对于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如何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发挥思考的威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篇课文在运用事例论证时,十分重视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