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新出现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名师工作室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旨。然而,名师工作室运行的现实状况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主旨,在组织建设、运行机制、绩效评估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引发教师反思"我为什么参加名师工作室"、"我如何参加名师工作室"和"我对名师工作室的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要进一步提升教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功能,需改善名师工作室的入口、强化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拓展名师工作室的边界。  相似文献   

2.
名师工作室引领下的县域教师培训现已成为各地教育部门的一种新选择。本文从构建研究型"名师工作室"的内涵及价值、洪泽县"魏书彬名师工作室"研训实践和关于构建研究型"名师工作室"的思考等三个方面,介绍洪泽县"魏书彬名师工作室"在以研究型名师工作室培养研究型教师方面所做的探索,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名师工作室建设在我国各级学校蓬勃兴起。江苏作为名师工作室建设起步较早的省份,在工作室建设中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跨区域名师工作室联动是具有"草根"性质的名师工作室教研共同体,共同体通过搭建平台、优势互补,实现协调发展,给我省名师工作室建设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4.
名师工作室创新了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为广大教师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有助于带动区域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的稳步提高。本文以教育部中小学领航名师丁玉华工作室建设为例,对名师工作室"三类文化"(视觉文化、教研文化、理念文化)的建设和工作室"三类角色"(主持人、成员、学员)的修炼开展系统的研究。探讨了名师工作室内涵发展的建设思路,提炼了工作室"四维建构"的建设路径,展现了粤派名师工作室特色鲜明的研究成果,为各地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朱光成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一直致力于并踏实地进行着中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研究和栖霞区中小学英语师资的培训工作。作为有着双重任务和肩负着成为省内知名名师工作室重任的名师工作室,"朱光成名师工作室"提出基于"原真"文化的教学主张和"主题研训"的培训立场。  相似文献   

6.
<正>樊裔华语文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8月,是启东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之一。2015年12月,该工作室升级为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樊裔华语文名师工作室不断发展壮大,现有核心成员13名,预备成员6名。"服务、团结、互助、成长"是工作室的宗旨,"建设和谐团队,培育高尚师德,教研全面成长,福泽一方教育"则是他们的目标定位。工作室以领衔人樊裔华的教学主张"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为研究方向,开展教研活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樊裔华语文名师工作室承担了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名师工作室在中小学以及职业学校已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但如何从理念走向实践却依然困扰着名师工作室的进一步发展。以职业学校为例,厘清名师工作室的三个基本问题:一要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把握其价值导向和功能尺度,名师工作室建设"为什么";二是要从学校的办学层面、专业建设层面和教学改革来解释其工作任务,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干什么";三是分别从内部和外部来构建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名师工作室建设"怎么建"。  相似文献   

8.
名师工作室作为专业学习共同体,已经成为我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为了更好地推进江苏省连云港市的"港城名师工作室"建设,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服务,汪燕名师工作室自2015年4月开始开展相关的研究。本次研究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比分析两批名师工作室类型、区域、学段、学科等分布情况;二是阐述首批名师工作室建设考核结果,分析首批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成效,找出存在的问题;三是对第二批名师工作室建设情况进行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0月30-31日,首届长三角名师工作室联盟高峰论坛暨生长数学教学研讨会在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举行。来自长三角各地的5个联盟名师工作室——南京市卜以楼名师工作室、上海市(孙琪斌)初中数学学科德育实训基地、浙江省易良斌名师工作室、淮北市邱广东名师工作室、无锡市庞彦福名师工作室,10个联盟支持工作室,共约130名教师与会。本届研讨会以"专业+实践+生长"为宗旨,就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难点问题、热点  相似文献   

10.
大量名师工作室的出现反映出教育和管理者对名师的需要和名师成长的预期,在以行政推动的环境下,工作室往往注重"磨课"等活动,成为集体备课或教研活动的延续,制约着名师的成长。从名师的内涵和名师成长的途径看,名师工作室应以"磨人"为目标指向,着眼于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和理性经验的形成。该文围绕名师工作室的"磨人"指向,对具体实践中的操作路径进行了分析、探索,提出了现实背景下"磨人"操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名师工作室是十年课改期间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它以一位名师领衔,传承中华民族固有的师徒授艺"同门"群体形式,既是一种新颖的教研工作组织,又延伸了教师培训的特定职能而活跃在中小学教育界。名师工作室的个性特征是"名师",由名师带导名优教师进行专业研修。名师工作室的专业特质是它的聚合性、建构性、前沿性、辐射性和品牌性。名师工作室的效能特性在于把名师工作室建成一个"家"——温馨的"新家";一个"场"——互动的"气场";一个"堂"——自由的"讲堂";一个"台"——起飞的"平台";一个"型"——提质的"范型"。  相似文献   

12.
李曾 《辽宁教育》2012,(13):8-9
"名师工作室"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产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名师工作室"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形式,为发挥名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打造学科骨干队伍,促使新的名师不断涌现,不断壮大名师队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本文主要从内涵、价值、作用及运作策略等方面对"名师工作室"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教师培训与发展普遍存在着形式单一、教师积极性不高、培训实效性差等问题。近年来,以"名师工作室"引领下的县域教师培训与发展模式成为各地教育部门和教师机构的一种新选择。本文从不同的视角解读与理性反思"名师工作室"的内涵、多元目标追求、活动开展形式和"名师工作室"的应有价值取向。理论研究的回顾,有助于继续后期继续对"名师工作室"的实效性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推进"名师工作室"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名师工作室在各地迅速发展.如何使中学数学学科名师工作室高效运行,有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首先考察了山东省名师工作室建设和运行的现状,指出目前已有的两种运行模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合实体工作室和网络工作室为一体的新型名师工作室运作模式.最后,以"威海市孙晓俊名师工作室"为例,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新型工作室的建设策略并介绍了相应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戴耀中●江苏省特级教师●淮安市计算机学科带头人●淮安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带头人●淮安市"533英才工程"学术技术拔尖人才●淮安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戴耀中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09年,是淮安市首批名师工作室、江苏省职业学校"爬山虎"名师工作室联盟成员、江苏省首批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工作室以"围绕一个主题,服务两大阵营,彰显三大特色"为宗旨,践行"专业引领、团队铸造,示范辐射,成果转化"的工作思路,引领职教理念前沿,努力使名师工  相似文献   

16.
<正>前不久,我县"李作翠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在乡镇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我与我校全体语文教师有幸参加。本次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既有对乡村教师语文常规课的课堂研讨,又有对名师工作室常规课的示范引领;既有普通教师对课堂的点评反思,又有名师工作室对课堂的深度解析;既有名师工作室对语文课程的云端俯看,又有名师工作室对语文一线教学的贴地而行。  相似文献   

17.
名师工作室是打造中小学名优教师队伍的有效载体.名师工作室应坚持普教、职教及科研跨界共同体"三名集群"发展,形成区域名师的学科布局统筹模式;坚持课例、课题、课程"三课联动",形成区域名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模式;坚持基于个体研修培育"自喻文化"、基于同伴合作培育"互喻文化"、基于专家引领培育"前喻文化",形成区域名师工作室研修共同体师者形象的文化生态模式,由此形成名师工作室研修共同体的区域建模多元形态.  相似文献   

18.
当前,"名师工作室"呈遍地开花之势,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一所学校"名师工作室与教科室并存"的局面,一个地区形成了"名师工作室与教研室共生"的态势。如何协调运作,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有待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名师工作室与教研室各有不同功能,其角色定位可以有交叉,但绝不能简单重合。为此,本文拟从关键词入手,谈谈名师工作室与教研室的定位差异,试图窥探二者不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2017年3月,王平平中学音乐名师工作室参加全国中小学名师特色课堂与教学风格展示现场会,进行"核心素养下的特色教学成果展示".领衔名师在现场会上向全国的教师对课题下的研究课例《卡门序曲》进行了介绍,得到了专家的好评,获得了"全国优质成果奖".我中学音乐名师工作室获得了"全国优秀名师工作室"的称号.  相似文献   

20.
<正>2009年12月,濮阳市教育局挂牌成立了30个名师工作室,目的是通过"一线名师培养一线教师"的方式,引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葛庆霞名师工作室"是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设在南乐县第一高级中学,成员来自清丰县、南乐县和濮阳市华龙区。根据工作室成员的实际情况,我们以"理想、责任、使命"为宗旨,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培养高素质教师"为目标开展工作,从而促进濮阳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