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如今是"利益原则"至上的年代。经商的人把利润置于首位,并为此拼搏。不经商的人在这种社会氛围的笼罩下,也把利益上的得失作为思考的砝码。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哪一个人偶尔提到了"善良"这个词,会使许多人感到意外:善良?什么是善良?人们对善良也感到陌生了。但是,在表面上看起来排斥善良的时代,肯定是人们最需要善良的岁月。虽然有人说"如果我善良,肯定会吃亏",但稍稍想一  相似文献   

2.
自《废都》始,贾平凹的小说中陆续出现了一个新的人物形象系列——"打工者",这些"打工者"为融入城市艰难打拼,他们中有周敏、柳月等"拉斯蒂涅"式的个人奋斗者,有高兴、五富等进城"讨生活"的农民工。他们有各自的理想追求、痛苦艰辛、迷茫困惑,跟城市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对城市是亲和而非对立的,这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作者意识到忽略城市带给"打工者"的快乐新奇的另类生存体验,对底层人群居高临下的怜悯与关怀,是对人性的另一种形式的压抑与践踏。  相似文献   

3.
<正>悲悯情怀就是指对外界,对他人,对生命,有种怜悯的情怀。悲悯情怀表达的是一种终极关怀,是一个人在拥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以后,产生的对整个社会和人类的一种朴素、美好、关爱、理解的情怀。春晚听到旭日阳光翻唱的汪峰作词作曲的《春天里》,眼前猛然一亮,思想的视听匐然洞开,日渐枯萎的泪腺迅速充盈起来。那铿锵有力的歌声、沙哑凄厉的嗓音、阳光奔放的旋律,唱哭了很多善良的人们,许多人被"感动得稀里哗啦"。  相似文献   

4.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曾经从教育与人性、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经济等诸方面的关系,论证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一、教育与人性孟子的学生公都子问道:“告子说:‘人的天性无所谓善良或不善良。’也有人说:‘天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又有人说:‘有的人生性善良,有的人生性不善良。……’现在老师说,人的天性都是善良的,难道他们都说错了吗?”孟子回答说:“根据人的天生素质,本来是可以使它善良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有些人不善良,不应归罪于他的天生素质。”(“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相似文献   

5.
亲爱的宝贝.小王子:我不知道怎样跟你解释这个世界。当我告诉你这世界充满了爱,人们都很善良时。你会问我,为什么这世界上会有战争.为什么有人会杀人,为什么人很善良但我们上学的时候要小心陌生人……  相似文献   

6.
孙蕾 《成才之路》2012,(28):35-35
《老王》一文的写作意图主要是源于作者的"愧怍"之情。从老王的基本信息中可见老王的不幸,从作者回忆的老王的几件事——送冰、送人和送鸡蛋中,可见老王的善良。不幸而善良的老王把我们当做亲人,而"我"却忽略了老王的真心真情。老王淳朴、善良、正直,这是一种从社会底层,从普通民众中发出的光芒,然而"我"没有更好地善待、理解老王,多少年来,作者"不安""愧怍"。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本意是"引出".引出什么?引出人性的善良、人潜在的能力.用什么引出?——文化.文化最具打动人心灵的特点.文化最能导引社会向上,唤起多数人感恩、怜悯、慈爱的善良本性.所以说,文化也是教育,教育也是文化,两者本为一物.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宝贝,小王子: 我不知道该怎样跟你解释这个世界. 当我告诉你这世界充满了爱、人们都很善良时,你会问我:为什么这世界上会有战争,为什么有人会杀人,为什么人很善良但我们上学的时候要小心陌生人?……  相似文献   

9.
尘衣  何霞光 《初中生》2013,(1):8-13
策划语:"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每一个微笑都让我沉醉……"被人们归于"最美"之列的人,何止是微笑动人。一系列被冠以"最美"称号的人,虽然都是平凡的"草根",但有着最美的容颜、最美的生命、最美的品格和最美的爱——因为,他们以善良、无私和博大等我们内心所渴望的正能量,带给我们感动和力量。他们用自己灵魂深处的那盏灯,点亮一个又一个绝美的瞬间,成为人们心中最璀璨的  相似文献   

10.
善良,是人性美丽光辉的写照,一直以来就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和黎民百姓的朴实追求:待人,强调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处事,讲究心地宽厚,包容豁达。故而善良者,受人尊敬,得人相助,被人宽恕。即使是在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善良,仍被人们奉为美德,当作财富。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  相似文献   

11.
当城市绚烂的霓虹灼伤了人们清澈的眼眸,当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遮挡了人们真诚的目光,当追逐利益的贪念蒙蔽了人们善良的心……还有多少人能坚守自我,保持本真,做一个善良的人?我想大声呼唤:善良,这世界需要你!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神把一朵七色花送给一个善良的人,每一瓣可以实现一个心愿。他把第一瓣送给一个找不到家的孩子;第二瓣,救了一个遭遇洪水的村庄;第三瓣……第七瓣,他没有留给生命垂危的自己,却把最后这片美好的花瓣洒向人间。故事之中,最最感动人的是善良。做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对人善良,善良也会来到自己身边。播种善良,你会收获希望;心存善良,快乐就会围绕在您身旁。  相似文献   

13.
乡村教师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神把一朵七色花送给一个善良的人,每一瓣可以实现一个心愿。他把第一瓣送给一个找不到家的孩子;第二瓣,救了一个遭遇洪水的村庄;第三瓣……第七瓣,他没有留给生命垂危的自己,却把最后这片美好的花瓣洒向人间。故事之中,最最感动人的是善良。做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对人善良,善良也会来到自己身边。播种善良,你会收获希望;心存善良,快乐就会围绕在您身旁。  相似文献   

14.
善良的种子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神把一朵七色花送给一个善良的人,每一瓣可以实现一个心愿。他把第一瓣送给一个找不到家的孩子;第二瓣,救了一个遭遇洪水的村庄;第三瓣……第七瓣,他没有留给生命垂危的自己,却把最后这片美好的花瓣洒向人间。故事之中,最最感动人的是善良。做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对人善良,善良也会来到自己身边。播种善良,你会收获希望;心存善良,快乐就会围绕在您身旁。  相似文献   

15.
读书的感悟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神把一朵七色花送给一个善良的人,每一瓣可以实现一个心愿。他把第一瓣送给一个找不到家的孩子;第二瓣,救了一个遭遇洪水的村庄;第三瓣……第七瓣,他没有留给生命垂危的自己,却把最后这片美好的花瓣洒向人间。故事之中,最最感动人的是善良。做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对人善良,善良也会来到自己身边。播种善良,你会收获希望;心存善良,快乐就会围绕在您身旁。  相似文献   

16.
①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需要修炼一颗善良的心。②善良是人性光辉的体现,是奠定人们高尚精神和道德的重要品质。雨果曾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心地纯洁、仁爱无私是善良,宽  相似文献   

17.
摒弃抱怨     
抱怨者不见得不善良,却常常不受欢迎。他总觉得自己遭遇了天底下最大的痛苦和困难,却不晓得听他抱怨的人也有同样的经历。人们本来是同情弱者的,而抱怨者却始终认为自己是强者,只是社会和环境对他太不公平。敢于承认失败的人,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正如人们看到一个人伤痕累累却神色平静,便觉得他有几  相似文献   

18.
卢梭要求培养孩子的道德和怜悯心。卢梭是性善论的提倡者,认为儿童生而具有善性,这是一切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他坚持认为人生来具有善性、有良心、能自爱和爱人。他得出人具有善性的结论主要依据人们对受苦受难的人产生怜悯、对受压迫的人给与保护、对不公正的暴力行为等恶行表示愤怒、对正义行为表示敬慕等。卢梭指出,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情感,对于人类全体的相互保存起着协助作用。怜悯心是使我们设身处地与受害者共鸣的一种情感。所以为了使孩子变成一个有移情之心和怜悯心的人,就必须使他知道有一些跟他相同的人也遭受到他遭受过的痛苦,也感受到他曾经感到过的悲袁.还席该计他知道别人还有另外的痛苦和燕直。  相似文献   

19.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多么无知,竟然以为残疾人和我是完全不同的种类,在他们面前,我常常怀有一种愚蠢的优越感,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  相似文献   

20.
花崖 《少年文摘》2013,(1):70-73
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别扭,这样不好。我们和好,这次,我再没有居高临下的怜悯与同情……孤独的女生开学第一天,老师因为了解到我以前一直做学生干部,所以直接任命我为班长。上讲台发言时,那么多人,我偏偏一眼看见了人群中那个微微有些落寞的长发女生。她和周围那些唧唧喳喳的女孩子那么不同,旧衣服掩不住好看的眉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