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思”这个词可真有意思。它不仅含义丰富,要是用得好,还能够使行文活泼生动、妙趣横生。“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茶馆》里就有这样的台词:“每个月您得给我们哥俩意思意思,别把这点意思弄成不好意思。到时候可就没有意思了。”你看,这里出现了五次“意思”,而这些“意思”的意思却各不相同,体现了老舍先生驾驭语言能力的高超和语言风格的幽默与诙谐。  相似文献   

2.
只要你认真体会,去感觉,成语的含义往往能用一个字概括,如“恒河沙数”是比喻“多”的意思,“凤毛麟角”是比喻“少”的意思,“千钧一发”比喻“危”的意思,“高枕无忧”比喻“安”的意思……下面16个成语,你能分别用一个字把它的含义写出来吗?  相似文献   

3.
杜永道 《现代语文》2006,(9):111-111
问:有时候听别人说“不尽人意”,有时候又听人说“不尽如人意”,究竟应当怎样说呢? 答:应当说“不尽如人意”。这里的“尽”是“都,完全”的意思,“如”是“符合”的意思。“尽如人意’’就是“完全合乎人们的心意”。在前面加一个“不”,说成“不尽如人意”,意思是“不完全合乎人们的心意”,也就是“仍有让人不满意之处”的意思。其中的“如(符合)’’不能省略,说成“不尽人意”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第二册“句子”的教学广南县第一中学黄保兵六年制小学一年级阅读教学中对于句子的要求,现行大纲和“九义”大纲都是理解意思,只是“九义”大纲更明确,要求“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什么是完整的意思,语文第二册是这样来体现的。一、注意句子之间意思的...  相似文献   

5.
李建生 《云南教育》2007,(9S):20-21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读写例话”的教学内容,它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和第三学段“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的要求。所谓句子含着的意思,就是指文本中的某些句子隐含着言尽意不尽或者弦外之音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课古诗三首中的《游园不值》中的“小扣柴扉久不开”句,“小扣”是否应为“小叩”呢课本给“小扣”的注释是:“轻轻地敲”。可是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扣”字并没有“敲”的意思,只有“叩”字才有“敲”、“打”的意思,如“叩门”。按“叩”的解释才与诗中意思吻合。请问是“扣”还是“叩”“扣”是“叩”的通假字,所以“小扣”就是“轻轻地敲”的意思。课本只给“小扣”注明释义,没有说“扣”通“叩”,这是因为小学生没有必要接触“通假字”这个概念。古人写文章时,借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堂长方形周长的新授课,教师板书“周长”并在“周”字下标记后的一个教学片段为:   师:今天我们第一次接触“周长”,按你自己的理解,你认为“周”是什么意思 ?  生 1:“周”是周围的意思。   生 2:“周”是一周,也就是围一圈的意思。   师:说得好 !“周”在这里既含有“周围”的意思,又含有“一周”的意思。如果让你把课桌面围一周,你怎样围呢 ?(学生用手划出围的方法 )  师:刚才大家都是从课桌面的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沿着它的四条边围了一周,又回到这个点,如果不从边上围,或围半圈,是不是围一周呢 ?  生…  相似文献   

8.
牛玉霞 《语文知识》2006,(12):22-22
经常有人把“贸然”误写为“冒然”.还有人提出疑问——“贸然”是“轻率地。不加考虑地”的意思,而“贸”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交易”的意思.“冒”则有“冒失.冒昧”的意思,为什么不写作“冒然”而要写作“贸然”呢?细究之下才知道这原来是通假现象在作怪。  相似文献   

9.
Go Dutch     
你知道“Go Dutch”的意思吗?“Dutch”是“荷兰”,难道“Go Dutch”是“去荷兰”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师:下面我们来看课文第3节,这一节表现了铜马制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力。首先,请同学们说说哪几个词能说明这一点? 生:“构思奇妙”和“匠心独运”。 师:对!“构思奇妙”好理解,“匠心独运”是何意思呢?如何理解这个词呢? 生:只要弄清楚“匠心”这个词的意思。 师:对,这是正确理解词语的方法之一。有些词语如果理解了关键的字,整个词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那么这个“匠心”的意思是什么呢?大家可以查字典。 (学生查字典) 生:“匠心”的意思是“巧妙的心思或心思巧妙”。 师:“匠心独运”呢? 生:巧妙的心思与众不同。 生…  相似文献   

11.
吕浙 《初中生》2005,(7M):88-88
beat a dead horse的字面意思为“鞭打死马”。“鞭打死马”有什么作用?毫无疑问,一点意义也没有。因此,该习语的意思相当于中文的“徒劳,白费力气,白费口舌”。如:  相似文献   

12.
《中学文科》2006,(10):5-9
【解析】答案B。A项中的“蜚”应为“斐”。“蜚”有二义,一指蝗虫一类的昆虫,二相当于“飞”,都不能用来修饰文章。而“斐”的意思正是“有文采的样子”。C项中“烦燥”的“燥”应为“躁”。“燥”指缺少水分。“躁”指性急、不冷静。D项中的“负”应为“副”。本词的意思是指人空有其名,实际能力与名声不相符合。“负”没有符合的意思,“副”才有。  相似文献   

13.
大”、“首要”的意思(“项”有“大”义)。《南史·乐颐之传》附《乐预》:“〔沈〕升之与君俱有项领之功。”如果各表其意,成为偏正词组,就是“肥大的脖子”的意思。如前面所引的“四牡项领”。如果用作比喻义,就是“要害之地”的意思。《三国志·魏书·苏则传》“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南充方言“篾”、“鲰”之义逐条进行训释。“蔑”是小的意思,字又写成“蔑”或者“懱”等。“鲰”是脾气古怪固执,心胸狭小的意思。字又写成“邹”、“奏”或者“纣”等。  相似文献   

15.
《中学文科》2004,(9):3-6
正确区分形声字。中国汉民族文字是表意文字,90%以上的字是用“形声”方法造出的。“形声字”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表示字的读音,叫声旁;一个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叫形旁。相同读音的字由于共用一个声旁,因此容易搞混,但是因为所表示的意思不同,形旁又有区别,因此我们要严格区别字的意思,识记汉字字形。如“书籍”与“狼藉”;“裁判”与“栽树”。  相似文献   

16.
罗伯文 《湖南教育》2002,(18):39-39
一、分析字的形体结构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的形体与字义密切相关。运用“六书”析字法,是突破汉字词义解释的途径之一。例如,《鸿门宴》“沛公军霸上”的“军”字,课本上注为“动词,驻扎”的意思,而学生熟悉的是作名词。如果从“军“的形体结构上分析,字义就不难理解了。“军”结构从“车”从“勹”(音bao,包裹的意思),会意字,合起来表示用战车围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的意思。古代战争是车战,军队驻扎下来就用战车在四周围起来作为营垒,把两部大车竖起来,车辕指天成为辕门,所以,“军”就有“驻扎”的意思。运用这种…  相似文献   

17.
<正>六上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其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习作要求是“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关于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本单元的“交流平台”通过举例梳理出了两种方法:一是围绕中心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二是“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将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一些、具体一些,  相似文献   

18.
Hi,everybody!I'm“neither…nor…”,人们都说我的意思是“既不……也不……”。我有两个好邻居:一是左邻“either…or…”,人们都说他的意思是“或者……或者……”,也有人说他的意思是“不是……就是……”;另一个是右舍“both…and…”,人们给他起个外号叫“两个都……”。大家想了解我们吗?请看:  相似文献   

19.
“义”和“意”都有“意义、意思”的含义,一般来‘说,“义”是指概念义,是客观的;“意”是指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是主观的。表示“词本身的意义”的词形要写作“词义”;“词不达意”和“抒情达意”的“意”则写作“意”。  相似文献   

20.
田勇 《甘肃教育》2011,(9):39-39
“耳提面命”是一个常见成语,也作“面命耳提”,意思是“形容恳切地教导”。对于这个成语的意思,人们一般不会有异议,而对于它的具体解释,很多人,甚至很多工具书的理解都不太妥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