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董进宇 《小读者》2011,(9):I0005-I0006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但是,我们的孩子到头来大部分都不是因为他们本身不能优秀.而是被父母耽误了。要培养优秀的孩子.当父母的首先要懂得用好七把工具。  相似文献   

2.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但其实,我们的孩子到头来大部分都不是因为他们本身不能优秀,而是被父母耽误了。中国著名教育专家董进宇指出,要培养优秀的孩子.当父母的要做到如下三点:  相似文献   

3.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希望。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父母身上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为了我们的孩子将来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要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遵循教育规律,避免走入幼儿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李美锟 《父母必读》2023,(S1):42-47
<正>制订成长目标是必要的,但是如果目标太空洞,实现难度大;目标太短浅,很难调动孩子成长的内驱力。父母可能需要在更了解成长的意义以及成长教育的基础上,再为孩子确定明确的成长目标,并且要和孩子一起成长。父母总希望孩子可以按照一个完美的路线成长,但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什么样的成长目标才算是对的呢?在了解了成长教育之后,我们也许要重新审视一下我们为孩子确定的成长目标。  相似文献   

5.
赵翔 《家长》2012,(12):37-37
每个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孩子,都竭尽所能地培养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法错误,许多孩子没有似锦的前程,有的甚至走向歧途。我们不禁要问:"教孩子真的这么困难吗?我们真不会教孩子吗?"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那么请认真阅读《别以为你会教孩子》一书,该书将告诉你怎样爱孩子才不算溺爱,怎样教孩子才能让他心甘情愿地接受。  相似文献   

6.
在孩子眼里,太阳放射出的是七色光芒,孩子可以画出红太阳、绿太阳、黄太阳、紫太阳……孩子在画出太阳的时候,也画出了自己。可在大人眼里,太阳放射出的只是白色光芒。“你怎么能画出个绿太阳?”我们仿佛听到父母严肃的质问。从此绿太阳在孩子的心中消失了。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每个父母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美无缺的人,都按照理想模式来教育着孩子。然而,每个孩子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用同一  相似文献   

7.
文摘     
孩子对父母的希望 美国学者为了了解孩子对父母有什么希望,在20多个国家10万名7-11岁的儿童中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孩子对父母的希望主要有以下十点:(1)孩子在场,不要吵架;(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不要有偏心和私心;(3)任何时候都不  相似文献   

8.
全体性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观念,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由于每个学生的遗传基因不同,家庭背景也不相同,生活的环境以及家庭的教育等都存在差异,所以每个孩子的能力、智力等都必然存在差异,但是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每个孩子本身也都有一个开花的心,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善待每一个学生.我作为一个初中语文教师,时刻不忘家长期许的目光,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关注全体,努力做到不拉下一个孩子.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广西教育》2004,(7C):10-11
爸爸:您好!希望您能像朋友一样,听我讲完这些话。我知道,每个父母都关心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所以,每个父母都  相似文献   

10.
孩子是父母爱情、生命延续的结晶,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所学校、第一个家,第一环境,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父母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位启蒙教师,也是孩子成就人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大老师,因此.父母的爱、家长的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说话与写话     
孩子的学习是做父母的极为关心的问题,如何学习是每个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有经验的老师的良好学习方法,如果被孩子运用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刊今年开设了新的栏目“特级教师谈学习”,希望我们选编的稿件可以给孩子和父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曾经有位科学家说过,他一生中最重的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到的,他在幼儿园学到了:饭前洗手,东西要放整齐,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要坚持睡午觉等.一个人成功的很大因素在于他从小养成的好习惯.好习惯影响孩子一生,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茁壮成长,那么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13.
袁静华 《小学生》2013,(5):61-61
作为老师,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这是每个教师的心愿,也是我们必须要这样努力的,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每个学生都有差异,在每个班中总有一些称之为"学困生"的孩子,他们或是考试不及格,或是上课无心听讲,或是拖拉作业等。总之在父母、同学、老师眼里被视为"笨蛋",然而他们自己更是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平时不会主动学习,像算盘一样,拨一拨动一动。他们这种学习态度一度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难点和障碍。下面谈谈对于学困生我的一些做法:一、重视感情投资,激发学习欲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之爱是儿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每个做父母的也都希望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孩子是家庭幸福的源泉,自然,孩子也就成为家中的太阳。那么,现在的孩子一个普遍弱点就是生活自理能力差,比如在晨检时,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小、中、大班都有这种情况)到了衣帽间,伸开胳膊等着老师或家长给他脱外套;在楼梯上,经常会碰到抱孩子上、下楼的家长;甚至大班幼儿午睡起床后穿反了鞋子等。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教育原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生…  相似文献   

15.
正所有的父母都没有经过专业学习,所有的孩子也都不一样,所以并没有统一的方法可以照搬。怎样做出色的父母,每个人都是一路摸索一路尝试。但是有些基于儿童发展观的父母角色定位,还是可以借鉴的。孩子处在不同的年龄段,父母的角色会发生些许变化。孩子还是婴儿时,我们可能更多要做的是照顾和保护,随着他逐渐长大,育儿也变得更加复杂,父母的身上也有了更多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去创造"。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是父母的希望和未来,是父母心中永远放不下的那份牵挂和担心,也是父母在困境中不断奋斗或支撑下去的动力。父母无不希望子女能生活得幸福快乐,因此竭尽所能地为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家教的艺术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为父母者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有出息.家庭教育是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环境,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教师,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要靠父母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抚育孩子其实是一件很棘手的工作,因为没有抚养孩子的说明书。即使有某种教育方案,也未必适合所有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有时父母会沮丧地把双手插进发间,不知所措。事实上我们教育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本国文化的影响,自然美国父母教给孩子的是一些基本的美国价值观念。对美国人而言,父母抚育孩子的目标就是培养孩子的自立。从幼年开始,每个孩子都有独自的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当前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活泼可爱,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又会自觉不自觉地步入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20.
萧瀚 《科技文萃》2001,(10):119-120
<每个父母都能成功>讲述了一位平凡的母亲兼教师李圣珍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以及如何将“问题孩子”教育成人的故事.这本书与其说是教育孩子的,不如说是教育父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