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担负着造就新一代新人的任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已越来越成为家长们的迫切要求。有效的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本文试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一些家庭教育的原则,与大家共讨。  相似文献   

2.
中西部文化强省的基本目标、内涵和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部文化强省的基本目标是"五强":文化转化力强、文化创新力强、文化提升力强、文化凝聚力强和文化辐射力强;内涵包括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公益文化事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制定中西部文化强省指标体系,必须遵循六项原则:历史发展原则、全面综合原则、科学公平原则、实际操作原则、高瞻远瞩原则和参照比较原则;中西部文化强省指标体系主要包括4类评价领域,即文化事业建设指标、文化产业发展指标、文化市场消费指标和文化队伍建设指标,分为22项二级指标和48项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   

3.
罗燕  林文钊 《文教资料》2006,(12):59-60
本文尝试从文化传递机制的视角,赋予现代教育三大支柱之一——家庭教育以新的内涵,初步勾勒出了三喻文化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宏观规律性轮廓,指出了三喻文化对提高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所产生的种种影响。  相似文献   

4.
谭敏 《教育评论》2020,(5):22-28
与城市家庭教育呈现出的习得性、理性化、相容性、筛选性和学习型等文化特征不同,农村家庭教育由于经济水平、成员背景、教育理念、成员互动等多方面的特点衍生出一套文化逻辑。随着社会结构与功能变迁,我国农村家庭教育的文化内核发生剧烈动摇:家庭双系抚育受到巨大挑战,家庭教育主观认知模糊,教育内容方法无所适从,面临传统教育资本失落和现代教育资本匮乏的双重危机。建立起承继与突破并重的农村家庭教育系统,重塑农村家庭的文化场域,搭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桥梁,充盈农村家庭教育的传统资本与现代资本,完善构筑农村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有助于避免文化性断裂引发的叠加式和循环式后果,实现农村家庭教育文化逻辑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5.
在复兴国学的运动中,章太炎追思"国学"及其承载的历史。这种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文化自觉"不仅是文化主体将其"自身"作为文化主题而主体化的心智洗礼和心性历练过程,更是其自身文明的自我觉醒和自我保卫以及自我启蒙。他的目的在于重建国人对现代中国认同所必需的稳定而持久的价值体系、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因此,它在政治上主张:相应文化主体必须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在法治和政治等关涉人间秩序的一切事务上,形成符合本文化主体的文化传统的道德审美和价值观的意念、态度和情绪。它决定了近代中国政治实践的外在表现形式、话语诉求,亦是重建"国学"的政治正当性。  相似文献   

6.
朱智贤的家庭教育思想包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确立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正确认识孩子成长的先天与后天条件以及科学的家庭教育原则与方法观。研究朱智贤的家庭教育思想,可为现代家庭教育理论建设和实践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旅游文化的本质与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文化的本质与特征是旅游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要科学地认识旅游文化的本质,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逻辑性原则、对象性原则,而要准确地认识旅游文化的特征,则必须坚持独有特征标准与最密切关系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定义旅游文化,完善和丰富旅游文化理论,并为旅游文化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不但需要有正确的家庭教育原则做指导,而且也必须通过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去实施,才能保证幼儿家庭教育任务内容的完成,幼儿家庭教育目的的达到.从幼儿家庭教育的管教原则、管教方法两个方面描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也在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之下,文化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呈现成为各国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世界文化发展趋势之下,中国必须传承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原则,吸纳引进先进文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并使之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连通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但也存在"连通性",并具可操作性。现代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历史性扬弃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地包容于现代文化之中。既不能把二者混同,也不能把二者对立。实现这种连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精神和人本精神的统一论者,科学发展观恰恰也是科学精神和人本精神的统一。实现这种连通,必须统一于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大实践。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统一于弘扬"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  相似文献   

11.
遵义的沙滩曾是清代中叶全国知名的文化区,根本原因在于文化与教育交融。教育以传统文化为根底,文化因教育而繁荣。在这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融为一体,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随着文化的转型,"沙滩文化"的光辉暗淡下来,引起人们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2.
李雅  刘慧 《考试周刊》2012,(5):176-177
"反学校文化"是指与学校主流文化相悖的一种文化形式。价值观的混乱、流行文化的冲击、学校管理的权威化、课程内容的失当、家庭教育的欠缺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等是造成"反学校文化"出现的原因。我们应建立一种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少年,改变教育机构的制度化和权威化,提高青少年文化批判和文化反思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素来重视家庭教育,历代家长们乐此不疲地制作家训、潜心育人,在漫长的居家生活实践中坚持整齐门内、提撕子孙,最终积淀形成了中华家训文化,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家庭教育之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的家庭结构、存续机制和子女教养方式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现代家庭教育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深刻影响着教育成效和青少年成长成才。厘清现代家庭教育的问题及成因,通过传承创新中华家训文化精神,破解现代家庭教育难题,消除家训文化负面影响,重振家庭教育雄风,是一项基础性的长效工程。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素来重视家庭教育,历代家长们乐此不疲地制作家训、潜心育人,在漫长的居家生活实践中坚持整齐门内、提撕子孙,最终积淀形成了中华家训文化,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家庭教育之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的家庭结构、存续机制和子女教养方式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现代家庭教育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深刻影响着教育成效和青少年成长成才。厘清现代家庭教育的问题及成因,通过传承创新中华家训文化精神,破解现代家庭教育难题,消除家训文化负面影响,重振家庭教育雄风,是一项基础性的长效工程。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文化因素作为"软实力"与经济、军事因素等"硬实力"一样,在体现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廊坊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在经济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接下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就成为目前廊坊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要科学、全面、系统、稳健地发展廊坊文化产业,就必须在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开拓文化产业链,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着手,努力改进。  相似文献   

16.
在十堰上下"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努力把十堰打造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和重要支撑"的背景下,十堰旅游产业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媒体宣传,急需要调整和创新宣传促销策略。媒体宣传应把握真实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形象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及时性原则,以积极参与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契机,争取上级政府和各级媒体的大力支持;健全机构,加大投入,做到"三个结合",形成媒体宣传的长效机制;重视网络等新兴媒体,创新媒体宣传渠道和手段;树立精品意识,投入巨资,打造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实现旅游业与影视文化业的完美联姻。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西文化界明确意识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危机。在此语境下,章士钊以"新旧调和论"为基础,在《评新文化运动》一文中,围绕"文化"、"新旧"、"文化运动"等概念,分析了新文化运动的"病态群理",在中国现代文化应该如何发展问题上,与"新文化运动"形成对话交流,其中隐含了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潜能和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进程中,具有浓重的传统家训文化背景、先进的西方现代精神和强烈的家庭责任感的胡适,提出了"为学"、"合群"、"自立成人"等一系列融合中西教育精髓的教育理念。尤其是他以20世纪初中国家长少有的见识和勇气践行着西方现代教育思想,其中许多经验值得珍视,也有一些教训发人深省。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胡适家训是当下家庭教育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9.
课程文化是一种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的文化形态,其建构必须遵循积极健康原则、兼容并包原则、价值导向原则、全员参与原则、特色构建原则、本土化原则、人文与科学精神结合的原则。充分挖掘各学科的文化内涵及教育价值,使课堂教学在较高的层面上展开,是学校进行课程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大学德育的文化支点:从校园文化到社会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大学与社会的全新关系使得传统的大学价值定位和大学文化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实现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和融合,这一过程要遵循方向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长期性原则,从而为大学德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文化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