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初苏格兰作家刘易斯.格拉斯科·吉本的代表作《落日之歌》展示了一幅苏格兰农村新旧时代交替的图景。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原始农耕社会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在现代工业文明给旧生活方式带来冲击时人的无奈和悲剧。小说中土地代表着吉本眼中的原始黄金时代,土地与现代文明诸多因素的冲突一一反映在小说情节中。整本小说可视为对原始黄金时代的一曲挽歌。  相似文献   

2.
张可 《中学生英语》2004,(10):13-14
沃尔特·司各特(1771-1832)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的一位律师家庭。大学毕业后,他当上了律师,但从年轻时起他就对民歌,尤其是英格兰与苏格兰交界处的古老传说和民间歌谣感兴趣。1802年他出版了《苏格兰边区歌谣集》。从1814年起,司各特写了20多部小说,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总是慝名发表作品。所以在1796—1813年期间他是诗人,而在他40岁之后则成了小说家,他的诗名也逐渐被他的小说家的名声所遮掩。沃尔特·司各特开创了欧洲历史小说之先河。在他之前出现了一些以历史上的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依据的小说,但事件和人物都过于夸大,或者浪漫过头,几…  相似文献   

3.
笛福和他的《鲁滨孙漂流记》文/王宗玖图/李宽704年,一个苏格兰水手和船长发生冲突,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在那里,水手与人世完全隔绝,独自生活了4年多,才被一个航海家发现,带回英国。一位59岁的老人受这个历险故事的启发,创造了生平第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也...  相似文献   

4.
佚名 《初中生必读》2013,(Z1):85-86
笛福是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  相似文献   

5.
从前,有一个人名叫鲁滨孙,是个英国人。——《鲁滨孙漂流记》 1719年,《英国人》杂志刊登了一则新闻,有位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冲突,被抛弃在荒岛上,孤独地生活了四年多,变成了一个忘记了人类语言的野人。后来,一位航海家发现了他,把他带回英国。有位作家感到这是个很好的题材,便很快创作了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这位作家就是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丹  相似文献   

6.
张学思 《学语文》2021,(2):80-82
门罗小说中除了逃离之外,回归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小说中的主人公有的在中年以后踏上了返乡之路,寻找生命记忆中的归属感。门罗本人有意识地叙述其家族故事,挖掘其家族内在文化精神,尤其是父系家族的苏格兰文化血统,苏格兰文化精神中的一些特质也成为加拿大早期移民顽强精神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背景介绍 1719年,《英国人》杂志刊登了一则新闻: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与船长发生冲突,被抛弃在荒岛上.孤独地生活了四年多,变成了一个忘记了人类语言的野人。后来,一位航海家发现了他。把他带同英国。这则轰动一时的奇闻,激发了英国作家笛福的灵感.他以此为素材,匠心独运地创作了一部举世闻名的冒险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相似文献   

8.
Movie palace     
杨琍琼  惟炜杰  许倩  Tei 《音乐世界》2008,(10):60-61
对于汤姆来说,生活就是如此地美好。他性感、事业有成,在女人堆里更是无往不利。而且他还深刻地了解到一个事实:即使全世界都背叛了他,好朋友汉娜也会站在他身边。这次汉娜出公差,要去苏格兰6个星期,直到她踏上了另一片国土,汤姆才深刻地意识到,没有汉娜的生活,是多么地空虚。于是他下定决心,只要汉娜一回来,他立马单膝跪地,把她娶回家。可是真的到了汉娜回国的那一天,汤姆才知道汉娜已经和一个英俊富有的苏格兰人订婚了,而且两人打算婚后就定居在苏格兰。当汉娜请求她唯一的朋友汤姆做她婚礼上的"伴娘"时,他也只能不  相似文献   

9.
苏格兰作家斯蒂文森的著名小说《金银岛》讲述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探险故事,说的是一群人为争夺荒岛宝藏而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搏斗。在故事尾声,作者暗示仍有一大笔财宝隐藏在荒岛的某一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二战之后苏格兰重工业的衰退以及民族意识的崛起,阶级书写逐渐成为苏格兰小说的热门话题。当代苏格兰小说孕育了工人阶级小说的第三次高潮,其代表人物凯尔曼、韦尔什和格雷“为工人而艺术”,用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手法,书写了格拉斯哥和爱丁堡工人阶级生存的困境,揭示了阶级与城市、疾病的内在关联,解构了英国政治家所宣扬的“无阶级社会”的神话。  相似文献   

11.
李忠东 《历史学习》2007,(11):36-36
18世纪初,一本书名为《约翰·布尔的历史》(John Bull’s Histoly)的政治讽刺小说在英国引起轰动。它出自苏格兰医生兼作家约翰·阿巴思诺持的手笔,用来讽刺当时辉格党的战争政策。小说中的主人公约翰·布尔身材矮胖,举止笨拙,性情急躁,给人以滑稽之感。他是一位保守的乡村绅士,身后总有一只斗牛犬跟着。  相似文献   

12.
作为女同性恋、苏格兰黑人,有一段被白人收养的经历,苏格兰诗人兼小说家杰琪·凯经历的文化移位和所遭遇的种族、性别及政治歧视,使她对苏格兰产生了一种疏离感。她的诗歌表达了对苏格兰合法身份的捍卫以及被边缘化的困惑。她的首部小说《小号》出版于1998年,该小说探讨了家园、文化、性别的归属问题,强调主体身份的流动性,揭示了血缘关系、文化和种族传统的复杂性,指出可以借助于想象和记忆来塑造个人历史,最终建立起心灵的家园。  相似文献   

13.
他名叫弗莱明,是一个贫困的苏格兰农夫。一天,在他下地做活的时候,听见附近的沼泽地里传来一声声的呼救。他赶忙丢下农具跑到沼泽旁,只见一个男  相似文献   

14.
第一单元第一节在晚会上凯特在晚会上遇见了詹姆斯。她想他是个加拿大人。实际上他是苏格兰人。他来自苏格兰的爱丁堡,他们谈起了苏格兰和澳大利亚。凯特来自澳大利亚,家住悉尼。亨利也在和彼得讲话,亨利是威尔士人,彼得是英格兰人。彼得向亨利询问了有关威尔士的情况,亨利说了一下,亨利又问了问伦敦,彼得如实作答。在屋角,一位爱尔兰女士和一位香港男士正在谈话。她名叫凯瑟琳,来自爱尔兰的都柏林,男的叫保林,住在九龙。(第二单元略)第三单元第一节在旅馆里一个旅游者来到北京一家旅馆,他想要一间房。他回答了服务员的一些问题,他不要双人房,他想要一个单人间,准备住两晚上。他将护照交给服务员,服务员谢了谢他,同他是否在  相似文献   

15.
詹姆斯·凯尔曼在《这是多么晚,多么晚》中呈现了当下的苏格兰和券格兰人。其中混杂性的语言、身份危机和工人阶级的被规训状态,分别从三个层面将苏格兰当下的社会状态和普通苏格兰人的困境表现了出来。这即是凯尔曼对历史境遇中苏格兰社会进行的小说性书写,是凯尔曼对当下苏格兰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名作。这部小说来源于一个真实的事件。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被抛弃到  相似文献   

17.
《新作文》2006,(3)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一天,他在田里劳作时,听到附近传来了哭喊声。于是,他放下农具跑了过去,原来是一个小孩掉到了粪池中,弗莱明忙把这个小孩从  相似文献   

18.
沃尔特·司各特被誉为英国历史小说之父,但其选材角度、写作手法及民族史观与审美观等均形成于他早年的诗歌创作,并成熟于他最得意的叙事长诗《湖上夫人》。在《湖上夫人》中,司各特通过呈现陌生来客在苏格兰高地如画旅行引发的多重凝视图景,复现了一幅16世纪苏格兰地理景观图。这一景观图通过浪漫化和美化苏格兰高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述说了诗人对苏格兰传统满怀眷恋,同时又以浓郁的人文关怀与帝国情怀陈述了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边缘与中心、地方与中央的挣扎关系,表达了诗人渴望构建一个以英格兰为中心、尊重各民族差异的、统一的大不列颠民族的宏愿。  相似文献   

19.
因果     
他姓弗莱明,是一个贫穷的苏格兰农夫。一天,当他在田里辛勤劳作时,听见附近沼泽地里传来呼救声。他丢下手上的活跑过去,看到一个男孩陷在黑色的烂泥里。惊恐的男孩尖叫着,挣扎着,但越陷越深,腰以下部分已经陷入泥中。农夫弗莱明沉着勇敢地把这个少年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第二天,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了苏格兰人贫瘠的土地上。一位气度不凡、衣着华贵的贵族走下马车,对农夫说自己是被救男孩的父亲。“我要报答你,”这位贵族说。“你救了我儿子的命。”“不,我救他不图回报。”这位苏格兰农夫说,摆摆手拒绝了贵族的提议。这时,农夫的儿子从简…  相似文献   

20.
李忠东 《初中生》2007,(8):28-29
英国:"约翰牛" 18世纪初,一本名为<约翰·布尔的历史>(John Bull's History)的政治讽刺小说在英国引起轰动.它出自苏格兰医生兼作家约翰·阿巴思诺特的手笔,用来讽刺当时辉格党的战争政策.小说中的主人公约翰·布尔身材矮胖,举止笨拙,性情急躁,给人以滑稽之感.他是一位保守的乡村绅士,身后总有一只斗牛犬跟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