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部优秀的专题片离不开前期周密的准备、拍摄过程中镜头的调度以及后期精心的撰稿、编辑,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对采访对象的采访是否成功。人物专题片大多是要以情感人,能否在较短的拍摄时间内让采访  相似文献   

2.
肖草  申蓝 《新闻前哨》2002,(7):34-35
在电视节目中,人物类专题片占有重要比重。电视人物类专题片,顾名思义,是以“人”为主体的专题性电视片。其拍摄对象是一个人(或少数人),反映的内容则是与这个人(或少数人)有关的方方面面。电视的还原性决定人物类专题片在拍摄中,同样要求还原。这种还原,是指电视在反映人物时尽量找到与该人物本身最逼近的“渐近线”,甚至于与该人物毫无二致的“重合线”,这样,人物才真实有个性。用心去“聆听”在拍摄之前的前期采访中,对象是一个真实的人站在你面前,向你流露他本能而又十分鲜明的个性形象。这些人物的精神气质来自他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中央电视台来东海拍摄关于水晶的专题片,其中有涉及毛泽东水晶棺选用东海水晶的细节。我陪同拍摄时见缝插针地采访了当年参与为毛泽东水晶棺选矿的袁兴全。  相似文献   

4.
从电视新闻专题片诞生起,电视新闻工作者就在努力探索人物呈现的各种技巧。电视新闻专题片前期策划、中期采访拍摄以及后期编辑的制作流程中,掌握好电视新闻专题片中人物呈现的各种技巧,才能推动电视新闻专题片的质量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主要是反映和记录人们的真实生活,长久以来都受到许多电视观众的青睐。但一部优秀的纪实性电视专题往往要求较高的拍摄技巧与制作质量,方可凸显其价值。为此,文章将从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发展现状入手,并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拍摄技巧与制作,以提高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拍摄水平。  相似文献   

6.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构成之一,其应用广泛,能够真实地反映一些社会现象、自然景观以及人生百态。本文笔者分析了现今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国内纪实性电视专题片拍摄及制作上存在的问题,并对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拍摄技巧及制作技巧上作了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文化传播事业的不断发展,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其中电视人物专题片作为独立性质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受观众的喜爱,有着较高的收视率,所以很多电视台开始在人物专题片上下功夫,而观众的眼光却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挑剔,促使电视节目逐渐朝着品牌化、质量优的方向发展,这给电视人物专题片拍摄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对电视人物专题片的简单介绍,着重分析了电视人物专题片拍摄和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8.
近日,南通电视台《江风海韵》栏目正在拍摄专题片《菊师情深》,南通市档案馆向电视台提供了馆内保管的张謇在无锡读书时使用过的部分实物,积极配合专题片的拍摄工作。  相似文献   

9.
3月20日,宜昌市档案馆配合市委宣传部,接待了中央电视台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峡》摄制组的采访拍摄。该片是中央电视台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三峡工程的竣工并向建国六十年大庆献礼的大型专题片。该片全面、完整地反映三峡工程的历史由来、建没过程及主要功能,展现三峡工程为长江流域乃至中国经济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人物类专题片,是一种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纪实手法,对社会生活的某一个典型人物给予集中、深入报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拍摄人物专题片除了要把握好选题、拍摄技巧、准确解说、优美配音音效烘托以及流畅的剪辑之外,还要使专题片中的人物表现灵魂饱满、情绪充沛、形象突出,既真实可信,又富有感染力。笔者认为,拍摄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要做好纪实跟踪真实性是专题片的本质特性。专题片在传递信息时,会不自觉地抒发和表达作者的态度与观点,但观众  相似文献   

11.
<正>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过程中,画面、声音、解说、编辑技巧是不可或缺的四个方面,其中镜头画面更是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拍摄到合适的镜头画面,对电视专题片的摄像人员来说,是一门非同寻常的"功夫课"。顺利完成一部专题片的拍摄,摄像人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  相似文献   

12.
电视专题片由电视纪录片衍生而来。是电视纪录片的一种形态。取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以真人、真事、真景作为拍摄对象和表现内容,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是及时、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那么,一部优秀的专题片在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呢?  相似文献   

13.
姜荣  张峻 《视听纵横》2002,(5):85-85
我们在做人物专题片的时候,要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琢磨怎样与采访对象交流的问题。如何才能够使采访对象自然地袒露心扉,流畅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达到人物生动、形象的目的,使之成为典型的“这一个”,是我们每一个手持话筒的电视采访的必修课。通常,在正式的采访之前,编导要与采访对象做一次甚至几次的交流,或使用电话访问,或是面对面的交谈,从谈话中初步对采访对象做一个判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一般来说,通过几次的预先接触,采访对象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有怎样的兴趣爱好,都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镜头前的访谈就可以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4.
电视专题片以其具体、深刻、全面、专述、完整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于是,文艺类、人文科学类、社会服务类、动物世界类等诸多种类的专题片应运而生。类别虽多,但精写解说词、画面的最佳拍摄、音乐配置的准确无误成为专题片成功的三大主要要素。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电视荧屏异常的丰富多彩,电视人物专题片对观众来说也并不陌生,它是具有一种具有独立性质的艺术种类。在电视媒介时代化、电视节目品牌化、观众目光日益挑剔化的今天,如何拍摄、制作电视人物专题片并不断进行完善,对电视人物专题片制作水平的提升有重要的推进型作用,逐渐引起广大电视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在各电视台自办的节目中,电视人物专题片可说是最具影响力的,它也是电视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作为电视从业者应该让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在荧屏上闪亮登场,极力地弘扬这些人的无私奉献、改革进取、富民强国的优秀品质和崇高行为,让他们真正成为当今第一媒体宣传的主流。由此可见.要拍摄制作出有  相似文献   

17.
张若星 《新闻前哨》2010,(10):101-102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制作的特点1.跟踪拍摄是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创作的必由之路。纪实性电视专题片是以真人、真事、真情、真景为表现对象,不经过虚构加工,直接反映现实生活,以无可争辩和令人信服的真实性感染、激励、启迪观众。  相似文献   

18.
王军 《视听纵横》2004,(2):36-37
电视暗访就是在不告知采访对象的前提下,采用非常规的拍摄手段,秘密进行的电视采访。  相似文献   

19.
李伟 《新闻传播》2023,(5):109-111
对于电视专题片来说,人物类属于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一类,但是在拍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对其规格和时长进行控制,同时还应采用合理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主要人物的内在、外在进行刻画与展现,所以拍摄制作及后期编辑两项工作的难度均相对较大,需要从前期的策划工作入手,为后续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本文将对人物类电视专题片的拍摄制作与后期编辑进行深入探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专题片、栏目类节目中视频画面是由若干个镜头组成的,现场拍摄到的每一个镜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组新闻或一部专题片和一档栏目的质量,甚至影响到整个频道的收视率。基于此,重点研究电视画面构图和拍摄运动画面时应注意的问题,以期能够为电视摄像同仁们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