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整本书阅读”课程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重点出现了偏移。文章结合统编版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例,提出“整本书阅读”要聚焦阅读方法这一重点。文章从“要会精读,更要会跳读”“要会圈点,更要会批注”“要会读一整本书,更要会读一类书”三个方面来论述,让学生聚焦这些正确的阅读方法,建构个人“整本书阅读”经验,推进“整本书阅读”课程化。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要阅读,阅读什么,怎样阅读,这些基本问题及方法,到了高中,教师竟然还要对学生反复申说强调。对“为什么要阅读”,学生有可能告诉你“要考”;对“阅读什么”,他能凭经验告诉你“一般是散文”;至于“怎样阅读”,他很可能翻出一本“高考攻略”之类的书递给你……不会阅读的病因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3.
张雪姣 《江苏教育》2023,(20):11-13+27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整本书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不仅“要读书”,还要“会读书”。整本书阅读,需要学生主动的阅读,自觉建构个性化阅读经验。在实践基础上,我们提出整本书阅读的一些策略,归纳为“三境”,以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提升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展阅读的研究和实践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展开的,其基本做法是就语文教学中某一阅读素材相关  相似文献   

5.
小语阅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而形成阅读能力的活动。它包含“教”与“学”两个主要因素,缺一不成。因此,小语阅读课堂教学评价既要评价其教学目标的确定情况,又要通过听课评价教师怎样实施教学目标的“教”;既要评价学生怎样主动积极地“学”,又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与“学”两方面的评价标准是:1.教师的“教”,要求做到讲要精要,导要有方,  相似文献   

6.
“阅读过程”是十分复杂的 ,它的复杂性表现在阅读的全部过程中 ,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复杂的心智活动和复杂的情感活动总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是难以分割的 ,这就是阅读的本质特征。“阅读”不是一句口号 ,而是要付诸于儿童阅读行为的 ,尤其是要奠定起步阅读之“基”,夯实大量阅读之“路”,化解提高阅读能力之“难”。深入探索阅读本质 ,加强阅读训练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从静态阅读与动态阅读的结合上突破急于阅读“数量”的追求 ,而忽视阅读“质量”,导致阅读教学效率低下 ,这就是目前阅读教学暴露出来的比较棘手的问…  相似文献   

7.
付丽 《天津教育》2022,(7):26-27
<正>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强化了“阅读策略”的学习,从三年级开始,专门设置了“阅读策略”单元内容。是否只在“阅读策略”单元才进行阅读策略的学习和实践?如何合理使用并有效实施所学到的阅读策略呢?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进行文学教育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为了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要解决“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三个问题。在阅读的方式上,要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古典与现代结合和“顺情”与“逆情”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汪秀珍 《学语文》2008,(1):28-28
“阅读”,顾名思义,当然要在“读”上做文章。我认为,首先要抓好“诵读”,然后要抓好“精读”。“诵渎”和“精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统编教材出现“快乐读书吧”的崭新模块,说明阅读已经不再明显区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而是浑然一体的学生语文实践活动。整本书阅读不仅要注重“读前”的激趣指导,注重“读中”的兴趣保持,更要注重“读后”的阅读分享。以多元表达形式开展阅读分享活动,能够实现整本书阅读分享效果的最大化。文章以《草房子》整本书的分享活动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面对海量阅读信息,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素养?“群文阅读”势在必行.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多元化的角色,迎接多重挑战:“文”的选编需“精心”,“群”的建构需“匠心”,“读”的训练需“用心”.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是学生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营造融洽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生本阅读是一种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阅读,融合作与探究于一体的阅读,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7-9年级学段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必须要重视创造能力的培养,要认识到创造阅读的重要作用,倡导“多元解读”、警惕“过度诠释”,注重激发“想象观察”,实现文本阅读的实效性.本文首先分析了阅读创造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引导阅读创造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语文学习诸要素中,阅读永远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一块,而强调“独立阅读能力”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  相似文献   

17.
朱熹的阅读教育理论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朱熹要求学生通过“居敬持志”、“着紧用力”、“虚心专一”来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他以“循序渐进”为核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阅读序列问题。朱熹认为,在循序渐进的前提下,还要做到“熟读精思”,这样才会有收获。他要求学生要善于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在阅读中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朱熹把“行”这个环节纳入阅读教育过程,强调读书时要“切己体察”,把书中义理推究到自己身上,实现阅读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读书也要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苏联现代阅读学研究奠基人波瓦尔宁提出的阅读者守则 ,揭示了阅读的一般规律 ,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因此 ,我将它推荐给大家 ,供各位借鉴。《波瓦尔宁阅读者守则》全文如下 (方括号里的文字是笔者对“守则”的解读 ) :一、总则1 不要用一种方法读所有的书。阅读方法要适应阅读目的。[如果只寻找有用信息或判断读物对自己是否有阅读价值 ,则可用“扫描法” ;要充分理解读物则用“精读法” ;对那些与学习或研究的课题有密切关系的参考书进行阅读 ,则可用“研读法” ;要将诉诸视觉…  相似文献   

19.
陈灼花 《新教师》2019,(9):66-67
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难题,要想攻克阅读难题,首先要知道学生到底要读什么。笔者认为有“四读”是学生英语阅读时必须注意的,那就是一读“词”,二读“句”,三读“意”,四读“境”。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兼顾词、句、意、境,将“四读”做到位?笔者通过观摩大量的小学英语阅读优质课,发现图文式的板书是使阅读教学达成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温玉荣 《考试周刊》2009,(24):205-205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过程。学会阅读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生发展。而阅读又是一种技能,“要达到真正理解的地步,是要经过练习的”。阅读课文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途径,指导学生阅读好课本,是教会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首要环节。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阅读历史课本的习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