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0 毫秒
1.
正水体富营养化源于生物所需的氮、磷等大量进入湖泊、河湾等缓流水体。在自然条件下,湖泊自身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水体富营养化会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农业的迅猛发展,污水排放、水土流失,大量营养盐类和有机物质进入水体,常呈现水体富营养化的水质污染,水体环境污染也日益成为影响鱼类生存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了解水体污染对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毒性影响,可通过进行实验观察研究水体环境对鱼类生活的影响。本文选取草鱼、青鱼、鲤鱼3种淡水鱼作为试验对象,分别观察在不同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由水形成的环境美是天然的美。然而近二十年来,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河湖及相关水体的环境状况越来越差。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湖泊水库都出现了蓝藻爆发。蓝藻覆盖水系,引发遮光问题:水面覆盖蓝藻后,水草等其他水生植物由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引发缺氧问题:由于蓝藻夜间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溶于水中的氧气,鱼类等生物因为缺氧而死亡。水体恶臭及富营养化引起的蓝藻水化泛滥,给城市水体景观和居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治理城市湖泊水系的蓝藻,解决富营养化问题(特别是降低磷的浓度)已成为当前环境治理的首要问题。国内  相似文献   

4.
内陆水体生物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陆水体生物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内陆水体生态系统中的生命现象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我国内陆水体生物学在水体生物生产力开发的实践和理论上已居世界领先水平,但在水质保护的研究上却明显落后。根据我国的国情,必须迅速将研究重心转移到水环境保护的研究上来。学科发展战略应考虑为保护水质、兼顾渔业、适度开发、永续利用服务。  相似文献   

5.
水体富营养化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了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及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原因。根据水体富营养化的判断标准,探究了针对水体富营养化采取的可行的解决措施,包括超声波除藻、生物控制、城市污水除氮和除磷、工农业废水控制、分污引水、底泥挖掘、洗涤剂禁磷和药物除藻等方法来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畜禽养殖在发展的同时对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危害.畜禽养殖废水对环境水体、土壤、空气均造成污染,根据畜禽养殖废水的特点提出了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基本方法—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厌氧-好氧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负面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空气、土壤及水体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所以国家在注重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也开始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对生活垃圾、粉尘及水体污染等进行综合整治。近两年来,全国大部分县级以上城市已陆续开始兴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迅速,寻求更经济、更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也自然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快速扩张使得围绕城市的河流以及湖泊受到大面积持续污染。怎样抑制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深度恶化以及水资源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治理污染水体的实用性方法(物理净化法、化学净化法、生物净化法和自然净化法等),以期为水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医疗业和畜牧养殖业中,抗生素被大量的使用,然而长期以来,大量的畜牧类和制药废水排放到水环境中。这些抗生素中的绝大部分不能被人体和动物完全吸收,据统计有高达80%以上的抗生素以原药或者代谢产物的形式进入到水体环境中,从而对水环境造成污染。这些进入水体环境中的抗生素的归趋及其对水体环境的潜在危害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就水体环境中抗生素的种类、来源、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其毒理效应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水体环境的污染防治及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自然水体的净化处理方法(专利申请号:200710135297.2),刘文杰发明. 本发明专利属生态环保领域,它提供了一种净化景观水、城区河道、天然和人工湖泊等自然水体的"直接净化生物修复处理方法".本发明应用了多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无需将污染的自然水体进行"异化处理",而是要在水体内直接净化和生物修复,它突破了现有技术的局限性,科学、实用、经济、长效地解决了治理自然水体的问题,最终达到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和生态属性,达到"还水于自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三维荧光技术研究了大石河6个采样点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组成,并分析其荧光指数(FI)、生物源指数(BIX)、腐殖化指数(HIX)等定量指标特征。结果表明,大石河水体中以腐殖酸类物质和富里酸物质类为主。所有水样中的荧光指数都大于1.7,各点DOM来源属于陆源和内源混合,说明工业废水的排放,人类的生产活动产生大量污染物质的输入,加剧河流污染。  相似文献   

12.
湿地在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保持水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文化休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江苏盐城湿地是国际重要的湿地之一,然而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使部分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本文研究了盐城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及管理上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水污染     
基本概念 英文:water po]lution名词解释: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水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排放的各种外源性物质(包括自然界中原先没有的),进入水体后,超出了水体本身自净作用(就是江河湖海可以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来消除外源性物质)所能承受的范围,就算是水污染了。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西部灌区新开垦水田大部分为盐碱土,因盐分较高,需通过洗盐将耕作层积累的大量盐分加以去除,以减少盐分对水稻的危害。大面积水田开发,势必产生大量高盐分水田回归水。这些回归水如果去向选择不当,会对受纳水体水质和水生生物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溶洞是地球表层自身演化而形成的重要地质构造,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共同并持续作用的地下空间.在黑暗、潮湿、气温相对稳定的溶洞生态系统中,许多生物衍生出不同于地面物种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因此溶洞系统是进化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作为以溶洞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洞穴生物学除溶洞外,还涉及与溶洞密切相关的地下水体,以及具有与溶洞相类似环境条件的其他类型的陆地洞穴,同时也关注人工洞穴和被海洋淹没的天然洞穴、海蚀洞、海陆边际洞等洞穴类型的生态生物学现象,旨在探究洞穴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为全球生物多样性起源演化的深入研究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水体重金属污染是全球关注度较高的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方式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是当前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分析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与现状,阐述了水体重金属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并分析了水体重金属污染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对物理处理、化学处理以及生物处理等多种治理技术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有效的治理方式解决水体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生物膜、贝壳、骨骼组织等天然生物系统,能根据环境信号形成多功能、多尺度的生物与非生物成分集合体,比如骨骼,就是由矿物质、活细胞及其他物质组成的矩阵。  相似文献   

18.
生活污水的处理难点目前是对水体中N、P的去除,如果把N、P含量不达标的污水排入江流湖泊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使水体溶解氧降低,水中生物死亡,水体发臭造成水体的大面积污染。传统意义上化学对N、P的去除存在耗能大,投资多,剩余污泥量大,但其具有出水稳定的优点,现在用人工水草去除水体中的N、P,具有费用低,占地面积小,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但因为其生物特性导致其出水不稳定,现两种方法结合,使其优缺互补,增加污水处理的方法,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控制水体中泥沙侵蚀对于生态系统,水质以及航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床上黏性泥沙受侵蚀的阈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物理因素-水体流速,泥沙种类,泥沙密度等;化学因素-工业废水等;以及生物因素-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本文旨在研究并归纳生物方面的影响,以期对于现有泥沙侵蚀阈值相关公式的完善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水体沉降物系指江、河、湖、库和港湾、河口等水体底的表层沉积物质。水体沉降物污染由工矿企业排放的废弃物和大气中污染物沉降而引起,它会导致水质的二次污染,此外这些污染物也可通过农作物和底栖生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水体沉降物能记录给定水环境的污染历史,反映难降解物质的污染情况。对水质、水生生物有着明显的影响,为天然水是否被污染的重要标志。所以,水体沉降物样品的采集监测是水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