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是基于学生兴趣,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近年来,育英西垅小学在推行创客教育过程中,秉承“让学生成为创新体验主体”的教育理念,紧扣一个核心,发挥两个辐射,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社团、课程、家长三位一体的创客服务通道.针对启蒙创客意识,建设创客课程,传播创客文化,对小学创客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创客教育风靡全国,职业教育是创客教育的一个有力落脚点。本文从基于机电专业的创客中心建设入手,融合项目教学、创新教育、体验教学、DIY理念,基于机电专业背景,提出具体的创客中心建设布局与基本配置,实现搭建平台,以学生自主创新为中心,融入企业文化,培养学生专业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创客教育强调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学生掌握动手实践的本领,这改变了传统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创新的弊端。本文将从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创客教育模式的意义出发,简要阐述创客教育模式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创客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为我国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而PBL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应用.因此对传统PBL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将创客教育理念中的创新教育理念以及DIY理念融入其中,并采用线上线下协同交互方式提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以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创客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为我国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而PBL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应用.因此对传统PBL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将创客教育理念中的创新教育理念以及DIY理念融入其中,并采用线上线下协同交互方式提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以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化速度的持续快速推进,创客教育理念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课程中渗透创客教育理念和实践,创新了基于综合能力培养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本文结合一个创客项目研究实例,对基于创客教育模式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创客教育是指创客文化与教育相结合,能够有效促进教育改革,SPOC称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学生学习并获取知识的新兴媒介,有助于创客教育的实施。基于"创客教育+SPOC"下,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入结合,能够实现教与学、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进而改进并创新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白刚  沈雨樨 《大众科技》2021,23(1):88-90
通过对旅游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了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基础资源及师资不足、创客教育课程体系不完整.文章在厘清创客2.0概念及创客和创新创业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共享、融合思维探索了“互联网+旅游融合创客教育”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思维融合、平台融合、共享融合和内容融合的创客教育创新路径.本研究可为旅游本科院校创客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6,(12)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随着"创客"进入大众视野,创客教育开启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篇章,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利用创客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高校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实施与推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与创新。如今是信息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对于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小学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基础阶段,对于学生今后的信息技术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为信息技术教学找到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从创客教育教学模式入手,探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兴起和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新时代下创客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内各大高校也投入很多财力物力资源,进行众创空间以及创客教学基地或者创客教学工作坊的建设。创客教育秉持开放创新的理念,而专业教育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播,两者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为高校的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各环节注入了新的内容。通过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共享的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平台,开发具有创新意义的创客课程,构建提升创新思维的智慧课堂。依托于商丘师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室内土工实验室进行建设的"互联网+"土工实验室创客工作坊有效提升传统专业教学中的智慧化水平,也为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的学员提供很好的平台空间,实现知识传播和创新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5,(24)
21世纪的教育界注定是不平凡的,继博客、翻转课堂、微课、慕课之后,全球又刮起了创客之风。创客的主要精神是:创作、交流和分享。当创客精神与教育相遇,"创客教育"便诞生了。可以说,创客教育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思想为一体,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它主要以课程为载体,在创客空间的平台下,融合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创客空间是创客开展创造性活动的场所,有效推动了非正规教育,特别是STEAM教育。近年来,许多国外科学中心等公益性非正规教育机构选择引入创客空间,供观众在其中开展实验、发明、创造和探索等创新实践。在"双创"、"四众"等科技创新模式的鼓励下,国内众创空间的数量和规模得到了很大提升。鉴于近年来国外科学中心创客空间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本文提出国内科学中心创客空间建设须秉承科技创新精神,考量科技馆自身实际情况,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科技馆众创空间。  相似文献   

14.
随着STEAM教育及创客运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纷纷创建创客实验室,有关中小学生的创客教育迅速开展,各式各样的创客教育课程如春笋般浮出。但是即使拥有创客教育课程,却难以有合理高效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学习创客课程后的学习成果。针对这一情况,根据《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表现性评价为基准,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拓展部分的机器人课程内容与评价体系相结合,设计出适合中小学生机器人教育课程的评价要素,为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活动持续高效开展提供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创客教育的实践探索,从儿童生命生长的角度出发,详述了在小学阶段推进创客教育的四级体系,即空间建设、软硬件布局、课程实施与开发、创客项目.创客教育的深入开展,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特别是创客导师的力量,笔者着眼于“共生”一词,诠释了创客精神中“合作共赢、分享提升”的魅力.创客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塑造人的创新精神,其途径是曲折迂回的.在创客教育的实施探索中,学校通过课程、环境、文化等因素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集聚创客文化,形成勇于攀登、乐于奉献的心理认同,构建“心生长,梦飞翔”的校园生态!  相似文献   

16.
创客教育是近年来在国外较为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然而,创客教育在我国依然处于实践阶段。当前,创客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主要以STEAM教育的形式存在,也就是所谓的跨学科教学实践,利用项目化的学习手段,实现学生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并引导学生形成基础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以基于创客文化的STEAM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STEAM教育的特点,并说明该教育模式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云云 《大众科技》2016,(10):120-121
随着创客文化在国内的发展和兴起,以及"互联网+"的提出,给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文章在综述和分析创客文化产生背景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培育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应从人才培养理念、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创客空间以及学校与社会创客文化协同发展等方面来培育创客文化,以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创客、创意资本、创客资本、众创空间等基于知识、技术、制度、人力资本等传统动力模式演变成互联网经济时代驱动创新发展的新动力模式。首先,将创新发展动力界定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需求,以激发人的创造力为核心,并能够培育新动力形成和推动传统动力改造升级的各类要素;其次,在比较新动力与传统动力模式差异的基础上,提出驱动创新发展动力系统的逻辑框架;最后,从包容性社会创新氛围营造、舆论宣传、创客产业链培育和嵌入式创客教育4个方面,提出培育创新发展新动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创客教育与传统教学的融合与碰撞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驱动力。创客教育的模式改变了传统教育"以教为中心"的方式,引导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为学生提供了互动与合作的空间,增强了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分析了创客教育的产生背景和教学理念,以此为基础探寻创客教育对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创客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精神,也提倡相对自由的学习空间,这与物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是一致的。物理实验生动、鲜明,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应结合创客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