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汉语大词典》是一部解释唐代至清代古籍中出现的口语词的工具书,在近代汉语词典编纂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它释义中存在问题的部分词语进行商榷和补苴,可以为《近代汉语大词典》的修订、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专书语言研究是语言学本体研究的重要基础。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汉语史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近代汉语在汉语史上重要地位,引起了越来越多语言学者的重视,以专书语言研究为突破口,由点及面,由面串史,可以很好地揭示近代汉语在汉语史上起到的桥梁作用。只有专书的语言面貌清楚了,汉语史的面貌才能更明确。作为一部专书研究成果,《〈醒世姻缘传〉方言词历史演变研究》是作者晁瑞集十年之功而成的词汇学、语法学著作。  相似文献   

3.
《宋高僧传》是一部取材于唐朝到北宋初期的高僧传的经典著作,而这一时期正是中古汉语到近代汉语的过渡期。通过对《宋高僧传》人称代词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从中古汉语到近代汉语人称代词的所发生的一些变化,因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研究人称代词的在汉语史上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英文中"shop"一词在现代汉语表示商店之义,现在用"店",而在汉语史上却是用"肆"。汉语史上常用词"店"对"肆"的历时替换贯穿于整个近代,其演变和替换的背后存在诸多机制。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词话》就语言来讲,它是近代汉语难得的语料库。本文对《金瓶梅词话》中的"已"字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与研究,得到它在该书中有动词、副词、连词和语气词等用法以及相关的组合能力、语法作用,从而为我们动态地观察它在近代汉语、乃至汉语史上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6.
近代白话小说中出现的专用动量词比魏晋、唐宋时期都要少,以重叠形式为主要依据考察近代白话小说中的专用动量词,从语法角度指出近代白话小说在汉语史上表现出承上启下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原音韵》是近代汉语语音史上最重要的一部韵书,《中原音韵》音系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可以代表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的水平。迄今为止,尚有一些重要的问题还没有最后达成共识。本文对目前在《中原音韵》研究上存在争议的音系基础和入派三声问题进行梳理与述评。  相似文献   

8.
在汉语发展史上,清代处于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尤其是中晚期,在剧烈的社会变化和西学东渐的社会背景影响下,汉语中产生了大量新词语、新词义,及外来词的输入、旧词的隐退、同义词的形成等等词语过渡的复杂现象,这些在清代笔记中有突出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动补结构,即动词加上一个补充说明的词类。其产生和发展在汉语语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汉语表达精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考察《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中的动补结构,主要对其中的结果补语、“得”字补语、趋向补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代汉语语气词是语气词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继承发展了古代的文言语气词,又影响着现代汉语语气词体系的形成。近三十年来,学者们在近代汉语语气词研究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文章在综合考察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系统、个体、专书三个角度对这些成果予以概述,并指出其中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唐宋词常用语释例》是一本为了解释唐宋词中的常用词和词组而编写的专用工具书,在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史上应当占有一席之地。它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纠补《汉语大词典》中的有关缺失,其不足也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2.
作为明代早期白话材料,《三遂平妖传》是研究近代汉语尤其是明代汉语不可多得的资料,在汉语词汇史上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全书语言质朴,主体上是流畅自然的明代口语,很多语言现象表现出较强的时代特征。《三遂平妖传》中有一些未被《汉语大词典》收录的新兴词义。这些新兴词义,有的沿用至今,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的一部分。新兴词义的抉发,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和词典编纂修订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从《老乞大谚解》“们”“家”的使用看词缀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乞大谚解》大体上反映的是元末明初时期北方的汉语口语。通过考察“们”“家”的使用,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两个词缀在当时的用法及在近代汉语史上的发展演变,并可依此探讨词缀的界定、词缀虚化的阶段性特征及语料的局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唐宋词常用语释例》是一本为了解释唐宋词中的常用词和词组而编写的专用工具书,在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史上应当占有一席之地。它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纠补《汉语大词典》的有关缺失,其不足也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发展史上,中古汉语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汉语各要素在中古时期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就总括副词来看,中古汉语除沿用先秦汉语常用副词之外,总括副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成员的增加;二是复合总括副词的大量使用。中古汉语双音总括副词主要以同义并列构词为主,大多数双音词成为中古汉语的特定词汇,到了中古晚期或近代汉语中不再使用。《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订补》仅收录其中的一小部分,失收词条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增补。  相似文献   

16.
敦煌变文的语言上承先秦两汉的文言用语,下启宋元的白话口语,在汉语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连接古代汉语与近代汉语的一座桥梁,敦煌变文中丰富而多样的称谓,无疑是考察汉语称谓语发展的珍贵资料,对其特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挖掘,不仅在语言学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而且在弘扬传统道德、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元末明初,“们”缀的发展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过渡阶段。通过对这一时期《老乞大谚解》中的“们”缀进行共时描写和历时分析,概括“们”缀的用法,阐释“们”缀在近代汉语史上的发展与演变,具有一定的汉语历史语法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元末明初,“们”缀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通过对这一时期《老乞大谚解》中的“们”缀进行共时描写和历时分析,概括“们”缀的用法,阐释“们”缀在近代汉语史上的发展与演变,具有一定的汉语史语法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古近代汉语异形词是指中古近代汉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同义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学界已有相关探讨但尚无系统研究。中古近代汉语异形词的整理包括异形词的归纳梳理及其来源研究,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中古近代汉语异形词研究价值表现在词汇学研究、辞书编纂研究、汉语俗字研究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语言学界习惯以晚唐五代为界,把汉语的历史分成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大的阶段,敦煌文献大多是晚唐五代这个界标前后的产物,在汉语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作为以收录敦煌禅籍为主的《大正藏》之第八十五卷,一方面给佛经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另一方面,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也是研究当时词汇的很好材料。论文就新近校读中遇到的一些词语作了简要考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