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运用文献法、分析法与实验法,对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乒乓球技术课反手推挡技术教学采用突出教学步骤与发力形式理念教学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推挡技术教学由挡球、推挡、快推及加力推等几个步骤构成;练习形式由简到繁,击球节奏由慢到快,发力形式由借力到主动发力;整个教学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实验表明:突出教学步骤与发力形式教学理念,对提高学生反手推挡技术的规范性、连续性与稳定性方面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通过对高职体育初级选项班级的教学中发现,羽毛球反手推球能力与技术对在校初学的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首先对羽毛球的反手推球和正手击球的技术要点进行剖析,结合羽毛球反手握拍的技术与方法,通过实践教学得出,在羽毛球的授课过程中,先反手推拍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让学生在整体技术动作中提高得更快。  相似文献   

3.
乒乓球基本技术传统教学一般先教推挡再教攻球,都是遵从“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推进方法进行,我通过对本校初二同学乒乓球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两项基本技术的教学探讨,采用“由难到易、由复杂到简单”的逆向式实验教学,取得较好效果。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动作,而且有利于学生基本技术的综合运用,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而且还能缩短乒乓球快攻基本技术的教学时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台州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乒乓球反手挡球、正手攻球、反手搓球、左推右攻、往返触台跑的考试标准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后所制订的评分标准较适合台州学院学生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5.
《大连大学学报》2020,(3):140-144
教育新常态下,"翻转课堂"是近年来比较新的教学手段,在各级教育阶段都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由于学科以及教学条件的不同,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所差异,本文将结合高校乒乓球课教学实际,探讨"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效果。将学生分成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相同的教学活动,经过十六周的教学后,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对获得数据进行数理分析。结果表明"翻转课堂"教学对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和反手挡球技术的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升。"翻转课堂"对乒乓球技术教学起到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亦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反李三系的导子和中心的性质,在引入反李三系一类自同态的基础上,证明了中心为零的反李三系理想值和分解的唯一性.  相似文献   

7.
王皓,吉林长春人,中国男子乒乓球队现役运动员.1990年开始专业训练乒乓球,师从薛瑞昆;1999年升入国家一队,逐步成长为主力队员,同年夺得亚洲少年锦标赛男单冠军.作为直拍横打的第一人,王皓的技术动作具有鲜明特点,从开始练习乒乓球时候就放弃了直拍的反手推挡,用横打技术代替推挡.右手直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技术全面,稳中带凶,正手抢拉,作为直板选手,他的反手直拍横打技术堪称世界一流.  相似文献   

8.
本通过对正互反矩阵的标准分解,给出正互反矩阵的主特征根及其特征向量的一种求法。  相似文献   

9.
没有桨,没有帆,青蛙坐上荷叶船。风儿用手推呀推,小小船儿浪上颠。  相似文献   

10.
吹球过界     
小方桌的中间画一条线当边界,桌子两边用积木挡住(防止球滚落)。游戏者两人一组,分坐在桌子两头,比赛时,用猜拳决定谁先进攻。乒乓球放在进攻者一边,发令后,进攻者吹球过界,防守者吹气挡球。五秒钟时,球在哪方界内,哪方就算失败。  相似文献   

11.
运动变化型综合问题在中考试题中不断涌现,且多出现在压轴题的位置.要认真研究题型特点.采用"化动为静"的方法,将复杂问题层层分解,熟练掌握做题技巧,争取不丢分而且得高分.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认真解读教学理念的实质,不断反恩,在实践中历练,引导学生轻轻松松迎中考.  相似文献   

12.
18岁那一年     
我住在一个海边的渔村里,渔村只有一条窄窄马路;上班上课的时候,客运巴士、摩托车、脚踏车、卖菜的手推  相似文献   

13.
分解目标程序教学法强调目标程序与方法程序的有机结合,要求根据分解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结果,细化教学步骤,强化信息反馈.投篮技术是篮球教学与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投篮教学训练过程复杂而系统.为了有效提高篮球投篮教学训练效果,有必要探索分解目标程序教学这一高效、可行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具体包括分解投...  相似文献   

14.
从目标分解体系的延续性以及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评价一致性两个角度来看,教师需要进行课堂教学目标分解,以便有效落实教学目标.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目标分类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的对比中可以找到目标分解的依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分解应遵循整分合、一致性、具体化和简明性的原则,主要有解剖法、逐层深入分解法和分解融入法这三种目标分解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受教学惯性的影响,多数还是"基于教材的教学"。要实现"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师面临的技术难题就是如何分解内容标准。结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特点,尝试从阐释地理学科内容标准的主要语法结构,内容标准的主要分解方法,地理学科内容标准分解的实施步骤,分解内容标准的几个建议等方面来作分析,帮助教师解决内容标准分解的难题,更好地为教学和评价服务。  相似文献   

16.
杨端方  陈刚 《物理教师》2023,(1):20-23+28
当下关于“力的分解”一节教学还存在一些疑问,例如“力的分解”依据应该是“力的作用效果”还是“问题解决需要”?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应该怎样分解力?为什么要这样分解?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现有的两种分解依据进行讨论,然后讨论“力的分解”实质、“力的分解”教学实质、总结出应用“力的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最后给出“力的分解”一节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矩阵对的商的奇异值分解研究了线性流形上矩阵方程AXA^T=B双反对称解.  相似文献   

18.
利用矩阵对的商的奇异值分解研究了线性流形上矩阵方程AXA^T=B双反对称解.  相似文献   

19.
分解课程标准是理解并落实课程标准的一项专业活动,只有参与课程标准的分解,教师才能完整的理解课程标准;只有实现合理的分解,教师才能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此外,教师只有从事课程标准分解专业活动,才能形成学科的"大教学观",才能从"基于教材的教学"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进而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总体说来,课标分解可以使后续的教学更有方向,也便于教师一以贯之的教学,即实现课程标准、教材处理、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分解质因数是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三单元“约数和倍数”教学中的难点,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及学会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按照课本安排,第59页例3左边是用奎逊耐彩条将一个合数逐步操作分解的过程,中间是塔形分解式,右边是算式分解式,最后教学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由于学生对例3的几种分解式并不熟悉,实际教学时要逐个学习体会,这容易导致师生陷入繁琐的分析中,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吃劲。我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分解质因数的思路,对此作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