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国家、民族要有创新能力,就必须拥有大量的创新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就必须依靠教育、教师.为此,我们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相似文献   

2.
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有个性的发展,是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我国绝大多数教师都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他们辛勤耕耘在教育第一线,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众多人才.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思想的不断变化,教育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有些教师对教学工作产生倦怠感,有些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甚至有个别教师用各种办法伤害学生.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老师的创新教育.当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如何转变观念,推陈出新,使学生走出教科书的框架,学活书本,成为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广大教师育人的首要任务,那么英语教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笔者在实践中注意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微笑是教育的语言,它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体态语,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感召作用.教师的微笑是走入学生内心世界的"通行证",更是提升学生情感的捷径.它就像一缕缕温暖如春的阳光、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甘露催开了无数人才蓓蕾的花朵.对学生来说,教育者的微笑具有魔幻的效力.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今天,更需要教师把这温馨的阳光撒向每一个学生.结合16年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和摸索,本人对此也有了一些领悟.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他们在塑造学生心灵、传道授业解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其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耍强化教师的素质,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校与校之间的比拼(职业技能竞赛),也是人才的竞争.比的是能力,赛的是师生.职业技能竞赛,既要求学生有牢固的理论知识,也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技能.竞赛的机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职业技能竞赛对于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教师急需迫切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发展需要个性化人才,个性化的人才是创新的源泉,是时代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能因材施教.本文通过个性化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来探讨语文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个性化人才.  相似文献   

10.
“文明的历史 ,基本上乃是人类创造能力的记载 .”阿斯本用这样一句简单的话 ,表明了人类创造能力的重要性 .一个创新人才既要具备创新意识 ,又要具备创新能力 .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必须从小经过启蒙、引导、爱护、培养和发展 ,创新教育必须从基础抓起 .1 实施数学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培养有创造力的教师  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师 .有高素质的教师 ,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 ,才能有高水平的学生 ;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造能力 ;教师了解当今数学的最新成果 ,才能鼓励学生努力钻研、勇于探索 ;要实施数学创新教…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教师的人才标准观是教师对自己所教对象的基本观念,即教师如何看待、评价学生,如何看待什么是人才的标准.本研究发现,不同教育方式、不同教龄、不同学科、不同学校的中学教师在学生人才标准观上存在显著差异和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采用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封闭式课堂结构。这种课堂结构我认为有以下弊病: 1.命题死。学生作文是围绕老师的题目转,置学生于被动地位,养成了学生的依赖心理,缺乏独创精神,不符合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 2.以教师为中心。作文教学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写、教师改的模式中,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师劳动所创造的是人才.尽管这种劳动价值不能立竿见影,却是任何物质财富不可比拟的.因为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教师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教师不仅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设计者,而且是实施者,同时教师又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学生,需要在劳动中不断创新.教师劳动具有相对迟效性.今天的经济,是10年前的教育;今天的教育,是10年后的经济.  相似文献   

14.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的创新性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每个教师都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责任,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例外.本文从创新和创新教育的意义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诸方面,研究了如何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雷光伦  刘吉秀 《文教资料》2008,(23):123-125
社会的进步,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劳动.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首先是表率,良好的心身健康素质会塑造和影响学生,并使教师有旺盛的精力和乐观的精神风貌,以满腔的教学热情和开拓创新精神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本文分析了教师的心身健康状况,阐述了社会的关注和学生的期待对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论证了学校如何在管理方面帮助教师树立健康心理,教师自己如何通过交流、调整心态和积极休息等获得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一个有竞争力的人才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接受知识方面看主要是学法创新,即具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从应用知识方面看主要是具有创造性思维.作为培养21世纪人才的地理教师必须努力优化教法,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鹏 《考试周刊》2013,(84):58-59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当代中学生必备素质.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要靠创新教育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经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品质,以及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告诉我们,教育必须为未来培养人才,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必须有知识,有能力,思维质量高.培养学生有好的思维质量,语文学科首当其冲,担负着重要任务.因此,语文教师就要在平时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质量.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为训练学生周密细致的语言,可通过概括文章的层次内容来进行.如《牛郎织女》是一篇优秀的民间故事,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学生在概括层次内容时,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教学工作和思想工作的主力军,是校领导的得力助手,是学生求知解惑的向导和“模特”.邓小平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同时,教师既是校领导的被管理者又是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因此,要想把学校治理好、领导必须依靠教师、关心教师.努力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怎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做好教学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