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为了了解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肥胖状况的差异,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对忻州师院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187名学生的身体成分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进而了解其肥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男女学生BMI指数以及身体脂肪率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男生体重也有显著性差异;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发生肥胖和消瘦的几率均高于体育专业的学生,且肥胖类型中隐藏性肥胖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2.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综合性大学的93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和144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在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的认识上显著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对男性大学生的影响较为深刻,体育专业男生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和自我总分上均显著优于非体育专业男生;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女生在自我概念的各维度上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韩国Inbody3.0人体成分分析仪对福建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女生身体成分进行测试。结果:体育专业女生蛋白质含量、无机盐含量和水份总量均高于非体育专业女生,二者具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女生体脂肪%、WHR均低于非体育专业女生,二者具显著性差异。小结:体育锻炼能增加去脂体重、减少脂肪,使身体成分向有利于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青海师范大学学生人群的自测健康状况。方法:对450名大学生进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评定。结果: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自测健康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体育专业学生在自测健康总体水平上要明显好于非体育专业学生。应加强非体育专业学生对身体锻炼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身体活动对心理健康积极影响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采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山西省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综合幸福感进行了研究,发现综合幸福感除存在人口学变量,即性别、年级差异外,体育专业大学生比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正性情绪、友好关系、利他行为方面得分高。这进一步论证了体育锻炼对幸福感的影响,为提升大学生综合幸福感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格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量表。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安体育学院学生年龄在17~25岁之间的399名体育专业学生人格特征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体育专业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人格差异;学业优秀生和学业一般生之间除A、F、L、N、Q4等5种人格因素以外,其它因素上均有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学生和中国大学生群体之间也有一定的人格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7.
通过用韩国杰文ZEUS9.9身体成分分析仪测定和分析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体成分现状,为增强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研究依据.研究对象为体育专业学生251人,非体育对照组256人.结果表明:体育专业男生的体脂重量、肌肉量、去脂肪体重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男生;体育专业女生的肌肉量、去脂肪体重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女生;体育专业男女生的细胞总水分含量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男女生;体育专业男女生的基础代谢率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男女生.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求职期间的焦虑状况厦其影响因素.通过对有关学生进行状态-特质焦虑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得到如下结果: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状态-特质焦虑(STAI)得分高于非毕业生,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毕业生群体中,高焦虑者占5.05%;总体显示情绪不愉快,但并未呈现出极度紧张不安状态.毕业生焦虑状态的成因在于求职过程中学历、专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能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心态;对少数高焦虑者,有关部门厦教育工作者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部分在校大二女学生的身体自尊综合测试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女大学生在实际身高、实际体重、BHI指标以及理想体型中的体重落差、身高落差和理想BHI这六项指标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外表自尊中的外表取向和外表评价上无差异,在体能自尊上体育专业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健康取向方面,体育专业要比非体育专业女生高,在健康评价、疾病取向和体重过重偏见指标上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成就动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较高,其中追求成功的动机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不同性别的体育专业学生在成就动机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高于男生;体育专业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成就动机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不同生源的体育专业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农村高于城镇.  相似文献   

11.
对怀化学院体育系467名学生ABO血型的调查分析,发现体育系学生血型的百分率顺序不同于一般人,为O型、B型、A型、AB型·在血型与专项之间,A型血者在体操项目中、O型血者在足球项目中、B型血者在武术项目中的百分率分别高于其它各项及所有467名学生组(P>0·05);AB型血者在网球项目中的百分率高于其它项目及一般人(P<0·05);乒乓球和足球专业的B型血者的百分率明显低于一般人(P<0·05)·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商洛师范专科学校体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揭示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特点、规律及损伤原因,为预防运动损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河南师范大学99级学生四年的跟踪、调研和测试,结果显示:学生在接受体育健身教育时的身体机能状况和其毕业前的身体机能状况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建议针对高校三、四年级的实际情况,增设体育健康课程,以提高高年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是正确、熟练地掌握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在适当的时候,穿插进行一些体育游戏,这无论从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来看,都有着十分良好、积极的作用。本文从运动生理学角度谈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体育游戏在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兴奋性、兴趣性和反应能力等起着良好作用,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起着积极的作用,是进行体育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楚雄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99-100,105
针对体育、音乐和美术专业大学生中介语僵化的研究相对较少。试以体音美大学生的作文为依据,通过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对比分析,对该群体的僵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该群体的僵化程度极为严重,且具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提出在高校建立“体育运动委员会”,建议修改体育教学大纲和在高年级开设体育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的体育体育课程调查分析,表明现行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没有将一些当代大学生爱好的体育运动纳入到课程教学中去。因此拓展高校体育课程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更多的体育运动爱好和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体育院系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体育院校在阳光体育工程实施中要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承担起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任务;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不定期举办各类青少年体育兴趣班,培养其健康第一的意识;加大对青少年身体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和谐体育:体育本质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立和构建和谐体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是现代体育发展的历史选择,也是体育理论创新的时代需要。和谐体育是人类和谐改造自我身心和开发自身潜能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三个维度构成:一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基础和出发点;二是以人与社会的和谐为条件和机制;三是以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和落脚点。和谐体育具有绿色、休闲、人性化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考察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量表法对福建省五所高校的634名体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中的整体情感体验趋向幸福但强度不佳;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专业情感体验城市生源的显著高于农村生源的,大三、大四学生专业运动技能学习体验显著高于大一学生;人际交往、学校自然环境、社会比较、教师模范作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人际交往的影响力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