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21世纪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无论是社会上,还是教育界、外语界和翻译界对翻译教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都存在着一些认识不清,甚至是偏见和误会:有人认为翻译课可有可无;有人相信翻译理论无用论;有教师感觉翻译水平的提高主要是解决学生的英语理解力;有决策者甚至以为外语教师都可以是翻译教师;这些误解危害翻译教学的健康发展,必须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中的文字游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然而文字游戏翻译研究很少有人关注.本文首先对《围城》中出现的文字游戏进行归纳,然后通过对其英译本的研究总结出文字游戏翻译的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2.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3.切合原文的语体语域,探讨了日汉翻译的过程中存在的误解翻译。总结出误解翻译的根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高层次、 应用型、 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 因此, 翻译( 笔译) 教学应该是以提高学生的译者能力为中心,打造复合型翻译专才。本文以译者能力构成要素为框架, 根据教学实践, 总结出一种行之有效的综合模式: 即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翻译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开办以训练翻译技巧为中心的翻译工作坊,强化学生的翻译能力; 开发以项目为中心的翻译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包括:阐明翻译活动的本质;总结出具有可操作性、适用于各类文本的翻译原则,用于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分析翻译中的问题,以及品评译文的质量.由于翻译具有多重功能,人类的审美趣味具有多样性,而这一切最终导致具体翻译标准的多元化.本文重点阐述了翻译理论对于翻译教学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归化?异化?     
归化和异化一直以来成为特别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归化是翻译的歧路;有人认为归化不能达到翻译和文化交际的真正目的,应该完全采取异化,显露差异;有人认为中国的文学翻译应该是"从归化趋向异化".笔者认为只有归化和异化的结合,才能做到更好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及商业形式在文化及经济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影片名是人们了解电影最直观的渠道,其翻译尤为重要。为探寻适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文章首先概括并总结出英文电影片名的特征、功能及影响翻译片名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翻译理论,以期总结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功能对等论是西方重要的翻译理论之一,许渊冲在他数十年的翻译研究中总结出中国的系列翻译理论,本文主要对功能对等论和许的优势竞赛论进行比较,总结出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报刊上经常见到“知识小品”、“科学小品”、“文学小品”、“讽刺小品”等等,电视里也常出现“电视小品”。那么,什么是小品呢?它是一种什么文学体裁呢? 对于,“小品”的定义目前仍有争论:有人说小品即散文;也有人说小品是散文的一个分支,还有人认为一切杂文都是小品。对此,我们不妨看一看小品的特征:首先,它篇幅短小。小品的名称最早来自四世纪的佛经翻译,那时有个叫鸡摩罗什的高僧翻译了《般若经》,  相似文献   

10.
翻译单位的问题一直是翻译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笔者经思考,从四大角度分类如下:否认翻译单位的存在;功能语言学(结构语言学)角度;篇章修辞学(结构语义学)角度;功能交际角度。这是对传统翻译单位划分方法的大致归类和总结,以方便我们进一步研究秋列涅夫(ТюленевС.В.)翻译单位思想的创新性。秋列涅夫翻译单位思想独具创新,其目光投向翻译过程,注重原文和译文的对应,把翻译单位当作是一种过程,认为翻译单位是转换素(Транслатема)。这不仅在实践上更具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译文的质量,而且在理论上把翻译单位当作翻译过程来加以研究,为翻译单位的研究开辟新的道路。把转换素当作翻译单位在翻译教学上日益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而且对于系统研究机器翻译中程序的处理过程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游戏软件本地化翻译离不开字幕翻译,尤其对于大型角色扮演类游戏其字幕翻译量是很大的,游戏字幕翻译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笔者根据游戏翻译的目的总结出游戏字幕翻译所遵循的原则,然后以大型角色扮演类游戏《星际争霸II》为例,总结译者在字幕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该论文详细地介绍了湖北省大学生对武汉各公共设施,如:公交站、商场、店名等的标语进行英汉双语标识翻译的过程。尤其是翻译武汉江夏区公交901、903、905的中文乘车路线图。我们在尽量缩小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文章对如何翻译公共设施标识进行了详尽地探索,在综合各种权威翻译资料的前提下为大家提供比较准确的翻译,总结出对公共设施标识翻译的经验,也对我们翻译小组未来的翻译活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异化和归化在近年来一直都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原因在于翻译既要满足尽量保持原作的风格和韵味,又要使读者能够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也正是翻译的难点。所以有人认为异化好,而同时又有人觉得归化更合适。但事实上,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不是最好的翻译方法,要想使翻译作品既符合原文、忠实于原文,同时又能够让读者更加如果理解和接受,应该将异化和归化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译文。  相似文献   

14.
从语用学视角出发,比较研究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的三种经典汉译版本中呼语的翻译,并总结出其汉译原则为:注重原语语境;准确定位指示中心;相似语境中相似身份的说话人对同一听话人的呼语翻译尽量保持一致;忠实原著,把握戏剧人物话语中的感情色彩;选用具有古代特色的汉语呼语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5.
翻译目的论包含三个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通过对《红楼梦》的两个英文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进而总结出文学翻译中的一些翻译策略,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和中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各种实例,针对商标名称的汉译,总结出四种汉译方法,即:音译、字译、转译和补充翻译。同时,对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例如:译名给消费者带来的心理反应,译名是否符合产品特点,是否简洁。同时,在翻译过程中还应考虑到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两种语言在两种文化中的转换,是较高层面的语言技能,翻译能力一直是翻译研究关注的重点。本研究通过分析和探究非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翻译能力的现状,旨在总结出提升非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8.
翻译过程论     
谭载喜《必须建立翻译学》认为,翻译学是研究翻译的科学,是由各种理论构成的知识体系,其任务是揭示翻译过程的客观规律,探求关于翻译问题的客观真理,并给实际翻译工作者提供行动指南。由此出发,翻译学首先应给翻译下定义。而这一问题我们今天已有了共识:翻译是以译者为主体,以语言为媒介的创造性活动。换言之,翻译就是把见诸于一种语言的文本用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再造出来,使译作获得与原作相当的文献价值或文学价值。 第一个问题已得到解决,我们面临着第二个问题,即翻译的客体问题,也即翻译是以什么为对象的。翻译界对此众说纷坛。有人认为翻译就是翻译语言,有人认为应该翻译形式,还有人认为翻译当翻译意思。而近日出版的由王宏印同志编著的《英汉翻译综合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对此有独到的论述。书中认为翻译的对象,即翻译的客体,应当是文本,而不是话语、言语或语言系统。  相似文献   

19.
翻译标准问题是翻译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若不先行解决,“翻译学”就无法建立。纵观中外历史,翻译的实践已有两千多年。但并未能使前人总结出一条核定译作优劣的准则,倘若我们沿着中外翻译发展的轨迹追踪,也许不难找出答案。在我国的翻译史上,后汉三国时代的译经大师们一般都采用直译方法:而后秦时代的译坛盟主鸠摩罗  相似文献   

20.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使用了大量的情感隐喻,其翻译直接影响到译文的成功。选取杨宪益表妇的译本,从认知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的视角,通过对“气”的情感隐喻的确认、分类,概括出情感隐喻在《红楼梦》译本申的三种类型;太多数隐喻是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使用频率很少。情感隐喻不能直译。大多采用归化的整体翻译篡略,在翻译过程中井没有保留原文的情感隐喻,由此总结出情感隐喻的翻译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