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是甲午海战100周年,冰心先生打春天起就想写文章纪念它。有一次我去看她,一见面她就说:“我要写一部大作品!”说这话的时候,她表情很严肃,绝不是在说笑话,我着实大吃一惊。她这些年,是不写长文章的。她的文章一篇赛着一篇短,差不多都是千字文,最短的才五十几个字。写短文是她近年的一种文学主张。她主张文章要精练,要短小,绝不说废话,没有虚词,要嘎嘣利落脆。这次,居然要有“大作品”,这还了得!冰心先生说她要写甲午海战。现在知道甲午海战实况的人已经很少了,她说她知道得相当多,是她的父亲告诉她的,是她父辈那些海军将领朋友告诉她…  相似文献   

2.
三十三、观赏中的思考和研究现在和我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中有一个是我的小外孙女非非。在她的妈妈小东出世的那一天,我和老伴决定记她的日记。日记记了两年多,文革中抄家时被抄走了,从此失落,这是我的一件憾事。现在她的女儿出世了,我就在这小家伙诞生一百个小时时写了一篇《八十岁的我和刚出世的小外孙女》。今天她恰好两岁零七个月。在这两年多时间里,关于非非我写了长的两三千字,短的不到一百字的文章四十篇,我把她作为我的一个观赏动物。  相似文献   

3.
三年前,一位学生的谈话让我久久难忘:“高中三年,我只写了一篇议论文。”她说。“怎么这样说呢?”“每写一篇文章,就像小孩拼积木。把历史的、文学的、哲学的等诸方面的人物和事件用排比的句法组织起来,在不同的文章里做不同的拼揍,就成了文章。有的并不是我的心里话。”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文章结构严谨,语言清新,感情丰富,着实让人羡慕。然而,她真心的表白,是很有道理的。现时的中学生,大都写的是应试文,太注重形式美,而忽视了真情实感的表达,忽视了对生活的深入剖析。我们的教师也在以不同的方式滋长着学生的这种脱离生活的形式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孤独的孩子     
田品 《教师》2012,(12):33-33
当语文老师把她的周记给我看的时候,其实我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因为她以前也写过这样的文章给我看。在她的那篇《给所有老师的一封信》中,可以说是用很尖酸、刻薄的语言描绘了她的所有任课老师,包括我这个班主任。我想我应该找她谈谈了。把她叫进办公室,看得出来,她很紧张,战战兢兢的,头低得很下,像一只受惊的小猫。我问她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刘玉是我的学生,大家都称她是美人老师。她曾经写过一篇题为《我因语文而美丽》的文章,在一次全国会议上,一位著名教授对她说,你应该把文章改名为"语文因你而美  相似文献   

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某位知名歌唱演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变化:过去她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来了",而现在她说的是"谢谢大家,你们来了"。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这是2011年高考湖南卷作文题。有些老师技痒,就这个题目写了几篇文章,想请读者帮忙打分。有读者可能会说:"好啊,好啊,可以试试,可我不知道这分怎么打呀!"不要着急,本期既有文章讲述这篇作文该如何写,又有文章说明怎样给高考作文打分,还有文章展示操作实例,最后精选两篇老师的文章,供你一试身手。  相似文献   

7.
女儿的班主任曾吩咐我写过两篇命题作文。班主任知道我的职业,却不知道我的真实底细,误以为我擅长写这类应景作文。我惶恐地说,我写不好。班主任说,您太谦虚了。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写的作文不合适这类报纸的套式。我认为我女儿也不行,不鼓励她写这种应景文章。为了美眉班主任,我竟然就硬着头皮写了。  相似文献   

8.
李镇西 《班主任》2014,(10):59-64
当年"未来班"的班长何静红打电话来,要我为今年中秋节的"未来班"聚会写一篇回忆文章,她好编入纪念册。我说:"当然要写,要写的东西太多太多。"好像昨天才把初八四届一班(未来班)的学生送毕业,但仔细一想,时间已经过去整整三十年了。当年那个风华正茂的大学毕业生,转眼就快退休了。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九年伦敦经济事务研究院邀请我写一篇五百字左右的文章,谈谈"中国可能的变化".为此,我于当年访问了广东省.访问之后我就开始思考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问题.但是要写一篇只有五百字的文章来预测中国将来会发生什么,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我对他们说不行,我不愿意给你们写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0.
礼物     
那天下午我很难为情,因为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儿读了我写的文章。这本来是我送她的礼物,没送鲜花没送小手工,我把自己整个一年级写的作文,有发表过的也有没发表过的,让爸爸帮忙打印出来,然后一篇篇放入一个小像册,我把它送给了老师。 老师说:"林日暖不但写得好,而且都是身边的小事,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看她的  相似文献   

11.
①读了《我的脸红了》(一文)后,我深受 启发。 ②文章讲了这样一件事:学校要组织一次 "故事演讲会",(班主任决定在班里先赛一 次,)要求每个同学写一篇故事。可是周蕾不会 写故事,她就抄了一篇名叫(题为)《改邪归正 的三只手》的文章。③在班里比赛那天,老师让 周蕾演讲时,她说完故事的标题后,(没有讲她  相似文献   

12.
女儿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写了一篇题为《家里有个病人》的作文。她妈妈见她写得还比较生动,有特点,就说她可以投稿,还示意我是不是可以在当地的报社里找个熟人,把它给登出来。她说第一次若是成功了,对孩子的鼓舞一定是非常大的。我说不能这样,不能让她从小就养成要想达到自己的愿望就得“找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写过《蚕学专家郑紫卿先生二三事》一文后,本刊编委金大钧同志来京组稿。说是需要这类稿子,认为前贤垂范,足资表率,值得后人认真学习。并问我同费达生是否熟识。我不加思索,脱口而出地说极熟。于是他就提出要我也写一篇关于费达生的文章。因为她是全国著名的女专家,受到群众的关注,所以乐于发表这样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曾经以《自己的文章》为题,写过一篇不短的文章,袒护自己的小说,驳回傅雷先生对她的某些批评(其实傅雷先生的文章中肯公允,好处叫好,坏处说坏,是感觉非常正确、见解十分精到的大批评家手笔).意思是“文章自己的好”,所以她有权为自己辩解,袒护自己的作品。而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初识《教育文汇》时,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记得第一次读《教育文汇》时我十分惊讶:原来教育文章还可以这样写呀!于是,我就停下写了七八年的诗和小说,写了几篇实实在在的属于自己生活的文章投给《教育文汇》。不久,我便接到编辑部的电话,说打算用我的一篇。当时我真的很激动,放下电话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那篇文章发表后,我每年都要在《教育文汇》上发表文章,有一年还发表了4篇呢!  相似文献   

16.
最近.女儿的一篇作文引起了我的警觉.作文的题目是“错过”。她从海子的自杀讲起.拉拉杂杂写了很多,连苏格拉底、第欧根尼都牵扯了进去。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写.她说她想写得深沉一些.没想到写成了一锅糨糊。就是这样一篇作文促我反思,我们平时究竟给了学生怎样的阅读观。  相似文献   

17.
记忆中开始写一些与作文无关的被称为文字的东西,是在小学四年级。那时候语文老师给了我一大沓的纸说,陈敏兰啊,以后你每写完一篇作文就再抄一遍贴到教室后面,让他们多多学习。她总说我的文章比六年级的大部分学生都写得好,是个善于观察生活的孩子。其实那时的我只是比其他的孩子更会唱赞歌,比如我一点不喜欢当老师,却用大笔浓墨说要怎样怎样当个好老师,并信誓旦旦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8.
秋天 儿子放学回来急匆匆地询问我说:"爸爸,老师要我们写一篇描写秋天的文章,写什么呢?""写秋天的风景呀,秋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就写什么好啦."我说.  相似文献   

19.
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写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  相似文献   

20.
王学华 《高中生》2014,(7):14-15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意大利有个女探险家独自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走出沙漠之后,她面对沙漠跪下来静默良久。记者问她在征服沙漠后为何跪下,她极为真诚地说:"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谢塔克拉玛干允许我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