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课堂教学强调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由“教”到“不教”,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乐学”、“爱学”,这需教师从“学”的角度审视“教”的行为,而从“厌学”到“乐学”是教师在教学中重要的努力方向。1.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  相似文献   

2.
一、课题的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一直在进行改革,但在改革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局限与片面———只是从“教”的角度出发去设计课堂教学,因而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要克服上述弊端,变“顺着教师的思路教学”为“顺着学生思路或高于学生思路导学”,改变“以教定学”模式为“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探索出既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教师的教学负担,使小学数学学科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数学学案导学的研究与实验”这一新的课题。二、农村小学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3.
过去,很多教师似乎已经习惯了那种自己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安安静静地听的课堂教学氛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们越来越意识到:过去那种唱“独角戏”的课堂教学,只是实现了教学中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教”重于“学”恰恰是教学中的本末倒置。 改变过去本末倒置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去,建立起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这里的“学”是与“教”对举的,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从理论上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似乎是可以分离的,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着眼于教师的“教”,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评价课堂教学。而在实践中,在新课程的理论视野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则是紧密联系的。教师的“教”只是手段,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要真正走进新课程,必须实现课堂教学评价重心的根本转移,从关注教、关注一般转移到关注学、关注学生的差异上来。一、关注学习的动机——学生是否愿意学习、热爱学习?1.看教师是否…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教师过于关注教,而忽视学生是否真正学会词汇的现象,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课堂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思路和应用策略,旨在使课堂教学从过多注重教师的“教”转变为充分重视学生的“学”,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这里的“学”是与“教”对举的,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从理论上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似乎是可以分离的,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着眼于教师的“教”,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评价课堂教学。而在实践中,在新课程的理论视野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则是紧密联系的。教师的“教”只是手段,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要真正走进新课程,必须实现课堂教学评价重心的根本转移,从关注教、关注一般转移到关注学、关注学生的差异上来。  相似文献   

7.
小学英语教学由于要结合英文语境,会在教学形式和设计上更加具有灵活性。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合一”思想不仅适用于语文、数学等学科,在小学英语课堂上也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它是引导教师和学生实现“自得自动”的有效教学指导。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遵循国家教学大纲和各阶段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教学合一”理论指导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首先明白“教”的目的,同时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的方法,只有将“教”和“学”进行有效联系,才能获得“教学合一”的良好效果。“教学合一”的思想是与素质教育高度契合的教学理论,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要重视“教学合一”的思想应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师主导艺术秦丽华,顾云辉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为教师“导”学生“学”。教为主导,是学为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学的外因;学为主体,是教为主导的目的和归宿,是学生学的...  相似文献   

9.
丁红 《中学文科》2006,(9):19-20
毫无疑问,每一节英语课都离不开“教”与“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都应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课堂教学强调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南教到不教,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乐学、爱学,这需教师从学的角度审视教的行为,而从厌学到乐学是教师在教学中重要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 ,营造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情绪 ,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改革课堂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关键性作用。只有改进教学方法才能保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变教学生学为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众所周知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如果教师的“教”不是落实到学生的“学”上 ,就无法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由于教师受片面追求智育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 ,往往在课堂上只凸显教师的“教” ,不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 ,不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进行观察、比较、归纳。…  相似文献   

12.
“先学后教,自主互助”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是民主平等的,是沟通合作的,是互动交往的.是创造生成的,是以生为本的教学。整个课啦教学既落实在教师“教”的行为上,也落实在学生“学”的行为上。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运用“先学后教,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3.
王夫成 《江苏教育》2010,(12):44-45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的教是“基于学的教”,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去解读教材、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基于学的教”的教学理念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的教”的教学行为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本文只是从几个大的方面对其特征作一粗略描述。  相似文献   

14.
小语课堂教学改革尝试甘谷县西关小学秦欢琴小语课堂教学,应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改原则。而这一教改原则的实施,并没有现成而固定的简单模式。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还要让学生乐学爱学。在教学实践中,我立足于借鉴老...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当今,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为中心”,教师应让“教”于“学”,以师之“退”成就学之“进”等教学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师有效地“退”,学生真实地“进”呢?笔者结合平日课堂教学实践与观察,谈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万荣华 《课外阅读》2011,(11):286-286
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实现素质教育,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陛、积极性,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那么如何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本人在化学教学中对课堂上运用“探究性学习法”来确定学生主体地位,获得几点体会谈一谈。  相似文献   

17.
黄文丽 《天津教育》2022,(19):78-80
<正>教、学、评一致性,就是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具有目标的一致性。通俗地讲就是“教什么”“怎么学”“学会了吗”这三者要相一致。但现实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只关注课堂教学活动是否与教学设计相匹配,而对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评的一致性处理存在较大困难。本文将简单分析教、学、评一致性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描述当前教、学、评不一致的表现,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以“圆的面积”一课教学为例,  相似文献   

18.
张舒 《孩子天地》2017,(6):280-281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是以“学”为指针的,学生在“学”中存在的问题正是教师要“教”的地方,而教学反馈是了解学生“学”中存在问题的途径之一。如何通过“学”的反馈来确定或者调整教师的“教”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笔者对此在课改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可行的方案,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生机,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严峻挑战,教师经历着换脑、充电、反思的过程。我们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有了重新认识。一、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以往的教学,教师往往注重“以教定学”,见“物”(教材)不见人。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将思考点放在“学生是怎样学的”上,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一位教师教学数学一年级(上)“5的认识”。学生通过30分钟的学习后,教师让学生拿出5根小棒(或图片)进行操作,练习“5”的组成分解。操作后按照原定设计是练习书本上的题目,这时教师…  相似文献   

20.
时丽萍 《甘肃教育》2009,(16):24-24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要“因学施教”,以“教”导“学”,努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但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