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过去,人们用胶卷拍摄照片,拍完后,人们需要对胶卷进行比较繁琐的冲洗处理,然后才能把胶卷上记录的图像和颜色显示成照片。可是要得到黑洞的照片,比冲印肢卷照片难多了。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点整,天文学家们公布了人类首次拍摄到的黑洞照片。其实,这张黑洞照片的拍摄时间为2017年4月5—11日,却直到近期,科学家们才正式得到这张照片并公之于众。换句话说,"冲洗"这张照片花了2年时间,可以想象这其中的艰难。  相似文献   

2.
《世界发明》2005,(4):94-95
人们都说眼晴是心灵的窗口,它也是一张人像照片上最能吸引人的部位。那么你是否希望照片上的自己也有靓丽的双眼呢?化妆是最直接的方法,但拍照时的一些疏忽经常人让你的双眼在照片上看起来不那么令人满意。这次我们带来了一些简单实用的Photoshop技巧.它们能为你的眼睛重新进行“数字化妆”,甚至创造出一些不可思议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场照相革命在开始 自从156年前出现照相技术以来,人们便能把美好精彩的一刻、惊心动魄的瞬间,永恒地保留下来。100多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于这样的照相过程:买胶卷、拍照、在冲洗店放上些时候才把照片取回,直到这时才能看到照片的真相。如果照得不大满意也为时过晚无法补救,要想送给远方亲友,最快也只能用快递寄去。  相似文献   

4.
浩瀚的星系     
《科学中国人》2011,(17):35-35
本期封面是哈勃太空望远镜于2003年捕获的草帽星系的合成照片。如同银河系,草帽星系也是一个螺旋星系,中心是恒星隆起,螺旋的边缘是新形成的恒星。草帽星系距离地球2800万年.人们一致认为这是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最好的照片。本期特别专栏介绍了星系的演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晓语 《百科知识》2010,(2):42-42
随着数码相机与高像素照相手机的日益普及,人们所拍摄的照片开始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数码相框的市场需求也就与日俱增。使用数码相框存储数码照片,不仅可以方便地读取、欣赏照片,而且还可以听音乐、看视频,还有其各式各样的外观设计也能很好地起到美化家居、营造精致生活环境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谷歌发明了一个新技能——让模糊的照片变清晰。虽然有了这个"神技",人们再也不用担心会拍出模糊的照片,但大家还是要尽量拍出清晰的照片,因为模糊的照片在变清晰的过程中可能会"变形"。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项技术并不是将照片真实、清晰地放大,而是通过对比,去猜测照片原来的样子。说得简单点,就是在模糊的照片旁放一张清晰的照片,然后分析  相似文献   

7.
巧合之美     
正随着电子照片的普及,人们有时可以从摄影师手中看到一些惊人的景象。看看以下这些照片,它们在关键时刻被成功抓拍,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8.
照片档案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档案的内容,其真实性可以更好的形成画面感,让人们更加易于接受,但是在如今的照片档案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照片档案的管理与利用,本文主要对于照片档案应有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对于其收集与整理的改进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数字相机的飞速普及,带动了照片打印市场的快速发展。在享受到数字相机带来的拍摄乐趣之后,人们还是更愿意将照片打印出来,满足欣赏的需要,于是照片打印机应运而生,爱普生R310就是这样一款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一帆 《百科知识》2008,(2):21-22
数码相机的诞生和应用,为人们获取图像提供了比传统摄影更大的便利,图像数据输入到计算机后,可以通过数字化的图像处理技术方便地进行加工、处理。与此同时,这种便利性也为图像的篡改和照片制假打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1.
<正>人们上过卫生间、换尿布、触摸动物以及其他相似行为以后,如果没有及时洗手,物体表面的细菌就会随手四处扩散。英格兰公共卫生局感染控制部门专家彼得·霍夫曼制作了一组图片。他表示:"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做了一连串日常家务后他们的手上沾有多少细菌。这组照片有助于强调这一点。照片显示,就像污染物可以从我的手转移到各个表面一样,它也可以从你的手转移到你的嘴中、你拿的食物或其他任何感染途径上。"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未来的发展?不清楚似又清楚,有待预测。如果说未来象一张画,人们可以任意畅想,那么未来的预测便是一组写真的照片,每一张照片都与前一张照片有一定关联,因为它是过去加现在这个总体状态的外延。如何预测未来?这是一门新的学问。也有许多不同的方法,笔者在研究中用的是福雷斯特创造的动态模拟(SDS)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雷斯特教授1961年  相似文献   

13.
“档案摄影”是由吉林省档案摄影协会提出的新概念,属摄影的一个新门类,但就档案本身来说,档案摄影是一个较老的现实。当人们通过一百五十年前的照片和文字记录,了解到十九世纪的社会面貌、人文景观时;当人们公布历史照片声讨侵略者的罪行,佐证史实的存在时,历史照片便成为最佳的形象证据。  相似文献   

14.
彭文 《百科知识》2011,(13):13-14
日本的一项研究首次发现,乌鸦也能区分男女面部照片之间的差异。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向4只乌鸦展示了一系列男性和女性的彩色面部照片,照片中的人头发被遮住。2只乌鸦被训练专门挑选男性面部照片,另外2只则挑选女性面部照片。如果乌鸦能够准确分出男女,便会受到奖励。  相似文献   

15.
正照片上的人脸打上马赛克就无法辨认身份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德国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超强神经网络系统,即使是模糊的人脸也能被识别。由于很多人在社交网络上上传过自己多张照片,利用清晰的照片训练后,这个识别系统就能准确地识别人脸。在使用10张清晰照片进行训练后,模糊照片的识别准确率能达到91.5%,而即使只分析过一张清晰照片,识别的准确率也能达到56.8%。  相似文献   

16.
激光一体机     
《科技新时代》2006,(7):17-17
这款手机可以像真正的相机那样拍下320万像素分辨率的照片。 哪怕你在接听电话时不小心拍到了自己的耳朵.也大可以将照片装裱起来留作纪念。索尼爱立信K790c手机拍摄的照片分辨率达到了320万像素,可以;中洗成5英寸照片.插值后用来冲8英寸照片也没什么问题。它使用了与索尼的Cyber-shot系列数码相机完全一样的图像传感器.而“Cyber-shot”这一品牌也是第一次用在了一款手机上。  相似文献   

17.
沈羡云 《百科知识》2009,(24):23-23
到目前为止,你知道通过真正太空考验的动物是什么吗?它就是照片中的那个憨憨厚厚、酷似"北极熊"的"水熊虫",它属于缓步类动物门,是一种无脊椎动物。照片中的那个"水熊虫"似乎很大,其实它们非常小,大部分不超过1毫米,最大的也只有1.4毫米,最小品种的“水熊虫”在初生时只有50微米。人们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摄影,虽然是文化、艺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也是进行科学技术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发明摄影术后不久,人们就用它拍摄到了太阳的照片。从此以后,摄影同科学技术就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摄影术得到不断发展,而它的发展又帮助了科学技术的前进。现在,它已成为一个专门学科,叫做摄影学。周游天涯海角利用摄影可研究太阳、月亮、星星。日食照片说明了太阳活动的各种变化,而综合各地拍摄的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多的成为人生活的部分,拍照作为智能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被使用。以此生产出来了数以亿计的照片。这些成千上万照片往往存在手机相册、SD卡这样的内置存储中或者以移动硬盘、NAS(网络附属存储)为代表的外置存储中,用户因为照片的数量太多,很难找到自己想要的照片。如何管理与组织巨大数量的照片成为了用户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通过观察包括聚会、旅行、体育比赛、踏青、婚礼等不同活动,对于同一活动,不同照片的元特征(GPS、对焦距离、光圈、体积大小、时间戳等)以及视觉内容(灰度、色调、明暗等)有着很多相似程度,利用照片的视觉与元特征相似程度来进行照片的聚集归类。本文提出了一个方法,将图片的元特征和视觉特征的参数量化,使用利用密度聚类算法(DBSCAN算法),与照片与照片之间的相似性对照片分类。本文提出的算法也满足可扩展性的要求,以便添加新的照片的时候将自动完成分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码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照相技术和观看照片的方法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照相技术要用胶卷,然后洗出来放到照片上,而现在照相是通过数码相机拍摄成电子相片存储在存储器上,我们除了可以像传统照片一样把它放在纸质介质上来观看,同时我们也可以放到电脑上来进行观看,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传输。纸质照片我们可以把它做成相册,那么电子相片我们也可以把它做成电子相册,更加方便我们保存、传输和观看。本文介绍了Flash在电子相册制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