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勇 《科教文汇》2008,(26):204-204
通过界定工业遗产内涵,明确工业遗产的价值,揭示工业遗产保护的紧迫性,从工业遗产的保护和重新利用等方面分别介绍了国内外传承工业文脉的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在此框架下立足国情,对武汉锅炉厂的保护和更新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武汉锅炉厂工业遗产保护和更新中的工业文脉传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工业考古学的概念在诞生不久,由英国传播到美国,美国掀起了全国性的工业遗产保护的热潮,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文章主要介绍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体系萌芽及建立的过程,总结了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的组织机构、法律基础以及资金保障,分析了保护体系的人才培养与公众教育,最后总结了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体系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3.
工业遗产具有多种价值,其中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城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工业遗产的保护存在很多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之一是使其成为文化产业链中的文化资源.博物馆应该承担创造性地开发工业遗产文化价值的重任,进一步通过文化产业链实现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原真性是现代遗产保护领域的核心概念,也是实施保护行为的基本准则.采用文献分析法回顾、评析了原真性理念的形成与演进情况,基于当前工业遗产保护研究与实践现状,提出应当重视工业遗产原真性问题的理论性研究与实践总结,留存城市记忆,服务城市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调整,我国城市中大量的工业建筑被闲置、废弃,对其的保护与再利用成为既紧迫又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哈尔滨作为中国早期工业化酌摇篮和近代工业重地,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文章梳理了哈尔滨近代工业遗产的构成范围及其典型代表,针对哈尔滨工业建筑历史背景、环境特色、自身的特殊性等,结合哈尔滨的城市主题文化,对哈尔滨的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颜祥林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118+39-118,39
实践证明,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已成为我国文化战略软实力的重要基础,而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1,(30)
工业遗产乃是存在于每一个城市中的一种标识,它是带动城市积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任何一个时代创新和发展的起点。本文通过对工业遗产景观改造的历史沿革的梳理和解读,对指导思想的阐述,进而将景观改造设计中产生的各种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和理解,将文化景观如何在工业遗产改造中进行表达,并阐述历史文脉对于景观表达的重要性,旨在为城市工业遗产改造项目提供部分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梳理辽宁的工业遗产资源,阐述了工业遗产资源所具有的旅游价值,并结合辽宁旅游现状,提出了开发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对策,对促进辽宁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25)
在当前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工业场所已经不再适应现阶段的发展要求,合理改造工业城市遗产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通过对城市工业遗产进行合理保护与利用,既能节省城市开发建设的资金,又能够推动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因此,必须要对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更好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推动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水平的提升,为城市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苏荷区的保护对中国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凌  齐瑞文 《科技广场》2009,(6):246-247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旧工业建筑的现状及在改造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根据美国苏荷区历史建筑改造更新的实践,得出改造更新旧工业建筑应在尊重历史文脉的基础上挖掘其潜在价值,最大限度的利用旧工业建筑,并体现其潜在的社会、文化、生态及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按: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与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与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保护工业遗产对于汲取历史经验、继承优秀传统、弘扬先进文化、凝聚民族精神、提升科学素质具有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2018年1月27日,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经过多年调查、整理,选取了100个代表性的工业遗产作为第一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进行发布。名录发布后取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对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取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各相关学会的支持下,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持续开展工业遗产的调查、筛选工作。  相似文献   

12.
阐明了远城区“工业兴区”的意义,分析了武汉远城区“主攻工业”的优势条件,提出了武汉远城区“主攻工业”,推进工业化的对策。根据总体要求,制定远城区工业发展规划;利用现有优势,进行合理工业分工、错位发展;完善远城区信息基础设施,实现能源、物流等产业配套;壮大自有品牌,落实“武汉制造”;实现生态工业,保证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熊朝勇 《内江科技》2010,31(9):38-38
本文通过对国外工业遗产景观再利用案例的评析,从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工业遗产地的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业遗产地景观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学习借鉴国外工业遗产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我国工业适产景观再生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多元价值观下的老工业城市空间设计理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结合已有理论与现存案例做了具体的分析.选题的最终意义,在于以现代城市的空间、时间遗产为主体的实践性研究,并探索出一套可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与再利用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工业遗产地的保护开发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要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是现在要关注和解决的事情。本文从环境上的景观更新和内涵上的文化重建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7,(9)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记录城市发展的工业遗产逐渐被提上议程。本文通过挖掘河北井陉矿区工业遗产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通过对其工业遗产价值的分析,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背景下,井陉煤矿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
工业生态学和绿色工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生态学是一门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描述现代化工业完整模式的新学科。它的崛起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本文扼要地给出工业生态学的含义,从工业生态学的基本课题出发,宏观地研究和探讨了绿色工业技术的几个方面,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概略性的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武汉光谷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行了研究,对该片区工业地产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光谷工业地产的发展历史,提出该地区工业地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民间艺术亟待保护和中国式设计风格急待塑造的双重压力面前,将民间艺术融入地方高职院校工业设计教育具有时代紧迫性和现实性意义,体现在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培养具有独特民族文化身份特征的设计大师三个方面。并分析了民间艺术融入工业设计教育的关键性问题,即母题的挖掘、师资的建设及教学的组织,提出了"建设民间艺术资料库""以科研促教学、建师资""项目制的开放性教学"等策略,使民间艺术融入高职院校工业设计教育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徐洋 《今日科苑》2021,(5):82-89
20世纪中叶以后,工业的衰退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一系列挑战,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工业社会在人类历史中的意义,资源面临枯竭的玉门也再次以这种方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玉门油田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前投入开发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油田,新中国成立以后更是发挥了极大的影响力,为一批新工业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十分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梳理玉门油田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尝试从"工业遗产"的角度来思考玉门油田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