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国内关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工作记忆研究的20篇期刊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研究论文总体数量较少,研究方法以实验为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工作记忆能力比较研究、不同类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工作记忆能力比较研究以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工作记忆能力干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的工作记忆存在缺陷,这种缺陷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脑机制异常有关.不同类型的多动症儿童工作记忆能力受损的程度不同.哌甲酯控释剂能够有效改善和提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工作记忆能力.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工作记忆的训练研究将会成为日后该领域在我国研究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近年来,疑似多动症或自闭症的"特殊学生"逐年增多,作为拥有二十年教龄的班主任,笔者对此深有感触,对于多动症儿童的教育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新难题。一边是学校的无奈、教师的心力交瘁,一边是孩子的无辜、家长的无助。家长和班主任如何对多动症儿童进行疏导?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家长对多动症儿童要有耐心和爱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  相似文献   

3.
许多家长以孩子好动的程度来判断他是否患有多动症,这是很片面的。多动症其实质为注意障碍,故多动症又称为注意缺陷障碍。由于注意力无法集中,因此,多动症儿童的外在表现常常是小动作多、做事有始无终、情绪不稳  相似文献   

4.
许多家长、教师常把好动的孩子误认为患了多动症,有的父母因而忧心忡忡。为了使孩子安静、听话,还随意给他们服药,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那么,多动症有哪些主要症状呢: 多动症是一种行为障碍,过去一些学者称它为“轻微脑功能障碍(MBD)”,现在正式名称为“儿童多动症”或“注意缺陷障碍”。多动症主要表现为:与其年龄特征不相称的较严重的注意力不集中,多  相似文献   

5.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特征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多动症一词已越来越多地为中国人所使用,但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多动症的真正含义。儿童多动症是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综合症,是一种发展性的障碍。其成因复杂,是许多因素共同促成了这种障碍的最终形成。因此,家长、教师要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角度去认识理解,通过与家庭、学校及社区的配合,制定结构化的生活计划和教育程序来帮助儿童青少年去适应自己的障碍和顺利地渡过。  相似文献   

6.
"多动症"和"抽动症"就差一个字,却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很多家长常常混淆.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多动症和抽动症. 多动症有哪些特征 多动症学术名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AD代表注意力缺陷,HD代表多动障碍,多动症包含这两方面问题.目前在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多动症被归类为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多动症一词已越来越多地为中国人所使用,但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多动症的真正含义。儿童多动症是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综合症,是一种发展性的障碍。其成因复杂,是许多因素共同促成了这种障碍的最终形成。因此,家长、教师要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去认识理解,通过与家庭、学校及社区的配合,制定结构化的生活计划和教育程序来帮助儿童青少年去适应自己的障碍和顺利地渡过。  相似文献   

8.
一、儿童多动症的各种表现及病因 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度脑功能障碍(minimalbrain dysfunction.简称MBD),也称注意缺损障碍,是指自主运动、动作异常性增多或大量的不自主运动。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在儿童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以活动过多为特征的综合症。据研究统计,此症的患病率约占正常儿童的5%,发病多在学龄期,而且男孩是女孩的4—9倍。儿童多动症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在家长们所知为数不多的教育概念中,"多动症"可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然而它又是过时的词.多动症是本世纪70年代人们不了解注意力障碍时,对这类儿童出现的运动过多的特征的一种描述,不久就被弃之不用了.因为多动到什么程度才算多动症,为什么有些多动的儿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却又能复述教学内容等问题,多动症理论根本无法解答.80年代以来,人们更强调此症的注意力缺陷方面,用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来标识此症.  相似文献   

10.
<正>多动症即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在儿童期很常见的精神失调。面对这些实际问题,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我尝试以音乐多元化的元素帮助我校多动症学生,让他们在音乐中感知快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一、发挥听觉优势,用音乐欣赏为多动症儿童开启静心的大门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觉,倾听是现阶段学生重要的学习习惯,对于多动症儿童而言,倾听的质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但是,让他们安静下来仿佛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80):3-4
针对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缺陷、多动性等核心障碍影响课堂适应性行为问题,研究组人员利用大课间活动中制订相关的策略活动进行干预治疗.通过以注意力训练为主的多感官的游戏、调控身体能力的前庭觉游戏、消耗多余精力的体能大循环活动这三项活动,减轻了多动症伴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强化了适应性行为.  相似文献   

12.
多动症又叫注意力缺陷障碍,是儿童常见的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症,一般在学龄前出现,9岁是症状最突出的年龄,患病率约为3%~5%,其中男孩高于女孩。  相似文献   

13.
张玲娜 《今日教育》2007,(10):35-36
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儿童调皮好动,当多动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并可能有较严重的注意缺陷,同时这些行为表现的严重度已超出了正常同龄儿应有的范围,如在应该保持安静的场合下而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时才考虑患有多动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行为障碍之一,在学龄儿童中的发病率估计在3-5%。男孩大约是女孩的三倍,这些孩子的智力一般在正常范围。他们中大部分都没去医院看医生,失去了诊断和治疗的机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沙盘游戏疗法相对于药物治疗和其他心理行为疗法来说,是更适合于儿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症、焦虑性情绪障碍、孤独症、社会退缩等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治疗中,且疗效明显.本文对沙盘游戏疗法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沙盘游戏疗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网上有这样一则新闻,武汉有一所学校的31名家长联名要求班中的一名多动症孩子离班,理由是这个多动症的孩子有动手打同学的习惯,并且平时极大地影响了班中的教学秩序。儿童多动症(简称多动症),又被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综合征。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平时的活动过多,注意力很难集中,有时候情绪波动会比较大,且极易冲动,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的情况。我现在所执教的四年级班级中,也有几名多动症的孩子,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如何来进行教育呢?  相似文献   

16.
1.什么是多动症?儿童多动症又叫儿童多动综合征、注意力缺陷障碍、轻微脑力功能失调、多动性障碍等,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其症状以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等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但患儿智力一般都正常或接近正常。引发多动症的病因有:①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②脑组织器质性损害。③遗传因素。④其他因素。如家长教育方式失当;过多食用人工色素、防腐剂、保鲜剂等;环境污染导致的铅、铝及化学物质中毒等。2.好动与多动症有什么区别?不少家长与老师对平素喜爱活动、较为顽皮或不大遵守纪律的孩子动辄冠以“…  相似文献   

17.
融合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特殊教育发展的一种主流理念,在很多国家已被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的高度;而且,帮助智力障碍儿童参与社会融合、回归主流,不仅是智力障碍儿童的内在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虽然智障儿童智力上有残疾和缺陷,但是他们作为社会人,有权利、也有潜力同社会进行融合和交往,从而达到最终回归主流、适应社会的目标;另外,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包括智障儿童的发展,二者是互相依赖的。  相似文献   

18.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常见的儿童期发展障碍.又称"轻微脑损伤或功能障碍""儿童期运动机能亢奋反应"等,在中国称为"多动症".我国学者何侃调查指出,我国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生率为4.31%~5.83%,居于学龄儿童精神障碍发病率的首位[1].  相似文献   

19.
儿童多动综合症也称注意缺陷障碍,轻微脑功能损伤。其主要心理功能障碍是自我控制能力缺陷,具体表现为活动过多或小动作不停,思维难以集中,冲动任性。由于这些表现,常常导致学习成绩不良及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因此易与兴奋好动的儿童相混淆。那么如何加以区别呢?1、行为表现方面。多动症儿  相似文献   

20.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及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以注意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本对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症状、诊断以及矫治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