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作为本学科本科教育必修课程之一,生物医学传感技术这门课程对学生日后使用、改进及设计适用于生物医学问题的传感器及相关系统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该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发展现状,目前适用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生物医学传感技术教材不但数量较少,且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基于目前生物医学传感技术发展的现状和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培养的需求,初步探讨了关于面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生物医学传感技术教材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生物医学工程是多种工程学科向生物医学渗透的产物,生物医学工程学专业的研究生常常来自不同学科。要引导电子信息工程的学生学习生物医学工程,从单一学科向交叉学科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在科技发展和产业双重驱动下,国内高校纷纷设立相应的本科专业。针对国内高校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务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相关产业,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本科专业人才,构建完善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这一课题,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上进行了大胆且有效的实践创新,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制度两个方面的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泰山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专业作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已经加入山东省"卓越计划"。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卓越计划"中的实践教学改革,是许多高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结合实际,分析了泰山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加入"卓越计划"后的发展要求,构建了有利于提升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工程素养,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工程设计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支撑和服务地方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人才培养,建设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尤为重要。根据地方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人才培养的需求,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整体目标与框架、建设内容和实现手段展开了讨论。提出了一种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生物医学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模式,使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为地方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升级转型提供了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关水 《教育教学论坛》2012,(26):140-141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现代生物医学发展与工程学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及考核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对该专业基础生物学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浅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的发展,对生物医学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复合应用型生物医学工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井冈山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近十年的教学实践,对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生物医学工程是“理医工”结合背景下具有典型理医工交叉融合特色的新兴专业。为了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相契合,适应社会人才需求,通过分析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理医工”结合的必要性以及目前“理医工”交叉学科的发展现状,结合“理医融通、教研并重、服务医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理医工”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从而为教育出高素质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华中科技大学自1997年起系统地开展了生物医学光子学特色方向本科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基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特点,借鉴国内外最新教学成果,建立了一套具有生物医学光子学特色方向的本科教学体系。在原有生物医学工程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系统开设了“应用光子学基础”、“生物医学光子学”、“激光医学工程”、“显微光学成像原理与应用”等课程,并配套设计了相关的实验教学内容。该专业毕业生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工作中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同时,特色方向的本科教学体系建设还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促进了该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华中科技大学自1997年起系统地开展了生物医学光子学特色方向本科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基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特点,借鉴国内外最新教学成果,建立了一套具有生物医学光子学特色方向的本科教学体系。在原有生物医学工程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系统开设了"应用光子学基础"、"生物医学光子学"、"激光医学工程"、"显微光学成像原理与应用"等课程,并配套设计了相关的实验教学内容。该专业毕业生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工作中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同时,特色方向的本科教学体系建设还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促进了该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个发展迅速的新兴边缘学科。1978年我国一些高等学校相继创办了生物医学工程及仪器专业,招收研究生或本科生。1985年教育部成立了高等工业学校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专业教材委员会。  相似文献   

12.
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方向根据国家"十三五"的发展方向进行建设成为目前本专业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天津市医疗仪器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天津市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建设情况入手,详细分析了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建设特色及在课程建设方面所做的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为本专业的"十三五"学科发展和人才的产学研相结合培养模式提供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齐炜 《教育教学论坛》2020,(20):239-240
生物医学工程这一新兴学科对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需要培养大量的交叉复合型专业人才。本文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详细阐述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具体构建过程,并进行合理性分析,以期进一步推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是生物医学工程教学的核心课程。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不断发展,有必要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开展生物医学工程课程体系建设以及"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课程改革。希望通过课程改革,不断优化,确立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具备运用工程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生物医学领域具体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改革过程提出的理念切实可行,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纳米碳管是近几年发现的新兴材料 ,它有着奇异的电学、磁学、力学性质 ,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通过对近几年纳米碳管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应用研究的归纳和分析 ,进一步探讨了纳米碳管在生物医学传感器、生物医学微电子器件以及生物医学人工材料领域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已使生物医学工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并形成了计算机在生物医学应用方面的新课程。然而,在1974年以前,计算机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侧重于小型机和大型机包括生物学中的模拟、模型或医学数据的管理等。随着微型机的急速发展,8位和16位微处理机的推陈出新,随机存贮器(RAM)和只读存贮器(ROM)存贮容量的不断扩大,由它们装备起来的仪器,具有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便携带,易推广的特点,从而,引起了工业和生物医学工程方面的工程师们对设计带微型机的生物医学仪器和系统的强烈兴  相似文献   

17.
《生物医学传感器》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分析南京邮电大学的特色和课程的特点,结合南京邮电大学开拓信息学科新领域的办学思路,在教学内容上体现电子信息的特色,结合本专业在信息时代和信息环境下的发展背景,提出引导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把上述方法应用于2006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医学传感器》课程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9):135-139
原有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综合训练课程在教学内容、环节、模式和实践支撑平台上远不能适应现代实践教学发展的要求。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课程组以"建设成为研究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综合训练的精品课"为目标,确立了"1个目标、3个环节、5种模式、4个主攻方向"的改革方针。经过几年的实践运行,形成了有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综合训练教学体系,推动了实践教学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计算方法》是把数学理论与计算机科学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基础课程,既有分析理论上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又注重实用性和实验性。本文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点,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计算方法》课程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该文认为,坚持以成果产出为导向,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十分必要。基于OBE理念重新定义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并据此反向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开发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建立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评体系,对于提高生物医学工程高层次应用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国家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