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时代乡愁具有空间恋地、时间怀旧、主体泛化和社会记忆等要素。美丽乡村建设应以"生态家园"理念留住乡愁空间恋地情结,以"追寻民俗日常生活"理念留住乡愁时间怀旧情感,以"产业引导和人性尊重"理念留住美丽乡村建设主体,以"建构乡愁的社会记忆"理念激发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美丽乡村"建设的构想与实践针对农村问题而提出,又直面农村空心现象严重、发展后劲不足,文明素养不高、人居环境堪忧,娱乐活动单一、文化生活异化,乡土文化式微、精神家园沦落等现实困境,因而需要农村成人教育在留住人建设乡村、发展人提升乡村、吸引人安居乡村等方面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出贡献。只有通过转变办学理念、提升办学定位、转换办学模式等措施实现转型升级,农村成人教育才能在建设乡村美丽中实现自己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故乡总是令人心驰神往的,那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童年生活可以让人们编织出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在每个人的一生中,童年是最值得回味的,因而故乡也总是最可爱的。我老家的那条弄堂就是我记忆中最珍贵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朱宇 《江苏教育》2012,(35):62-64
在江苏省扬州市北郊,有一座美丽的神居山。山下,有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我的母校——高邮市天山镇中心小学。这所学校有一群守望乡村、孜孜以求的教育"追梦人"——一群淳朴真诚、可亲可敬的乡村教师。1986年,18岁的我中师毕业后回到家乡,也成了这群"追梦人"中的一员,开始在乡村小学的三尺讲台上尽情舞出自己的梦想。为了那一群群可爱的乡村娃娃,也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26年的岁月,在绘声绘色的讲解中,在批改作业  相似文献   

5.
概括了民国乡村教育运动的乡村生活教育模式、乡村平民教育模式、乡农学校教育模式。分析了民国乡村教育运动的历史局限性和历史贡献,认为"乡村教育运动"对当前农村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要求我们在发展农村教育时,强调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注重立足农村,树立系统观和全局观,坚持开拓创新、理性借鉴国际经验,并强化对农村教育发展的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6.
寒假即将结束,因"代写作业"再次让寒假作业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毋庸置疑,学生的"牵挂程度"是实现温故知新作业目标的关键因素。而假期作业作为一份特殊的"牵挂内容",应该在假期生活中充分展现出自身应有的"美丽情怀",才有可能在漫长的假期里保持学习状态,为新学期做好相应的准备。而时下的假期作业却难让学生牵挂——有的过度敷衍,教师不顾假期实际"随口布置",学生只好"随手应对",效果自然无人"牵挂",即使每一页作业都  相似文献   

7.
日前,安徽省召开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明确提出今后将"美好乡村"建设更名为"美丽乡村"建设。不要小看这一个字的改动,这既是名称的变化,也是内涵和外延的拓展。"美好"和"美丽",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这两个词的意思差别还是比较大的。"美好"侧重于"好",多用于生活、前途、愿望等抽象事物,如美好的理想,美好的未来。"美丽"侧重于"美",即可用于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牵挂     
让我最难忘的是母亲的牵挂。母亲的牵挂,就像雨后空中那道彩虹,绚烂多彩;母亲的牵挂,就像炎炎夏日的阵阵清风,给你带来阵阵凉爽;母亲的牵挂,又像那爬满墙头的密密麻麻的青藤,剪不断,理还乱……是啊,正是有了这牵挂,才演绎出人生中那许多动人心弦的历史,正是有了这牵挂,才涌现出生活中无数缠绵悱恻的故事。小时候的我,身子瘦得简直像一根藤儿,皮肤黄得胜过那烧焦的蜡。邻居们常拿我开玩笑,说我过不了几天就可以用来喂蚂蚁了。母亲的心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我的身体,她带着我,一次又一次地徘徊在医院的门口,尽管每次检查的结果都是一切正常,从没查…  相似文献   

9.
美丽乡村建设与村级财务管理紧密相关,一方面村级财务管理体系改革构成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靠良好的财务管理作为保障。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村级财务管理瓶颈制约着美丽乡村建设,表现为:财力薄弱无力建设美丽乡村,财务混乱无法建设美丽乡村。构建与美丽乡村建设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则要从制度、人才、经费供给等方面入手,构建起包括决策机制、信息披露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相互协调的村级财务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生如夏花     
时间不会因为快乐而停留得过长,同样也不会因为痛苦而转瞬即逝。当我们共同经历的"5·12"汶川地震过去一年后,我们不愿触碰的记忆却历历在目。我知道,这是种牵挂……是啊,那些特殊的经历让我有了许多特殊的牵挂:地震过后第10天,和我们一起进入灾区的《辅导  相似文献   

11.
牵挂     
牵挂是思念,有如高飞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牵挂是情怀,有如瓜豆的藤蔓缠绕竹竿或篱笆。牵挂是美丽的,因为牵挂是由距离产生;牵挂是无奈的,因为默默的思念与情怀已在心中深深的扎根。"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游子对故土的牵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恋人之间的牵挂。千百年来,牵挂,一直深藏在天下有情人的心中,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2.
"厕所革命"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弥补民生短板、呈现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将其融入到社会教育当中,能够有效地保证"厕所革命"不偏离方向、达到应有之效。引导与教化乡村民众形成"公共意识"、提高"身体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变传统不良生活惯习、过上现代化乡村生活是社会教育推动"厕所革命"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倡导"美丽乡村"计划,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目前,黑龙江省农村人口素质与"美丽乡村"计划期望达到的人文素养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借鉴美国乡村建设在农村人口素质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地域特点,提出提升黑龙江省农村人口素质的举措,积极推进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4.
城市影响下的乡村景观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乡村特色景观将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趋势.以公众"怀旧情结"和审美习惯为出发点,以莲兜美村为设计对象,根据乡村景观现有问题,提取怀旧元素融入乡村景观设计、功能分区、植物配置、小品和公共设施设计中,力求打造丰富的视觉景观界面,让公众依靠乡村景观的"怀旧"设计,寻找乡村记忆和回归自然的渴望.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在文章中寄予了对乡村的美丽思念。作者是一位从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时光流转,使他越来越厌倦充斥着物质利益的生活,对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生出一缕浓浓的思念,这思念像一株绿叶葳蕤的小树在心底生长起来.并不断抽出新的枝条。于是,当有一天,碰触到和乡村有关的事物如南瓜或牵牛花的时候.心底的思念便如决堤的洪水,啧薄而出了。  相似文献   

16.
如何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有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农村地区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的现象仍较常见,这既影响了村容村貌,也对农村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同时也与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相悖。本文通过对生活垃圾的几种主要处理模式的分析和适用范围的论证,进一步阐释了如何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即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这对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也是寂寞的———当自己心仪的人儿离别之后。然而,当回首往事时,那难忘的记忆历历在目,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作者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写下了优美的文字,留下了深深的思念与深情。那朦胧的情愫,那美好的记忆,那别后的思绪,由此而产生的淡淡的哀愁,寞寞的情思,都在笔下涓涓流淌,演绎成诗的语言,幻化成诗的哀伤。那是美丽的诗篇,美丽的青春。是的,有人思念和思念着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有友情为伴,有文字可依,青春不再寂寞,青春变得生气勃勃。这正是作品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8.
冬林禁地     
当你步行于细碎的白色雪花中,那一抹孤寂的背影我永远都忘不了。 半年前,被渔民救起,失去一切记忆的我与渔民们过着简单而宁静的乡村生活,这原本是美好的,虽然不能记起以前,但是我的内心却无比安详,  相似文献   

19.
陈涛 《当代学生》2013,(Z4):117
当那仁慈的笑脸再次在脑海中浮现,当那滴滴希望在内心凝聚,当稚嫩的心志悄然发生蜕变,执意去寻觅那属于自己的道路,不禁要问:"我需要你吗,母亲?"藤椅与星星家乡,在那遥远的地方,无边的稻田,无边的山峦,那是我的家。记忆在那里,在那幽幽小山谷中的宅院里。院中有树,树下有椅,一把老藤椅。小时候,我盼望太阳下山,因为那深邃的星空,不知给我们这些农村孩子的童年带来多少美丽的梦。星星出来了,母亲就回来了。依偎在母亲怀里,坐在那老树下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与现实     
《中文自修》2012,(Z1):79
当一个问题被抛出:历史是什么?雨果会这么告诉你: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而当人们又追问下一个问题:历史为什么重要?克罗齐会说,那是因为"死亡的历史会复活,过去的历史会变成现在"。历史与现实仿佛彼此独立又相互渗透。正是由于这种复杂而深刻的联系,人们才不断地走进记忆深处,不断地整理事物发展的脉络,不断地与古人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