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大学生择业意向的调查与思考张东向,邹红,和立青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伴随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大学生的择业意向也发生了变化。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从今年一月开始,对大学生的择业意向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一、择业意向大学生择...  相似文献   

2.
目前关于大学生职业指导的研究较多,但大多较为宏观,缺乏对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具体研究和指导。本研究对大学生的择业意向进行调查,发现专业满意度、学业意识对大学生的择业意向有一定的影响.并提出树立正确择业意向的具体化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项调查研究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广西大学大学生择业意向进行调查分析,并探索择业意向形成的原因,最后,针对择业意向所引发的各种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合肥工业大学2003~2006年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价值取向调查的基础上,从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选择、择业标准、择业地区意向、择业单位性质意向、择业薪酬期望、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评价等六个方面,综合考察高等教育扩招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并进行分析,得出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引导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了掌握研究生的择业意向,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搞好研究生的分配工作,我们对研究生的择业意向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一)择业意向研究生择业意向主要是指研究生对工作单位的性质,地点和所有制形式的选择以及支配他们作出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十二五”期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为了深入了解毕业生就业意向,准确掌握毕业生的思想状况,本文以山东省某农业院校2011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从毕业生就业意向、择业期望、心理状态,影响就业因素和学校就业指导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提出高校就业工作应加强大学生择业观念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2004-2006年三届医学院校大学生择业意向的调查,分析从2004年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医学生走进就业市场开始,大学生择业意向变化的特点和趋势。调查显示,大学生正在以更为理性的态度积极回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在择业动机上,成就、发展需要占主导;同时,大学生仍然维持着较高就业期望值,感受的就业心理压力日趋增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编的《高职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问卷》对天津市某高职院校1036名在校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揭示了不同群体高职大学生在择业前景认知、择业影响因素、择业心理准备、择业心理倾向四个方面的现状与群体差异性特点,并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建立常态择业心理指导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大学生择业准备阶段和参与择业阶段的心态、行为进行调查,对择业的重要性、就业市场状况、择业定位、学校教育与就业、择业的成本投入等在调查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基础上形成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高师院校毕业生择业意向与职业倾向的相关性,本文采用自编择业意向问卷及霍兰德职业倾向量表对某高师院校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和职业倾向在性别、生源地、专业等三个方向存在差异;2.男生更多地属于事业型,而女生更多地属于艺术型和常规型;3.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更倾向于常规型,来自城市的毕业生在艺术型方面的比例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毕业生;4.理科生更多地属于调查型,而文科生更多地属于常规型。  相似文献   

11.
了解护理本科生择业意向并对其讨论分析,发现护理本科教育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内蒙古医科大学2006~2009级四个年级四年制护理本科生的一般情况和择业意向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已树立了多元化的择业意向、护理本科生专业思想不稳定、护理本科生职业期望较高,较少关注国家社会需要。结论:需要护理教育工作者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增加专业发展信息量,开阔学生视野,鼓励学生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同时应加强思想文化指导,增强护理本科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2.
择业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也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广泛深入地了解高职学生的择业意向和择业期望值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指导显得尤为必要。在对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和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大学生关于择业理想、择业动机、择业标准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择业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集中表现,是大学生在社会职业岗位上的初步定位。从大学生择业观的内在结构分析,大学生的择业意向主要由择业理想和择业动机决定,它的直接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自编问卷的形式,对烟台地区三所高等院校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从择业准备、择业心态、择业实力、职业价值观、择业消费和择业需求六个方面描述并分析了烟台地区大学生的择业状况,重点探讨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的职业价值取向,揭示了当代大学生择业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07届甘肃省部分高校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和择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力求真实反映西部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和择业心里。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意识明显增强;大部分毕业生愿意到西部工作;择业观念比较务实;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对就业的影响逐渐显现;同时高校就业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也不例外。根据贫困大学生择业心态的调查其原因分析,指出了贫困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从正视就业多元化现实、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开展挫折教育、加强社会实践、克服心理障碍等为抓手,引导贫困大学生进行择业心态的调整,这对于个人的成长、教育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袁书卷 《考试周刊》2009,(40):199-201
随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正由原来的“精英式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新阶段,由于在“大众化教育”下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使得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11万人,导致今年高校就业迎来寒冬,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对某高校250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问卷调查,立足09届毕业生就业主体,详细分析了目前在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目的、毕业打算和择业标准等因素。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在就业单位意向、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首选的地点及对职业的月薪期望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利于顺利就业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为避免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理性、盲目择业,有必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对学生进行职业意向培育。文章对职业意向培育做了理论上的分析,从专业错位、学生素质、职业价值观以及个人与社会条件对职业选择的影响等方面.对基础教育阶段职业意向培育的作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河南省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河南省大学生对就业政策、形势和前景的认识比较理性,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同时,在选择工作的标准上比较重视实现个人价值,在择业意向上传统与现代交织,在就业区域上多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在工作岗位上表现为期望高薪但不追求稳定。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学生择业意向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择业意向是个人对择业最终结果的信念、计划或期望。近10年来我国研究者已对大学生择业意向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对策和建议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择业意向”定义不明确、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对策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等不足,今后研究应注意明确“择业意向”的定义,运用规范、多样的研究方法,加强对策建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