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动物问题是文学理论研究的新兴趋势,相关研究旨在拆解人类中心主义和动物与人类之间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重新思考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扬·马特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为研究文本,通过其中的动物文化再现来解读动物他者,从中探寻动物与人类的相处之道,旨在引起人类对动物问题的反思,进而重新审视动物,承认动物的自身价值,维护动物的尊严。  相似文献   

2.
“没有了动物,人类会怎样?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相似文献   

3.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疯癫亚当》三部曲展示了极端环境下人类的生存危机。小说中不同人群对待动物的态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动物观。小说批判了人类的人性与动物性的二元对立以及动物机器论思想,表达了人类与动物共生的生态伦理思想。同时,小说警告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反思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人类与动物相处的关系模式很多,人类的日常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生产劳作等少不了动物。在这诸多的联系中,人类对动物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爱护,这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视动物和人的生命为一、珍视动物的特异禀赋、平等看待动物的境遇和情感、爱养家畜、反对虐待动物等等。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动物沟通能力的问题时,人类只对几种已熟知的动物感兴趣。人类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猴子和海豚身上,是因为人类已用这两种动物做过许多实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最聪明的动物,对动物界人类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研究。  相似文献   

6.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生趣盎然。我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实则是因其美丽而激发起人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初中课文中有一些描写动物的佳作,在学习时,要特别留意,看一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动物之美的。  相似文献   

7.
少年儿童有喜好动物的天性。其实,极而言之,整个人类在潜意识中都存留着喜好动物的自然属性。究其原因,这不仅仅因为动物给人类提供了参照的镜子,而且人类自身就是从动物进化而来。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了“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至尊地位,然而同时也面临着灭绝其他动物、毁坏生态平衡并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危险。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不可避免地同大自然,同动物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离了。当人们——尤其是大都市的人们——只能依靠  相似文献   

8.
动物世界里的那些小生灵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亲情和友情,动物世界是地球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地球上的很多动物正在人类的捕杀下逐渐消亡。其实,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们的生命同样宝贵。人类和动物应该和谐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请看下面几则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故事。  相似文献   

9.
动物世界里的那些小生灵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亲情和友情,动物世界是地球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地球上的很多动物正在人类的捕杀下逐渐消亡。其实,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们的生命同样宝贵。人类和动物应该和谐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请看下面几则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故事。  相似文献   

10.
《科学启蒙》2012,(Z1):38-41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在人类的演化过程中,人类与动物一直是盟友。我们与动物共同走过了一段漫长的旅程,如果没有动物,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们。由于人类自视甚高,认为没有自己聪明的生物价值比较低,得到的照顾也应该比较少。  相似文献   

11.
《科学启蒙》2012,(3):38-42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在人类的演化过程中,人类与动物一直是盟友。我们与动物共同走过了一段漫长的旅程,如果没有动物,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们。由于人类自视甚高,认为没有自己聪明的生物价值比较低,得到的照顾也应该比较少。  相似文献   

12.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生趣盎.然。我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实则是因其美丽而激发起人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初中课文中有一些描写动物的佳作,在学习时,要特别留意,看一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动物之美的。  相似文献   

13.
动物不仅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的镜子,人类的老师,请听——[引言]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的人类和动物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动物  相似文献   

14.
《搜神记》中的动物世界与人类世界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二者是道德观念下同条共贯的整体。《搜神记》大量动物故事的背后暗含着当时普遍流行的动物观念,这一受阴阳五行、天人感应学说深刻影响的动物观传达着人的自我意识及对宇宙自然的理解。被人格化、道德意志化的动物受人类社会伦理的“影响”,而作为人类道德世界中的一环,动物也能协助人类伦理道德的建构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这是意大利修道士坚·弗朗西斯的倡议。弗朗西斯为人类与动物建立正常文明的关系做出了榜样。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世界动物日”的宗旨是宣传饲养伴侣动物所带来的乐趣,让公众意识到动物对人类社会所做的贡献,推动人们以负责任的态度饲养伴侣动物.  相似文献   

16.
童眼看世界     
动物“神医”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中,有的会帮助人类做事,成为人类的好帮手;有的还能给人类治疗某些疾病,成了“动物神医”。能治气喘的狗神医——凡患有气喘病的人,只要将这  相似文献   

17.
人类号称自己是万物之灵,但是,人类却不是在所有方面的能力都超过其它动物,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的能力让人叹为观止,是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具备的,比如有些动物可以在黑暗中看见东西,有些动物可以嗅到几英里之外其它动物发出的气味,探测到猎物肌肉伸缩发出的电场等等,这些能力是人类所无法拥有的。  相似文献   

18.
误会     
人类傲慢自大,总以为自己是进化得最好的动物,因此,常常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所有其他动物。但是,在人类对蜘蛛、毛虫、乌鸦、黑猩猩等一系列动物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动物的智力水平其实是很高的,其中有一些甚至还会撒谎。为此,科学家们坦然承认,人类对动物有误会。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与动物自古就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把动物的特性和人类特性相比较,人们总结出大量的动物习语来丰富人类语言。基于隐喻理论,从神话传说、历史风俗、语用意义和价值取向四个维度对比中西方动物习语的文化差异。动物习语的翻译应在尽量保留原语形象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套用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物学等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动物的研究不断深入,"动物是否有语言"这一话题又开始被重新提及。本文认为动物是有语言的,语言是任何有生命物体之间用来进行交流和交际的工具,人类有语言,动物同样也有自身独特的语言系统,而且动物同人类一样拥有抽象思维能力,这也是证明动物有语言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观察我们也发现动物能够使用多种方式同人类进行交流,这又进一步证明动物是有语言的。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从宏观方面来看,动物是有语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