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享受着网络方便同时也承受着网络隐私权受到侵害所带来的苦恼。鉴于国家法制的缺失、网络行业自律的不善以及网络用户个人保护意识不强等成为滋生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的温床,必须积极应对,探索出规制性与自律性措施良好契合的系统化保护策略,以在当今网络行业高速发展环境下更为有效地维护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发展与普及,网络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信息逐渐丰富、快速的大数据环境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几年网上购物成为一种时尚潮流,电子商务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基础上分析O2O电商用户数据特征,提出一种应对大数据信息冲击的一种数据挖掘框架和数据挖掘方法。文章主要从电商用户、商家、平台等方面讨论O2O电商用户数据挖掘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环境侵权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频繁地发生。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健全完善我国的环境侵权制度是当前的一项迫切的任务。文章以环境侵权行为为切入点,分析了环境侵权行为的特殊性,介绍了我国环境侵权的现状及存在原因,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侵权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我国《商标法》第38条明确了商标侵权行为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这是商标侵权案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商标侵权行为。具体可分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网络传媒产业的迅速发展,网络侵权问题不断出现。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网络版权侵权行为主体之一,其侵权行为和责任归属问题,开始受到国内外立法的重视。针对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我国也对网络服务提供者作出了相关规定,但是由于立法经验不足,司法实践复杂等因素影响,我国的网络服务提供者责任制度表现出诸多不足与缺陷,需要在借鉴他国成熟经验和深入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技术推动下我们社会发展也进入到了新的网络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关系人们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境,在这一环境下发生着的知识产权事件也是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也越来越猖獗,但是作为知识产权人维权之路却异常艰辛,这与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新特点有着一定关系,同时与立法滞后等也密切相关,笔者在本文中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包括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侵权类型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提出了加强法律保护具体对策建议,旨在通过本文研究为当前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7.
域名注册是随互联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新事物,但以他人商标作为域名在互联网上抢先注册行为随之发生.域名抢注行为应视为一种新的商标侵权行为.域名注册管理应规范化、法制化,以维护商标权人的在先权利.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在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信息网络环境下,应从加强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传播阵地建设、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完善网络管理的保障体系等方面入手,切实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9.
商标(俗称品牌、牌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求,一些经营者为牟取不正当利益,同时迎合人们的这种需求,于是大量的商标反向假冒行为不断产生。本文从新《商标法》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规定为商标侵权行为出发,分析了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主体、构成要件、实施目的、危害性及立法意义。提醒商家不仅要保护自己的注册商标不被他人正向假冒,更应防止他人反向假冒,从而更好地维护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的兴起源于两个基本环境,一是网络环境,二是大数据环境。在大数据环境下,深入O2O电商用户进行数据挖掘,可以更好地发展电子商务。本文就大数据环境下O2O电商用户数据挖掘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电商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保护在网络环境下也显现出新特点,即侵权行为的隐蔽性;人肉搜索等群体性侵权频发;在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很具有经济价值。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在目前阶段,应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尤其是对互联网企业而言,应加强其自身的行业自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加强对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权的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12.
商标(俗称品牌、牌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求,一些经营为牟取不正当利益,同时迎合人们的这种需求,于是大量的商标反向假冒行为不断产生。本从新《商标法》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规定为商标侵权行为出发,分析了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主体、构成要件、实施目的、危害性及立法意义。提醒商家不仅要保护自己的注册商标不被他人正向假冒,更应防止他人反向假冒,从而更好地维护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治理商标抢注乱象,有赖于完善制度设计。系统把握新《商标法》所涉治理商标抢注乱象的制度考量,即在明确商标注册申请主体所应具备资质的基础上,规范商标注册、代理行为,有效反制商标抢注侵权行为,加大对商标市场的整治力度,有利于保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竞争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14.
商标侵权行为的行政处理王明刚李云凤目前,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制裁,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律规定,均由司法机关受理案件、做出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对于假冒注册商标和商标侵权行为,被侵权人既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4):24-26
网络新媒体环境开放的广泛性和交互的便捷性为数字资源的获取、利用及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盗版及侵权行为的产生和发展。盗版及侵权行为不仅是对版权所有人权利的侵害,而且引起了网络安全问题。文章通过对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盗版和侵权问题的分析,剖析版权保护面临的挑战;对开放网络新媒体平台与封闭版权保护的非对称性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版权保护的相关措施。目的是更好地解决盗版和侵权等问题,促进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版权保护,并为相关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商标的保护提出严峻的挑战,《电子商务法》中规定"通知-删除"规则予以保护商标所有权人的权益,但是同时"通知-删除"规则的规定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不少不法分子利用电商平台的"通知-删除"规则的漏洞对合法经营商家进行"碰瓷",这种恶意投诉属于"商标碰瓷"行为,严重扰乱电商平台的正常经营秩序,给合法经营商家带来极大的损害。通过对电子商务平台的"商标碰瓷"的行为进行类型化的分析,总结归纳电商平台中"商标碰瓷"行为规制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具体的完善对策,有助于维护电子商务平台的正常秩序,保障合法商家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多媒体网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了广阔的空间和便利的条件,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自主学习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网络通缉”的性质、特点及成因分析,探讨“网络通缉”在对我国公民道德体系维护和监督的同时。存在的侵权和违法行为。结合我国关于互联网的管理规定,对“网络通缉”侵权行为提出一些整改建议和规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隐私权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中一项基本权利得到各国法律广泛承认与保护,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国家没有把隐私权作为一项人格权利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在当前互联网领域技术与手段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大量的网上侵权行为发生后却得不到应有的法律制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保护的现状,认为加强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保护,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下,网络文学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现状角度浅析网络文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