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单元,两圆相交和相切是重点.在这一单元中有几道证明两线平行的题目,通过这几道题目的变式训练,可以把两圆相交和相切中辅助线的作法,证明命题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清楚.  相似文献   

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单元,不但是圆这一章的重点,也是学习平面几何的重点,同时是期末考试、结课考试、升学考试考查的主要知识之一。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是: 1.要掌握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  相似文献   

3.
李丹青 《中学理科》2003,(12):80-83
本讲内容在历年的中考命题中,常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及切线长的有关计算,相切两圆、相交两圆的性质等,常综合到几何证明题或压轴题中.在复习本讲内容时,要注意与前面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综合运用,以达到灵活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下,数学学科提倡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能很好地整合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使得数学学习是连贯和连续的.文章基于“为学生构建前后一致、逻辑连贯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的设计思想,基于数学内部知识的逻辑与发展,延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研究思路与路径,探索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学习——由定性描述到定量刻画,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5.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学生学习圆锥曲线的基础,此部分的高考试题立足课本,关注两种位置关系的理解,注重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在高考命题中一般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或中档题.  相似文献   

6.
由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试题,其解法涉及“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其内容涉及直线知识、圆知识以及平面几何知识等,故倍受命题者的青睐.下面作一综述,供参考. 一、参数问题已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求待定系数.其解决途径有三种: (1)利用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d与圆的半  相似文献   

7.
本单元的知识是初中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有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内切圆、切线长定理、弦切角和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六大内容.  相似文献   

8.
直线和圆是最基本的图形,是解析几何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高考必涉及的考查内容,有关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呈现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也有解答题,既考查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又考查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本文谈谈有关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命题思路。  相似文献   

9.
知识要点本章的主要知识及其要求是,掌握与圆有关的概念和一些重要性质,掌握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圆有关的角,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的性质。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掌握几种特殊的等分圆周作正多边形的方法,并能运用正多边形的性质、圆的周长、面积、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有关的计算问题。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了解轨迹的概念,熟悉六种基本轨迹,并能根据这六种轨迹直接得出一些简单的轨迹。理解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路,能用反证法证明一些比较简单的几何题。本章的基础是圆的有关性质、中心内容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重点是圆的有关性质,直线与圆相  相似文献   

10.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是“圆”这一章的第三大节,是知识综合性很强的一节。1 知识要点和学习要求 1)掌握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的概念,能根据两圆不同的位置关系,写出两个圆半径的和或差与圆心距之间的关系式。反过来,会由两圆半径的和或差与圆心距的大小关系,判定两圆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圆和正多边形历来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内容,一般占卷面总分数的20%~30%.考题大致有三类:一、基础知识,通常以填空题、选择题为主.围绕圆周角、圆心角、圆内接四边形、垂径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的位置关系、正多边形与圆、扇形的弧长与面积、圓柱及圆锥侧面积的计算问题等进行命题,所占比例较大.二、圆与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结合的综合题.这类题一般都是证明两线平行、线段相等、角相等、比例式、  相似文献   

12.
<正>本节课是在研究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之后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而前者通过两种方式去描述其位置关系:一是数学直观;二是借助点与圆心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的大小关系.在这里,可以借助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来研究直线与圆也有三种位置关系,两种方式去描述其位置关系:一是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二是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半径r的大小关系.这两者本身也相互对应、相互联系.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与圆有关的概念和一些重要性质;掌握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特别是直线与圆、圆与圆相切的判定与性质.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作图.2.使学生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掌握等分圆周作正多边形的方法,能正确地利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性质、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有关的计算问题.3.理解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路,能够运用反证法证明一些比较简单的几何命题.  相似文献   

14.
<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属于图形与图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用来巩固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学习为后续学习更复杂几何知识打下基础[1].直线与圆有三种位置关系,即相交、相切和相离[2].本文从代数和几何两个角度给出刻画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两种等价表达形式.一、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两种表达形式1.代数表达形式设⊙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则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代数判断见表1[3].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数理化》2010,(4):20-21,45
知识梳理 本课时内容主要有: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关系,切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位置关系,切线长定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6.
解析几何是数学高考的重要内容,直线、圆与圆锥曲线的命题格局基本稳定.解析几何题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题目新颖,灵活多样,对能力要求较高.主要内容有:求曲线(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定义法、待定系数法、动点转移法、参数法等);综合运用直线的基础知识和圆的性质,解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问题;求解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圆和正多边形历来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内容,一般占卷面总分数的20%~30%.考题大致有三类:一、基础知识,通常以填空题、选择题为主,围绕圆周角、圆心角、圆内接四边形、垂径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的位置关系、正多边形与圆、扇形的弧长与面积、圆柱及圆锥侧面积的计算问题等进行命题,所占比例较大.二、圆与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结合的综合题.这类题一般都是证明两线平行、线段相等、角相等、比例式、等积式等.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  相似文献   

18.
刘丽霞 《成才之路》2014,(21):86-86
一、教材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内容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它是在学生已获得一些相关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从解决问题的方法来看,有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这一节内容无论是从知识性还是从数学思想性,在圆的几何教学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教学重点:讨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难点:圆与圆在不同位置关系时对应的不同数量关系。二、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①了解圆与圆的几种位置关系。②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或判定并运用它们解题。能力目标:①通过多媒体直观地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②经历探索两个圆之间位置关系中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数量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数学思想:分类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三、教学对象分析 针对我们西藏学生来说,有关圆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学习中知识的转化、迁移能力较差,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发、鼓励,在合作、交流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中考题是命题专家们的智慧结晶,考查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把握、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学生如果在九年级复习课中能够合理地利用中考题,以中考题带动知识复习,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以一道与圆相关的中考题为背景,展开一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复习课.教学目标:1.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能用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与判定解决综合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很多中考试题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它们是由课本上的重要知识点演变而来的.下面我们介绍一道由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演变而来的中考压轴题.一、对课本知识的复习1.通过图形的运动,研究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两圆半径R、r保持不变,半径为r的⊙O2的圆心O2在直线l(O1、O2的连线)上运·动·,两圆的圆心距d逐渐变小,两圆的位置关系就发生如下的变化: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同心).如图:2.从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R、r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两圆的位置关系:线l上二例,题、它对的课(一2本00组知6对年识边江的垂苏演直省变于宿直迁线市中l,半考径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