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声乐舞台艺术实践课是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培养音乐艺术实践能力的综合课程.针对应用型人才闭关的要求,笔者通过多年的声乐教学与演唱,对艺术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从声乐舞台艺术实践的目标、意义以及教学改革的模式,构建科学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以及艺术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声乐课程是各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根据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需要而设置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拥有扎实的声乐实践能力成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十分重要的艺术实践能力之一。而学生声乐实践能力的培养则主要是通过声乐实践(实训)课来实现的,因此,声乐实践(实训)课教学,成为了专业建设和声乐教学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声乐实践(实训)课教学的作用、怎样进行声乐实践(实训)课教学两个方面,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实践(实训)课教学提出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陈绚 《华章》2012,(27)
《声乐》是高师音乐专业的一门主干课,随着高校扩招和师范院校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逐步确定,声乐课的改革势在必行,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声乐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本文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方法整合几方面进行阐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声乐课是培养学生声乐表演和音乐教学技能技巧的基础课。舞台艺术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在舞台上站得住、成功成才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学生舞台实践环节的关系与重要性、必要性,声乐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声乐艺术实践环节的具体方法和办法,具有很强的教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声乐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技巧课,在当前艺术生就业前景严峻的情况下,科学地规范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与实践的关系,引导学生在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及时结合舞台艺术实践教学,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的创新音乐人才培养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声乐课在高师音乐教育中都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对学生今后教育工作岗位上能力有效塑造的学科.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以及对音乐水平要求的提高,高师声乐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已经不能与时俱进,个别课、小组课和集体课的出现,将会推进一个新的教学时代.在声乐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时下声乐教学的新潮流.多媒体教学对学生音乐感觉和其它能力有较好的培养,其直观性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声乐.本文就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高师声乐集体课的课程改革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驱动力.基于核心课程改革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三百”实践能力培养关注于将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学生“三百”实践能力的培养全方位对接.“三百”实践能力的培养打破了原有程式化的高师人才培养传统途径,整合了原有每门课程实践能力单一式、分散式的培养模式,利用教学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师素质的调整与优化,力图提高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合唱指挥课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由合唱与指挥两部分构成,在教学过程二者密不可分.同时,声乐课也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培养音乐人才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与需要,随着声乐教学改革的步伐,声乐集体课这一授课形式的出现不仅是声乐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为高师合唱指挥教学打下良好的艺术实践基础以及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适用的应用型音乐人才.本文旨在探讨利用声乐集体课教学形式来改善高师合唱指挥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声乐表演课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特殊的作用。目前,全国高等音乐专业院校声乐表演课开展较为成熟,在普通高校是一个新课题,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因此,探索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实践总结出适合普通高校声乐表演课开展的方式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声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研究,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模式改革及原有声乐课的局限性,从而加强从理论上、实践中探索构建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实用性的中职学校学前专业声乐教学"大、小课相结合"的复式教学、优势互补的创新与实效,是实现其提升专业水平、培养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中等职业技术合格人才。声乐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主要技能技巧课程之一,是摆在声乐课教学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在声乐教学实践课教学方面,就上述问题做了专题探索研究。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正确处理教学上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改革传统的声乐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使声乐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学前教育学生综合艺术表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职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声乐艺术实践课是高校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声乐课堂教学的延伸,对各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来说,还是一门较新兴的课程。从实践课程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各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声乐实践课的教学现状人手,对声乐艺术实践课的课程设置提出一些建议和构想。  相似文献   

13.
高师院校音乐专业交叉课及艺术选修课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学生丰富自身知识面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合唱与指挥、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美学基础、声乐名作与演唱赏析等课程都是声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课程,为学习声乐打下更殷实的知识基础,开设这些课程不仅是为了培养和提升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更是对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将声乐教学与音乐相关课程链接起来,有利于创新声乐演唱技巧,提升声乐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视唱练耳课是学生音乐教学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其中始终都掺杂着声乐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通过把视唱练耳课与声乐课进行交叉渗透式的教学,进而使得教学内容更为充实完善。在对学生的声乐教学进行视唱练耳课的培训,以及对学生声乐课中发声技巧的训练中,将两门课程的内容相互融合,进而提高学生音乐方面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声乐小组课是培养学生声乐演唱能力的重要课程和教学模式,但是,传统声乐小组课程教学往往存在一定的弊端,对其进行优化改革才能够真正提升声乐小组课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就声乐小组课课程改革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声乐小组课程教学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培养音乐表演系学生的良好实践思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是现代高职院校培养音乐专业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对实践课程的学习。音乐表演专业的艺术实践课是高职院校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针对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艺术实践课的现状,提出了如何加强艺术实践课的对策,为学生学习音乐,欣赏音乐,传授音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高等院校音乐专业中的技巧课主要指的是器乐课和声乐课,其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技艺性和实践性强。所谓技艺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技能技巧和音乐表现能力的训练,所谓实践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对学生具有独立地进行练习和演奏(唱)实践能力的培养。音乐技巧课的教学不只是要求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专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音乐听觉、技术、表现能力的实践训练,使学生在正确指导思想和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师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教学与现实就业的不适应。改革的主线是弱化传统的师范声乐教学模式,强化音乐表演的目标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表演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声乐课是高师音乐专业必修课,本文依据声乐专业自身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声乐课程设置以及声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三方面入手,对高师声乐课的教学和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0.
专业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环节,从能力培养出发开展相关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专业实践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用能力导向的教育理念,以课程考核为课程改革牵引力,采用课赛融合的教学方法体系,从课程考核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体系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基于“能力导向,考核牵引,课赛融合”的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方法策略,为丰富课程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供了课程改革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