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除本身造成的直接灾害外,火山喷发的基性熔岩流动过程中经常会形成熔岩管.由于地下空洞的存在,熔岩管附近区域的地表稳定性会降低,容易发生坍塌,造成次生灾害。月球和火星上发现的熔岩管是未来外星探测基地的最佳选择,对于熔岩管稳定性研究也具有潜在价值。本文运用有限元方法,基于熔岩管形成机制,建立熔岩管形成后温度演化过程和相应的位移和热应力状况.通过分析熔岩管附近主应力的演化过程,考察不同物理参数(熔岩管的大小、深度、形状)对于熔岩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将全球板块边界带分别按照不同的宽度加以界定,计算了全球板块边界应力场的长、短波分量,讨论了应力场短波分量对观测应力场的相对贡献,分析了其与板块边界相互运动类型的相关性.在收敛型边界带,俯冲板片推 (拉)力是驱动板块运动的主要力源,仅仅洋脊推力不能主导板块的应力场形态;同时,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力对板块运动具有重要意义.计算结果还显示板块边界带参考半宽度以不大于 2 0 0km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基于刚体稳定运动的力矩平衡原理研究现今岩石圈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提出通过计算力矩与板块角动量间夹角来识别板块驱动力的方法,并定量分析在板块底部黏性剪切阻力的约束下刚性板块运动的稳定性。采用最新的岩石圈结构模型和板块绝对运动模型计算各板块的转动惯量和角动量,进而基于简单的物理模型计算得到各板块受到的边界力矩及板底剪切力矩。结果表明:与洋脊力矩和板底力矩平衡的剩余力矩可由俯冲板片、碰撞带、裂谷带产生的力矩解释;洋脊与俯冲板片力是板块运动的主要驱动力;板块碰撞是欧亚板块运动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斯托克斯流体动力学问题, 详细介绍了其边界积分方程、多种边界条件下的格林函数构造、边界元算法的求解误差分析等基本方法和理论. 并介绍了该方法在板块俯冲动力学及俯冲带地震波各向异性方面的应用, 充分表明使用边界元算法可以灵活精确地处理地球动力学中的许多用其他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60 Ma前开始最初的碰撞,持续至今已造成亚洲一侧至少1 000 km以上的缩短,形成巨大的青藏高原。是怎样一种力驱动着印度板块能够克服巨大的欧亚板块和青藏高原的阻力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持续向北运动是岩石圈动力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利用S20RTS地震层析成像模型S波速度分布换算出的地球密度和温度结构为初始条件,以绝对板块运动为地表约束,开展三维地幔动力学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印度板块之下软流圈地幔对岩石圈向北的拖曳力,可能是印度板块持续运动和造成青藏高原隆起的驱动力的主要来源。在碰撞边界下,印度岩石圈向北俯冲带动了地幔软流层运动。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以来,贵州小说曾有过火山爆发式的崛起,何士光、石定等小说家以其清秀凝炼的叙述语调,向中国小说界展示了贵州高原神奇而艰难的画卷,这种饱含高原石头和泥土味的独特人生体味,坚韧地显示了高原小说的特色,因而引起全国文坛和读者群落的注目。然而这种热热闹闹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火山爆发期一过,贵州小说便日渐冷却下来,喧嚣与骚动已逐渐瓦解,只剩下无边延伸的黑色火山熔岩在风和阳光中沉默无语,在高原小说的  相似文献   

7.
板块构造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相对刚性的岩石圈板块漂浮在相对软弱的软流圈之上作欧拉运动.岩石圈与软流圈间存在边界面称为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AB).提出一种半解析方法来确定大陆LAB:定义其为有效黏度取极小值所在的深度.该方法得到的LAB,综合考虑了大陆岩石圈地幔介质的热学和流变学性质,故称其为热-流变底部边界.对3个著名克拉通(Kaapvaal, Fennoscandia 和 Slave) 的研究表明:3个克拉通的热-流变底部边界在~250 km,与大地电磁测深等其他地球物理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因为热-流变底部边界是从力学的角度来定义的,且提供了岩石圈板块浮于软流圈上运动的极大可能性,因而与板块构造理论的定义更为接近.在该边界及附近,主导的流变机制是湿橄榄石的扩散蠕变,有效黏度极小,差应力小,应变率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8.
滇东南建水地区二叠纪火山岩构造侵位于师宗-弥勒断裂带的西南段,以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为主,夹有少量苦橄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与建水地区石炭纪枕状熔岩相配套。显示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在晚古生代发生了板块俯冲,形成岛弧火山岩,二叠纪时产生弧后引张,形成弧后盆地。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之间可能存在一个复杂的沟弧盆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射柳活动综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柳,古称“躤柳”或“斮柳”等等,是我国古代传统体育活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射柳发源于古代鲜卑、匈奴等北方民族古老的祭祀活动成为古代北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在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射柳活动传入中原,在宋、元、明以至清中叶时期,它一直十分盛行。射柳活动对古代军事体育和节令风俗体育的发展起过重  相似文献   

10.
打擂活动一直伴随中国武术的发展,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古代打擂活动对促进中国武术和体育史的研究有一定意义。通过查阅文史资料对中国古代打擂活动的起源、特征、用途、发展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旨在深化中国武术相关文史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摘要:对我国古代陶瓷婴戏图中的体育活动进行研究能充分了解和再现古代少儿体育活动面貌,并进一步了解古代少儿体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同时深入挖掘此艺术形式的体育学意义和所内隐的社会价值。研究在考古学的基础上,从体育学角度出发,结合符号学、图像学、民俗学、社会学、艺术学、美学等视野,采用文献资料、田野和实地考察、定性分析和交叉研究等方法进行。结果认为:以体育为素材的古代陶瓷婴戏图是我国古代少儿体育丰富多彩的艺术再现和历史物证,其将少儿体育活动形象作为创作素材的初衷并非表达体育本身,而是表现古代少儿日常生活,并表达一定的社会理想和意愿,但其无意中传达了一条重要历史信息,即体育活动是古代少儿日常娱乐和休闲的主要内容,其活动形式受到古代体育世俗化、娱乐化和休闲化大背景的影响;同时其内隐了特定的历史和社会价值,隐含了中国传统的吉祥、寓意和生殖文化理念,折射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一定的政治意图,这些都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显示了古代体育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其中许多美好愿景和有价值的社会观念也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社会和体育可以从中汲取精华或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2.
以往体育史对中国古代“蹴鞠”的论述不够充分,很少论及其中所包含的文化特质。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古代的蹴鞠活动,特别是元、明时期的蹴鞠活动进行分析,从总体走向上为中国古代的足球提供了一些新的例证:汉代是中国古代足球的辉煌时期,唐宋足球对抗性锐减,而表演性大增,元以后更趋鄙俗。这是统治阶级主流文化和市井帮闲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培养奴性国民心理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滇中属扬子准地台的西南角(包括川滇台背斜和滇东舌褶带区)与兰坪一思茅招皱系的接合部。基本上处于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接汇聚区之东缘。按照板块学说理论,该区为亚欧板块内的杨子古板块之西南端,是镇中壳隆起的主体部分,地壳不稳定。同时,滇中是云南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核心和枢纽,是云南省人文活动的“活跃区”,是云南省著名的“断陷湖盆”区和“高原明珠”的主要分布区,是云南高原的主体区域之一,也是云南省区域性荒山坡地的集中分布区。滇中局部发育的区域性的荒山、荒坡地或准荒山、准荒坡地,其地质、…  相似文献   

14.
2005年职工大学开展了“咱们工人有技术才能更有力量”技能大赛活动,活动分教师、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三个板块进行,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性质,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主要有教师板块的讲课、板书与演讲比赛、计算机辅助教学技能比赛;管理人员的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竞赛;后勤人员的技能操作比赛等。通过竞赛,在学校形成了努力钻研业务、练内功、比技能的良好氛围。学知识、学技术、练内功、比技能——职工大学教职员工技能大赛掠影  相似文献   

15.
火山古村落作为海南琼北文化的源头和根基,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对于研究海南历史、景观设计、审美文化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本文以海口石山镇火山古村落为例,揭示和分析了目前火山古村落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对火山古村落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敦煌古代体育文化植根的地域性因素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献资料和物考古相结合的方法,考证了敦煌壁画和书中所反映的体育化与敦煌古代人民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关系,宗教活动的昌盛对敦煌古代体育化的影响,以及敦煌古代人民抗击异族入侵,保家卫国,习武自卫的勇敢行为对敦煌古代体育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国际法一般认为国家应具备领土、居民、政权组织和主权四个要素.而古代大多数国家是有边疆无边界、有政权无主权,其四要素是不确定或不明确的,因此古代称"国"称"王"者,不一定是现代意义的国家或国王.南诏在古代也称"国"称"王",从史料看,南诏是正处于国家化进程中的一个地方政权,其国家化进程就是国家要素的形成、积累和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板块设计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普通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方向,以及教育部在2002年8月颁布与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以课程论、系统论和方法论等基本理论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素质提高为中心来统摄课程结构板块设计的思路.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板块进行系统的设计,从而构筑体育课内教学(常规性课程)、课外体育活动(拓展性课程)、校外体育活动(开放性课程)等三个板块共同组成的体育课程整体结构.通过对本文的研究,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体育地名不仅是地域方位的符号,更是传统体育文化的折射和活化石。探寻中国古代体育地名的文化渊源,挖掘其文化特征和文化功能,并由此分析它的现代价值,对传承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及推进现代体育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古代体育地名渊源于武举体育活动、渔猎活动、军队体育活动、民间娱乐竞技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器械、武士名称、王宫贵族观赏与竞技体育等七个方面,具有延续性、多样性、地域性等文化特征,发挥着历史记忆、文化传播、文化联想等文化功能。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好宝贵的古代体育地名文化,使之发扬光大并赋予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古代的文学范畴是十分广泛的,文学教育是大文学教育,也就是文化教育。古代的文学教育途径与整个古代教育相一致,主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文学教育实践活动也促进了文学教育的发展。文学教育在中国古代有很强的功利性,即道德教化功能、经世致用功能及提高文学创作和欣赏水平。古代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在于传承文化,树立经典,服务现实,塑造人格,发展学术,促进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