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文自传》是沈从文自我剖白之作,写作传记时,他在文坛已小试牛刀,写下《萧潇》、《三三》等文章,但尚未创作艺术水平更高的《边城》《湘西散记》,有学者指出《从文自传》衔接沈从文后来的创作,自传叙述的表层下隐含作者的"自我认知",[1]但他并未详细叙述自传中沈从文的自我认知是什么,他如何实现了这样的自我认知。而本文正是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杀戮书写贯穿沈从文青少年时期,尤其能展现叙事自我与经验自我形象,展现"当下"沈从文对"当时"沈从文认知的变化。本文将通过离析《从文自传》杀戮场景中的叙事自我和经验自我叙述,观察沈从文的自我认知:冷静对待自己曾不自知的愚昧,同时宣扬与愚昧混杂的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文本、美学、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记文学的渊源,指出中国传记文本可分为史传体“纪传”模式、“列传”分类模式、“论赞式”叙述模式、“序传式”自传模式四种。两汉时期出现的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以其鲜明的美学风格,影响后世的中国传记文学创作,成为“撰述”与“记注”这两种传记艺术风格的美学渊源。中国传统文化极看重人生之“三不朽”。撰写传记以求“不朽”的文化意识,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章家心中,代不乏人且成为中国传记文学创作的文化渊源。这强烈地显示了中国文学文化不同寻常的延续性,并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3.
史诗性中国现代作家自传创作是一个富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她把对传主的刻画与时代的叙述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本文从现代传记理论、中国传统传记理论及当时的整个文学思潮三个角度,来阐释史诗性中国现代作家自传的创作内涵。  相似文献   

4.
透过作者的创作动机,追踪作者的心理和经历在作品中留下的烙印,考察《小团圆》作为自传文本所传达出的传记实践意义,探索心理传记的结构模式及真实的多种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5.
胡适:现代传记文学的开风气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上,胡适是一位现代传记文学的开风气者。他最早提出“传记文学”的名词,比较中西传记的差异,指出传记文学的起源、人格教育作用。他提倡写自传,传记可以“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这些观点具有现代传记文学理论上的开创意义。他同时创作了《李超传》、《四十自述》、《丁文江的传记》等传记,虽以史学价值为主,但他尝试用文学笔法写现代传记,勇于实践,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斯的自传《父与子》是英国传记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派传记。高斯在这部自传中一反隐晦和溢美的维多利亚时代传记文风,围绕父子之争,建构了一个偏执、狭隘的父亲形象,颠覆了维多利亚时代父权至上的伦理观。《父与子》在传记艺术层面融入现代小说的写作手法,改变了传统传记的书写规范。作为英国"新传记"的前奏,《父与子》开启了现代派文学"杀父"的反传统之风。文章拟从伦理学、文学和心理学三个方面揭示《父与子》的杀父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影响比较大的沈从文传记有三本,一本是他的自传,另外两本是金介甫和凌宇写的《沈从文传》,这三本著作既有共同的史料运用的特点,也有各自不同的特色。笔者选取了1981年12月人民出版社的《从文自传》,1994年7月时事出版社的金介甫的《沈从文传》,2003年北京十月出版社出版的凌宇的《沈从文传》,浅论这三本传记史料使用的相似点:都记述湘西的大量史实,都写了沈从文前二十年的生活经历,以及这三本书运用史料时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丁春梅 《考试周刊》2013,(81):40-41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包括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等,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传记作品,如:《名人传》《富兰克林自传》《老舍自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唐宋八大家小传》《启功传奇》《梅兰芳画传》……不少单元对传记的内容特色等还作了专门论述。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对自传文类的研究还停留在传统的意义之上,觉得《约翰·巴雷康》没有研究的价值,只是被简单当做伦敦传记或者研究伦敦的第一手资料,要么就被认为是禁酒运动的纪实文献,并没有对作品本身进行批判性解读。近年来,一些研究学者已经从传统的传记研究或者新批评文本研究开始向文化研究转化。杰克·伦敦的自传《约翰·巴雷康》为其提供了话语研究的视觉。不论是杰克·伦敦的特殊文化背景下的身份,还是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写作使用的各种主要话语,这都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并对杰克·伦敦的种族、阶级以及性别、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究,意图了解其文化身份的意义以及性别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法国卢梭的《忏悔录》和美国的《邓肯自传》为例,扼要考察了西方自传文学的重要品质;以胡适的《四十自述》和沈从文的《从文自传》为例,阐释了中国现代自传文学应有的品质,并分析了当下中国“明星自传热”的现状及成因。  相似文献   

11.
赛珍珠研究自九十年代初在我国兴起以来,已有不少学者就赛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其代表作《大地》,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但对其传记,尤其是自传的研讨文章还较为少见。本文是赛氏传记作品研究的一部分,不仅论述了赛氏自传对于赛氏作品的传记批评所具有的特殊价值,而且通过对其语言运用、语篇建构等方面的细致分析,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赛氏自传所具有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2.
胡适乃是中国新旧传记转型的关键人物,其所写的大量传记中尤以<四十自述>影响最大.在中西传记比较的视野中细读这篇自传,其篇幅的增长、语言和人称的转换、徘徊于文学与历史之间的文体选择等自传形式方面的变化颇为瞩目,这其中正包含着胡适对于现代传记的探索与追求,留下了中国自传现代转型的最初印痕.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可分为长篇自传、微型自传、一般他传、合传、评传五种类型,它们各具特色。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的勃兴,是个性主义等思潮在文学研究领域中的表现。初步的理论准备和一定的现实动机亦是其相对繁荣的原因。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从实践到理论较之以前都有明显的进步,处于现代传记史的上升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写作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个性意识与时代规范之间的冲突;历史属性与文学期待之间的摇摆。三十年中国现代传记是现代传记走向高峰的津梁,对它展开独立深入的研究可以理顺现代传记的发展脉络,廓清其整体面貌,对全面认识现代文学亦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邹韬奋是现代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爱国民主战士,在不同时期撰有《经历》等三部自传性质的作品。这三部自传不仅是现代知识分子自传的代表性作品,而且情感充沛、描写生动,具有鲜明的文学性,对同类传记的写作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于海利 《海外英语》2013,(15):214-215
海伦·凯勒,美国一位伟大的盲聋女性以她顽强不屈的精神及作为作家和政治家、演讲家所取得的巨大的成就震惊了全世界。《我的生活》是海伦凯勒的早期自传著作,具有浓厚的自传文学特色。该文不仅分析了海伦凯勒自传的传记文学特色,同时也通过分析其作品中大量的实例总结了海伦凯勒自传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因此,该文对人们了解和欣赏海伦凯勒的传记及其传记特色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海伦·凯勒,美国一位伟大的盲聋女性以她顽强不屈的精神及作为作家和政治家、演讲家所取得的巨大的成就震惊了全世界。《我的生活》是海伦凯勒的早期自传著作,具有浓厚的自传文学特色。该文不仅分析了海伦凯勒自传的传记文学特色,同时也通过分析其作品中大量的实例总结了海伦凯勒自传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因此,该文对人们了解和欣赏海伦凯勒的传记及其传记特色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奥斯伯特·西特维尔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现代主义作家,他在五卷本自传《左手,右手!》中通过对传记材料有意识地取舍,建构了自己作为贵族派、唯美主义艺术家和陈腐思想反叛者的理想型形象。对照他人为其撰写的传记,可以看出该自传因其强烈的主观性、阐释性,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是自传作者认识自我、建构自我,进而赋予自我存在价值的重要尝试。这种自传性的修辞艺术彰显了作家自我认同的精神诉求,体现了20世纪上半叶英伦精英知识层的现代性认同意识,也是作家创作心理与创作动机的重要显现。  相似文献   

18.
自传是自传作者解释自我、建构自我和表达自我认同的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文类之一。而访谈录则是根据采访形式记录下一些名人重要的对话或者自述,属于亚自传范畴。从自传《词语》到访谈录《七十岁自画像》,出于自我形塑的需要,萨特一直刻意在文本中呈现自己作为作家和公共知识分子的理想自我形象,以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本文立足于对两个不同文本的细致解读,从现代自传理论研究视角,尝试探讨萨特自我形塑之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诗人自传在总体上与现代文学同步产生,但在具体时间上又晚于现代文学的发端。它的诞生在汲取西方传记经验的同时,完成了对中国古代传记传统的超越,并呈现书写形式和表现形式的独特性。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现代诗人自传的发展史就其整体走向可以1949年、1978年和新世纪为界限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并从内容到形式展现出本土化特征和中国特色。内容上,突出与时代、社会等主体之外主题的紧密联系,并形成了自我张扬型、传统自传型、反思历史与自我解剖型三种具有独特价值的文本类型;表现形式上,杂糅以回忆录、口述史及访谈录、日记等多种体裁和形式。21世纪以来,现当代诗人自传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也使诗人自传的数量得到提升,但从参考、研究的层面,需要从生成方式上对自传价值加以区分,从内容上结合相关文献材料辨析。  相似文献   

20.
邹韬奋是现代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爱国民主战士,在不同时期撰有《经历》等三部自传性质的作品。这三部自传不仅是现代知识分子自传的代表性作品,而且情感充沛、描写生动,具有鲜明的文学性,对同类传记的写作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