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紫花地丁 《小学生》2006,(10):28-29
蓓蓓鼓起勇气走进了心理辅导室,李老师请她入座,并为她倒了一杯水:“我可以帮你点什么呢?”蓓蓓结结巴巴地说:“李老师,人们真的不可以把自己的心情表现出来吗?”李老师微笑着问:“是有谁这么要求你?还是你自己这么觉得的?”“每次我高兴的时候,奶奶总是说:小心,别乐极生悲。我不开心,特别  相似文献   

2.
不想长大     
张琦  李锋 《辅导员》2011,(8):34-36
最近张老师参加六年级学生监考时发现,测试的作文题目是一个选择性文题:《我想长大》或《我不想长大》。张老师看到以《我不想长大》为题的学生很多。她想起自己小的时候,很盼望长大,希望像大人那么有力量。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孩子不想长大呢?  相似文献   

3.
“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大家都这么说,她自己也这样觉得:精明能干的爸爸,温柔贤淑的妈妈。爸爸妈妈爱她,她也“爱”爸爸妈妈。她总喜欢告诉朋友,“我经常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朋友总是羡慕与惊奇,因为很少有人这么做。这天语文课,老师讲了《背影》。结束之时,老师突然问大家有谁对爸爸妈妈说过“我爱你”?全班只有少数人举手,其中自然包括她。老师又问:“有谁把爱付诸于行动?”她的脸“唰”的红了,她知道,自己没有,只是为了让大家羡慕,她才会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她闷闷不乐地想:“不就是行动吗,我也可以的。”“怎样才算行动呢?…  相似文献   

4.
“现在监考很累”,这是有些电大老师的感慨。监考又不是体力劳动,怎么会“很累”呢?道理很简单,成人教育的考场,不是“世外桃源”,社会上那种“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也会刮进考场里来的。那么,怎样才能使监考从“很累”转变为“不累”呢?我认为,要营造良好的考场氛围,必须把“一抓两促’与“两抓一促”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新年后第一天上班,一大早,倩倩的妈妈就带着倩倩来了。我们相互问候时,我说“没想到倩倩来的这么早”。她妈妈告诉我,倩倩这几天在家,夜里曾在睡梦中喊着“赵老师!赵老师!”而哭醒。问她,说是想赵老师了。爸爸问她:“想赵老师?赵老师喜欢你吗?”她说:“喜欢!”爸爸又问她:“赵老师喜欢你,为什么不请你做指挥呢?”倩倩妈妈问我:“您猜倩倩怎么说?”我有点尴尬,刚想解释一下,可倩倩妈妈紧接着说:“她说‘不是就只能有一个人当指挥吗?要是请两个肯定有我!’您瞧,这孩子还挺自信!”看着倩倩妈妈  相似文献   

6.
考试,而且是中考。我自己感觉做得还可以,数学题。铃声响了,大家还没有交卷,不过我已交了。我看到了旁边两个人做的答案,其中一个的和我所做的完全一样。还有很多人在奋笔疾书,我想: “唉,太没经验了,我干嘛这么早交卷呢?”监考老师很决就把试卷全都收走了。  相似文献   

7.
时间!什么是时间,它到底是什么?在育才学校上学一年了,作为寝室长的我,始终不能让全校最差寝室的称号从我们寝室抹掉,我很内疚,决定“引咎辞职”。在班会上我向老师提了出来。“你为什么不想当寝室长了?”老师问道。“我是班上的调皮蛋,连自己都管不了,怎么能带动全寝室的同学呢?”“那么,你想就这么逃避?让你们寝室一直这么乱下去?”老师的一连串责问,语气中充满失望,令我无地自容。我,必须在老师对我失去最后信心之前,作出让老师满意的回答。一分钟,可能只有30秒……我不能失去这一点点时间,它太重要了!老师的表情告诉我,她的耐心已经到达…  相似文献   

8.
有一天,大一班的佟老师生病了,我来到她的班当“顶班老师”。 当我带着一盒盒民族娃娃走进活动室时,小朋友一下子涌到我面前,一个个伸出小于,嚷着:“马老师,给我看看!”“马老师,我也要玩玩!”孩子们争得不可开交,于是,我把这些民族娃娃举得高高的,笑着对小朋友说:“好吧,你们想一想,这么多的人都想玩,但又只有几个,你们说该给谁玩呢?”这么一问,就把大家给问住了,怎么办呢?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霎时间,大家静了下来。  相似文献   

9.
叫一声小名     
一天,李劼的妈妈告诉我这样一条信息:李劼:“妈妈,胡老师最喜欢我们班的翟艺琳。”妈妈:“为什么呢?”李劼:“因为胡老师很少叫她翟艺琳,老叫她通通。胡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妈妈:“不会的,老师喜欢每个小朋友。”李劼:“不,胡老师要是喜欢我为什么不叫我念念,总叫我李劼呢?她叫张斯雨的时侯也总叫她弯  相似文献   

10.
丁涵是新来我班的小朋友。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这个四岁多的孩子说话吐字清楚,思维能力较强,各方面都不错。一天,我问她:“丁涵,你长大了干什么?”她说:“挣钱呗!”我说:“你当老师吧,好不好?”她连忙说:“我不当老师,我长得这么黑能当老师吗?小朋友也不会喜欢我的呀!”说到这里,她脸上的表情一下子由刚才的喜悦变得不高兴起来。我觉察到这是触到她的“痛处”了。这么小的孩子就为长得黑而背上包袱,心灵上承受压力,实在令人痛心。我亲切地对她说:“谁说你长得黑?”她说:“我老姨他们都说。”我说:“你跟他们说,黑有什么不好,你爸爸妈妈喜欢,老师喜欢,小朋  相似文献   

11.
幽默     
张荣启 《教师博览》2005,(10):28-28
纸条一次,学校举行期中考试,突然,监考老师发现地上掉了一张纸条,立即走了过来,问座位上的同学:“这是你掉的吗?”该同学道:“不,不是。”监考老师说:“真的不是吗?”同学说:“老师,真的不是,你看,我的在这儿呢!”说着,该生顺手从试卷底下摸出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没错老师:“小华,你爸爸才36岁,怎么你在作文里写他参加过抗日战争?”小华:“那是写我爷爷。”老师:“你搞错了,作文题目是《我的爸爸》。”小华:“没错,作文是我爸爸写的。”回答英语课上,教师正大谈中西方语言差异,有学生举手提问:“老师,‘饺子’在英语中怎么说?”教师面有愠…  相似文献   

12.
左手·右手     
每当老师提问,她都把手举得高高的;然而每次老师让她回答,她都沉默地站在那儿,低着头,自始至终。老师困惑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类似的情形接连上演着。终于,老师把她叫到了办公室。“老师提问时,你很积极。可为何每次让你回答,你都沉默不语呢?”她不说话,低着头。“老师提的问,你都会吗?”她仍然低着头,仍然不说话。“你有什么地方需要老师帮助吗?”依然低着头,依然不说话。老师也沉默了。她在等待。终于,她说话了,轻轻地,怯怯地:“我刚刚转学过来,我想让老师和同学注意我。所以您每次提问,我都举手……”“那些问题,有的我知道如何解答,有的…  相似文献   

13.
“王老师,张新民把我的铅笔弄断了!”况联花哭丧着脸向我“告状”。“他怎么弄断你的铅笔呢?”我问她。她说:“张新民抢我的铅笔去削,我不肯,他就把我的铅笔头往桌上一按,笔尖就断了。”我劝她先回去,等会老师找张新民谈谈。“张新民为什么硬要给人家削铅笔呢?”我反  相似文献   

14.
刚出考场,在楼梯口碰到马忠艳。 “老师,二(3)班抄得太玄乎了。” “监考老师呢?”我一愣。 “他近视。”  相似文献   

15.
早晨入园时,兰兰噘着小嘴,独自在活动室的后面抹眼泪。我连忙走了过去,关切地问:“兰兰,哪儿不舒服?”“没有。”“爸爸、妈妈批评你了?”“没有。”兰兰依旧用手揉着眼睛。看到这情景,我把她拉到怀里。一边抚摸着她的头,一边柔声地问:“那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这么伤心吗?”“老师……”她欲言又止。“尽管说,老师相信兰兰是个好孩子。”我握着她的手,鼓励她。  相似文献   

16.
早饭后,几个幼儿围在我身边说:“王老师,咱们出去玩会儿吧!”我问:“玩什么呢?”有的说拍皮球,有的说跳绳。突然,心怡指着窗外被风吹起的塑料袋和碎纸片说:“老师,外面刮大风啦,咱们去放风筝吧,我在家跟舅舅放风筝可好玩啦。”听她这么一说,活动室里马上热闹起来,孩子们都嚷着要去放风筝,大家越说越兴奋。“用什么做风筝呢?”我装出为难的样子问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魏巍散文名篇《我的老师》时,学生都对温柔美丽的蔡芸芝老师钦佩 不已,同时也对魏巍在童年时能拥有这样一位慈爱公正的好老师而羡慕万分。我开玩笑地对学生说:“假如蔡老师生在现在,她说不定还不如我这么关心你们呢。”学生愕然。我笑着说:“蔡老师教学生跳舞,我也很想教你们,但你们有时间吗?  相似文献   

18.
去年寒假前的期末考试时,一道阅读题难住了上二年级的女儿。她竟对监考老师说:“老师,您告诉校长把这道题去掉。”“为什么呢?”老师和蔼地问。“这道题我不会。什么又‘有条件’又‘没条件’的。”孩子嘟嘟囔囔地说。老师说:“这段话是书上的,动动脑筋,好好想想。你能理解它的意义。”尽管监考老师一再鼓励,女儿还是没能做出这道题。考试后,女儿来到我面前,面有难色,说有道题不该出,理由是她没有做过。为什么遇到没见过的题目就束手无策?是真不会吗?不,是孩子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没做过的就不该出”这是孩子的逻辑,这种…  相似文献   

19.
文晔期中考后的第二天,一回到家,她母亲就问:“这次你考了多少?”文晔不吭,管自走进了自己的小房间。母亲随即跟进:“我问你呢,这次考了多少?”文晔知道这次不能令母亲满意,怯怯地说:“语文93,数学98。”“这么一点,班上第几名?”“没排名次。老师说  相似文献   

20.
伸手就是爱     
这天,我去幼儿园接女儿。在回家的路上,我问女儿:“你喜欢你们班的老师吗?”“喜欢。”女儿的回答很干脆。我接着又问:“你为什么喜欢你的老师?”“因为老师也喜欢我。”我故意逗她:“吹牛吧?”她可急了,一本正经地争辩:“没吹牛,老师今天还和我坐在一起呢!”“坐在一起干什么?”我又追问。女儿急切地说:“老师夸我小辫子漂亮,还伸手摸了我的头呢,就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