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爱玲 《考试周刊》2015,(42):192-193
<正>关注和重视儿童学习音乐兴趣的培养和发展,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是学生在音乐方面持续发展和终身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考虑学生当前的心理发育和生理条件,结合多样教学方式,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一、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具有特殊性学习音乐是感性的,通过对听觉的刺激,进一步影响学生的情感及共鸣,最后作用到学生的精神世界。音乐重在产生美的体验和感性的体验,激发兴趣,必须掌握学生在音乐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情感,提升人的艺术修养,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老师应设法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更有智慧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正>音乐欣赏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人类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音乐欣赏课在幼师音乐教学中尤为重要,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一方面以非说教式的感性作用于学生,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另一方面从中悟出人生的哲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感陶冶是一种不可小觑的教学方式,尤其对音乐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来讲,更显出其特有的魅力。有鉴于此,笔者想如何上好欣赏课,谈一下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音乐承载着作曲家的精神、理想和情感,体现了人对现实关系的一种反映。文章通过对音乐感性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音乐的感性特征是通往认知音乐的桥梁;同时,音乐审美经验不仅是认知音乐的基础,更能对音乐的创作活动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需要音乐.培养人的教育也同样需要音乐。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之一就是理性与感性或理智与情感的协调发展。音乐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能有效的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像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其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学校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合唱指挥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指挥技术和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审美和组织才能.通过学习使他们得到既合规律又合目的的精神愉悦,达到感性与理性,情感与意志的统一,因此,审美在合唱指挥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情感。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情感呢?这就要靠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来感受音乐,从而引导出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那么,作为音乐教育者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呢?笔者认为要从课内外多方面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8.
音乐作为一门情感艺术,对情操的陶冶与感性的发掘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教学中,音乐课程是初步培养小学生音乐审美的重要时期。音乐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欣赏教学更受学生的欢迎。对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果的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这决定了音乐教育应该是感性的,幼儿音乐教育更应以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为目的。根据幼儿身心理发展的特点,游戏性的音乐教育活动才能够吸引幼儿参与活动,激发和维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因此,"游戏"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浓缩与人类文明的结晶,人需要音乐,培养人的教育也同样需要音乐,而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人格培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并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宋继红 《教师》2011,(30):107-107
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浓缩与人类文明的结晶,人需要音乐,培养人的教育也同样需要音乐,而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人格培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并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一门有灵魂的艺术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音乐表达技巧,更重要的是将个人情感融入音乐表达,赋予音乐更强的生命力.这就要求初中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情感教学的应用,结合音乐这门课程的特征以及学生的音乐学习现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合唱指挥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指挥技术和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审美和组织才能,通过学习使他们得到即合规律又合目的的精神愉悦,达到感性与理性,情感与意志的统一,因此,审美在合唱指挥教学中都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侯爽 《孩子天地》2016,(6):195-196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音感和乐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小学音乐教学,小学生正处于发展阶段,更应该不断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水平,同时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运用对策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情感,是音乐的灵魂,情感赋予了音乐栩栩如生的生命感。教师通过情境、情趣、情感的教育和培养,使音乐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音乐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表现和创造。  相似文献   

16.
<正>朱小蔓教授说:"情感作为人的一种感性表达形式,在人的生命及成长中具有优先性。它的发育、使用相比理智更早、更强大。""具有情感素养的教师,善于调动学生全部感觉器官进行学习,也能够觉察学生的情感反应,并把这种时刻变成教育契机。"感性的课堂有细腻或强烈情感的流淌;理性的课堂能激  相似文献   

17.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的人的情感之根,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性土壤。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可感性,学生可日视之、耳闻之、心触之。引导学生走进地方文化,可以把他们带向更深远、更广阔的文化空间,拓展他们语文学习的外延,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效率才能真正提高,从而构建语文的快乐课堂。一、创设音乐情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能使人产生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唤起听者情感上的共鸣。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与教材相适应的音乐可以极好地调动情感,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实现学生听觉、视觉、心理等全方位的投入,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中。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使理性与情感相互渗透、高度统一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陶冶情操感化人、调控心理塑造人、完善人格拯救人等作用。理工科大学生以学习严密的逻辑科学为主,常常具有较强的理性思维,而感性思维相对薄弱,不利于全面发展。而音乐最能准确、深刻、直接地培养人的情感。因此,学习音乐,对于理工类大学生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各理工类高校已将音乐教育提升到一定高度,让学生受益不少。  相似文献   

20.
音乐审美是人类最朴实最原本的情感需要之一,这种需要以感性美和形式美为基础,不需要任何的夸张和抽象。本文结合笔者成长过程中的个人审美体验,略论"音乐的感性美与形式美比其他审美因素更接近人的音乐审美本质"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