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学生知识是教师PCK层级结构模型的一个基本要素,区别于一般的学生知识.化学教师的学生知识按照学生的学习历程可以分为学生可能已有的知识、新知识学习中动态生成的新问题,设置什么学习任务才能使学生进入最近发展区.化学教师的学生知识具有实践性、个体性、情境性、整合性、区域性和发展性.理解性实践是教师学生知识发展的根本途径.化学教师发展学生知识的基本策略是:提升对学生前概念的理解水平,关注学生对于现有知识的理解,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  相似文献   

2.
“平庸的教师传达知识,好的教师解释知识。优秀的教师演示知识,伟大的教师激励学生学习知识。”新课程下的课堂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分享对学习的激隋,分享种种新发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法,特别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但长期以来,教师往往只重视研究教法,而忽视了学法的研究。其实,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是教师研究教法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  相似文献   

4.
正参与式教学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全部参与进来,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展开对知识的研究和分析。该种教学模式是将交互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吸收了双方的优点,强调教师要放权给学生,鼓励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动性,而学生之间也要加强沟通和交流,相互支持和促进,通过教师、学生的共同合作,实现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曼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就是改变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单纯的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教师讲授知识的场所,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是培养学生思维素养和学习习惯的场所。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教与学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转变教学观念,不断钻研课本知识,更新课堂教学知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巧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教学的价值关注点已由学生掌握知识转向知识学习对学生生存意义的影响。基于教学价值结构的变化,教师需要拓展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课程知识的概念性理解包括教师对课程知识理解的广度、深度和贯通度,其广度是指教师理解课程知识的本身知识结构和课程编制中的人为逻辑结构;其深度是指教师理解课程知识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和德性,还要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评价方式;其贯通度是指教师在知识学习与学生素质培育之间建立有效的联接,从而使知识学习与素质培养相互融通。  相似文献   

8.
顾玥 《知识文库》2023,(4):49-51
<正>当前小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的矛盾现象仍然突出。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没理解的知识,教师并未进行讲解,而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重复传授,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热情下降,对学习语文知识产生抵触心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复传授知识,课堂氛围枯燥乏味,严重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整体质量,学生学习效率也不理想。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之下,大多数教师教学理念和思维也发生了转变,前置性学习策略也被更多教师所重视。前置性学习主要指的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新内容时,提前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开展尝试性学习,  相似文献   

9.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往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它与传统学科教学中的接受性学习有着本质的不同。在接受性学习中 ,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其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 :教师呈现知识———学生理解———巩固练习———教师评价。而在研究性学习中 ,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 ,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发现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它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知规律出发 ,提出了以“创造”为指向的学习形式及有关的学习内容。由于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丰富性 ,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授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两种。在授受式学习中。知识由教师直接提供,其特征为“教师讲,学生听”,知识形成的过程由教师的讲授呈现出来,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在探究式学习中,知识由学生自主获取。其特征为学生的自主探讨和研究。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所体验或通过自学了解这一过程(前者对应于发现式探究。  相似文献   

12.
数学的学习是知识的学习,更是思维的学习,是方法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角色要求其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加工和方向性的引导,而这种引导和加工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提问,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检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予以及时解答,最终完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提升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13.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往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  相似文献   

14.
谢彬 《甘肃教育》2007,(10S):26-26
一、引领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 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引领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的关键。在学习中,我主张学生能做的,教师决不包办,教师不妨把自己的作用定位于学习方向的指导。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积极思考用什么方法督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学习价值的舞台,提高学生自己涉猎知识、积累知识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孙绍丰 《职教论坛》2003,(10):34-34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显而易见,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定位,特别是教师如何适应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将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效果。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走出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6.
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正确引导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在复习过程中建立知识档案、问题档案、错题档案,引导学生在知识梳理、质疑和矫正中培养反思性学习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活动不断反思,自我调整,是有效学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当今是素质教育时代,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是知识的“接收器”,而是知识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根本,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人作用相结合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学案导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的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文字表现。学案教学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有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而终生受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不仅要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更重要的是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使学生既学会教师传授的知识,又会学教师没有教的知识。因此,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化学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知识领域的交流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 在主体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角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自觉地放弃了在知识领域的“权威”,走下讲台做学生的朋友,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效互动的过程。教师成为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促进者、指导者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