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又绿校园,教育第一位的问题是“使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园地、遨游的天堂、成才的乐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理应让语文课堂因为有“梦”而鲜活起来,我们理应让学生在有“梦”的语文课堂中幸福成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陆瑛 《华章》2005,(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又绿校园,教育第一位的问题是“使孩子拥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成长的童年”。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园地、遨游的天堂、成才的乐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理应让语文课堂因为有“梦”而鲜活起来,我们理应让学生在有“梦”的语文课堂中幸福成长。一、创设情境,给学生“梦”的源头活水教一年级语文《小小的船》时,课前我在黑板上布置了一幅蓝天月夜图。上课伊始,伴着轻柔的音乐,我声情并茂地开始了描述:“这弯弯的月儿多像一条小船啊!你们听着琴声,身体随着音乐轻轻地摇摆,还可以闭上眼睛……你是不是…  相似文献   

3.
“儿童是在想象中起舞的天使。”有了想象,孩子们才能在心灵的土壤中播下神奇的种子,然后长出奇花异草。在语文课堂中,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用心为学生搭建想象的舞台,让想象无处不在,让想象无处不精彩。如我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寓言两则》时,就搭建了多种形式的“想象平台”。[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幸福永远是人类不断的追求.我们的语文课堂同样也在追求着幸福."幸福课堂"应是让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感受到幸福,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以及教师为主导的作用,通过课堂推动师生幸福地成长."幸福课堂"应该让学生感受畅想的幸福、自主的幸福、成长的幸福. 一、幸福课堂应该让学生感受畅想的幸福 语文课程,应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言,发展思维".只有让学生发挥想象,乐于表达,才能感受畅想的幸福."畅想"不是毫无根据的想象,作为教师应该适当引导,让学生联系生活想象,丰富词句内涵.  相似文献   

5.
幸福存折     
存折,乃银行存款取钱的凭证,“幸福存折”则是从幸福银行存取幸福的凭证。幸福存折虽然与普通存折服务内容不同,但仍有一些相似之处。一、“存储自由”。每个人的幸福都把握在自己手中,每个人都有享受幸福的权利,每个人都可随时随处存储别人给予的幸福。二、“取款自愿”。我们的幸福是别人给予的,我们同样可以把它给予别人。别人让你幸福存折变得富有,你也可以取出“幸福”让别人有一笔可观的“幸福收入”。三、“零存整取”。幸福是瞬间的感受,有时感动、快乐之后会慢慢淡忘,若我们把每个幸福的瞬间都储存起来,想再重温幸福时,…  相似文献   

6.
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语文课堂是师生生命不可重复的体验,闪烁着生命的活力,流淌着生命的激流。徜徉于语文课堂,应该是享受着幸福的滋养,但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我们的孩子根本就感受不到幸福的气息,繁琐的讲解与枯燥的练习让孩子们精疲力竭。失去了对课堂的向往,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孩子的语文就学不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义务引领孩子在语言文字中幸福地行走,欣赏这一路的风景,语文课堂应该充盈着幸福。一、幸福课堂是快乐无比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我们不应人为地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割裂开来,而应让阅读教学承担它理应承担的从读学写的任务。唯有如此,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一个思维想象的无限空间。这样,学生才能享受语文及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从多方面、多层次优化课堂教学要素,着力打造和谐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9.
“享受语文课堂,意味着自由;享受语文课堂,意味着尊重;享受语文课堂,意味着平等。”勾勒出了“主动学习”语文教学的理想状态。要让学生真正地幸福成长,教师就要把启迪、焕发智慧的课堂空间慷慨地留给学生,创造一种支持性的课堂环境,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拥有课堂,享受成长的幸福。  相似文献   

10.
所谓畅想,就是敞开思路,毫无拘束,张扬个性的想象。有了想象,人类的生活绚丽多彩;有了想象,神秘的自然令人心驰神往;有了想象,未来似乎触手可及。的确,“人类没有想象,就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同样,如果张开想象的翅膀,我们的语文课堂定会生机勃勃,情趣盎然。今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一股清风注入了语文课堂,如一缕阳光沐浴着学生的心田,学生终于拥有了一片畅想的天空。  相似文献   

11.
黄杰 《广西教育》2023,(34):112-114
设计精巧的课堂“留白”,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是激活语文课堂、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出发,通过精巧的“时间留白”“问题留白”“板书留白”“高潮留白”“文末留白”,让学生体验、想象、思考和创造,有效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儿童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又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哲学家周国平一语道破了儿童教育的真谛和使命。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我的语文课堂,学生感到学习的幸福了吗?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了吗?”据一份《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幸福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幸福感”普遍低于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并随着年级的上升,语文的学习“幸福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要改变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语文教师找寻儿童语文学习的“幸福密码”,唤醒他们对母语的热爱,对语文课堂的向往,引领他们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好,收获语文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帮助他们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中拥有成就感,在言语实践中感受幸福,体验美好。  相似文献   

13.
愉悦是一种快乐的内心体验,是一种惬意与幸福的感觉。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生活的组成部分,因为这是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关照。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理应成为师生共同的信念和矢志不渝的追求。愉悦的语文课堂,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  相似文献   

14.
愉悦是一种快乐的内心体验,是一种惬意与幸福的感觉。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生活的组成部分,因为这是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关照。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理应成为师生共同的信念和矢志不渝的追求。愉悦的语文课堂,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  相似文献   

15.
儿童诗含有饱满的儿童式情感、儿童式想象,有新颖巧妙的构思,有天真精粹的语言以及童稚优美的意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应用儿童诗歌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言文字的感悟力,让语文课堂“味”道十足。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标视野中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而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我们更多地去放大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更多的去审视自身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发问权利、朗读机会”,让他们成为语文课堂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17.
追逐幸福     
古人留下许多对幸福的经典诠释:心安便是福,知足常乐等等。我们也都明白这些道理,也为这些道理折服,可我们在幸福面前却又无法让自己“心安”和“知足”,为了那实在又缥渺的“幸福”前赴后继,不辞辛劳地挣扎着、努力着。  相似文献   

18.
欣赏音乐,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而且在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能激起我们的某些联想和想象,使我们与音乐产生共鸣。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音乐”以其独特的方式,走进了我们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9.
杨槐 《中国教工》2010,(5):15-17
在举国高擎“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伟大旗帜。大力弘扬中国工人伟大品格。热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温家宝总理前不久充满激情、感人至深的讲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也应该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刊刊发《知识型劳动者尊严探析》和《高校教职工幸福指数实证解析》两篇文章。力图为读者进一步了解知识型劳动者群体的“幸福状况”和“幸福追求”,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提供一些理性思考和现实参照。  相似文献   

20.
快乐的语文课堂,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这样的课堂,学生可以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快乐,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走向幸福诗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走向浪漫.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演绎、彼此尊重、动态生成的.因为唯有"生成",才有师生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活动,才有师生对固有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创新发展与智慧超越.生成,让语文课堂走向灵动"生成"激活课堂,语文课堂别样的精彩缘自"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