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禅,小名阿斗,三国时期蜀汉的第二代君主,在世人的心目中,刘禅是平庸的昏聩之君,在市井街头的百姓眼里,刘禅的形象始终是碌碌无为的庸主一个,更有甚者,称他为“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因刘禅小名阿斗,于是被冠以“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他的软弱无能、胸无大志。“扶不起的阿斗”也成为庸人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
阿斗     
女孩阿斗是我幼年时的伙伴,初识她时,正值油菜花开得金黄的年代。还记得那一年的数学课,班主任带来一化穿得很时髦的女同学,对大家说:“这是沈阿斗同学,刚从上海转学来我们这里,我们大家欢迎新同学。”后来阿斗安排到我的前桌。阿斗有一头很长很长乌黑的头发,是我极为羡慕的,以至于坐在后桌的我,经常把她的头发当作玩物。阿斗经常拿一些我们没见过的玩意出来,我想,那时,她大概是我们班全体所羡慕的对象,那些花花绿绿的铅笔刨,左一个多用文具盒右一个多用铅笔,好多稀奇的文具用品都是我们所没有见过的。  相似文献   

3.
平常讲一个人如何地没出息,爱说:“此人是扶不起的阿斗。”阿斗,指刘禅,其实据史料记载,刘禅的天资极高,早年还干过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可是为什么到后来即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呢?这其实是诸葛亮的失策啊!孔明一生尽忠为汉,九出祁山,七擒孟获,总握西蜀兵政大权,恨不得什么事情都亲自照顾一下,这样刘禅在他面前,反而显得无事可做。也确实如此,诸葛亮只要他管好后宫之事,朝政大事样样替他管了,要他操什么心?所以刘禅渐渐懒了起来,无事可管,只好对身边的太监发发牢骚。久而久之,他也就变成了后来的那副模样。诸葛亮什么…  相似文献   

4.
小熊阿斗最讨厌吃鸡蛋了,尤其是鸡蛋黄,从幼儿园开始每天早晨妈妈总要往他书包里塞两个鸡蛋,阿斗去了学校后,总把蛋白吃了,把蛋黄就悄悄给了同桌小猪笨笨。有一天,班主任小象老师发现了阿斗的秘密,还发现班里的好多同学都不喜欢吃蛋黄。就开了一个"吃鸡蛋的科学"主题班会。  相似文献   

5.
倪方六 《八小时以外》2011,(11):120-121
“乐不思蜀”,一直是一个贬义成语,成为刘阿斗一一三国时蜀国后主刘禅的标签,刘禅也因此被外界认为是个糊涂虫。我在研究那段历史时发现,刘禅其实并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而是很有头脑的一个人。乐不思蜀,其实是一种生存智慧。刘备之死是因为患了场大病,而这病是怎么来的?  相似文献   

6.
蛇王阿斗     
一条蛇在寒冷的冬天出生了,这条蛇叫阿斗。阿斗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不幸去世了,他和爸爸相依为命。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  相似文献   

7.
钩沉启示录     
“阿斗”似乎成了“愚钝”“笨蛋”的代名词。其实,三国时代那位扶不起的刘阿斗并非天资愚钝,在他幼童时期,诸葛亮曾对他进行过智力测验,并夸奖他智力非同一般。可他后来的表现为什么显得如此“愚钝”呢?主要原因是他没有得到合理的培养和使用:刘备在世的时候,名为太子的阿斗,当然无权过问政务,自然得不到锻炼的机会。17岁那年,当刘备一命呜呼后,他匆匆登上皇位,  相似文献   

8.
钩沉启示录     
(一) “阿斗”似乎成了“愚钝”、“笨蛋”的代名词。其实,三国时代那位扶不起的刘后主阿斗并非天资愚钝,在他幼童时期,诸葛亮曾对他进行过智力测验,并夸奖他智力非一般。可他后来的表现为什么显得如此“愚钝”、“笨蛋”呢?主要原因是他没有得到合理的培养和使用:刘备在世的时候,名为太子的阿斗,当然无权过问政务,自然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十七岁那年,当刘备一命呜呼后,他匆匆登上皇位,  相似文献   

9.
爱说实话的刘阿斗刘备死后,蜀汉由昏庸无能的刘禅即了皇帝泣,一切军国大政都由丞相掌管。诸葛亮等一班元老重臣相继死后,国势日趋衰微了。公元263年,蜀汉终于为曹魏所灭。蜀汉灭亡之后,魏国的权臣司马昭便派人把刘禅接到了洛阳,实际上是把这蜀汉废帝刘阿斗弄到眼...  相似文献   

10.
阿斗的教训     
“阿斗”似乎成了“愚钝”、“笨蛋”的代名词。其实,三国时代那位扶不起的刘后主阿斗并非天资愚钝,在他幼童时期,诸葛亮曾对他进行过智力测验。并夸奖他智力非一般。可他后来的表现为什么显得如此“愚钝”、“笨蛋”呢?主要原因是他没有得到合理的培养和使用:刘备在世的时候。名为太子的阿斗.当然无权过问政务.自然得不到锻炼的机会。17岁那年,当刘备一命呜呼后。他匆匆登上皇位。名义上虽然成了一国之主.  相似文献   

11.
“阿斗”似乎成了“愚钝”、“笨蛋”的代名词。其实,三国时代那位扶不起的刘后主阿斗并非天资愚钝,在他幼童时期,诸葛亮曾对他进行过智力测验,并夸奖他智力非同一般。可他后来的表现为什么显得如此“愚钝”、“笨蛋”呢?主要原因是他没有得到合理的培养和使用:刘备在世的时候,名为太子的阿斗,当然无权过问政务,自然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十七岁那年,当刘备一命呜呼后,他匆匆登上皇位,名义上虽然成了一国之主,但一切政令和军令,事无巨细地都由诸葛亮和一班老臣包办。他不过是一位享享清福的安乐王,什么事情也不用操心。可是,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形容某个人平庸无能时总喜欢将他说成是“扶不起的阿斗”。这个阿斗究竟是何许人也?原来阿斗是三国时蜀国皇帝刘禅的小名。故事发生在三国后期。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到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  相似文献   

13.
三国时,蜀国的刘备去世后,由儿子刘禅即位。刘禅乳名叫阿斗。阿斗当皇帝时,诸葛亮还在,因为很多事情都是由别人处理,所以他整天玩乐,到最后变得软弱无能。当邓艾带  相似文献   

14.
话说三国蜀君刘阿斗,整日游手好闲,不理政事。一天游逛“太空路”,见一家新楼彩旗悬空,门前万人攒动,急令黄皓鸣金开道,走近一瞧,一则广告:“畅想1+1”公司,举办“未来杯”大奖探索活动,凡能穿越时空隧道者,可获联合国科技署特大奖。刘阿斗像瘾君子见到了摇头丸,眼睛一亮,大呼:“寡人来也!”店主殷勤地请刘阿斗坐在一台精巧的“奔腾8”前,吩咐阿斗随意按键,随着阿斗手指触及“1906、PARIS”(巴黎)屏幕上出现了“狂想世界,重塑今身”八个汉字。接着似乎是从头顶上来的一股磁旋波,一下子将阿斗卷进了时空隧道的“黑洞”之中……“哗、哗、哗…  相似文献   

15.
刘阿斗即刘禅,后人多评价其为昏庸无能之君.其实,刘阿斗是大智若愚的明智之君.他少年临危受命,实施了"无为"而大有所为的方略,与诸葛亮演绎了一段明君贤相的千古绝配.他的降魏顺应了统一大局,是大智若愚,并多行善事."乐不思蜀"是由当时历史背景决定的刘禅的明智之举.其"花神"地位对后世阿斗寨地方花卉产业发展的影响至今犹存.  相似文献   

16.
三国"中的后主刘禅(阿斗)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文学形象。他连上个厕所都要向诸葛亮报告请示的可笑又可悲的行为,充分表现了他没有主见、软弱无能的性格特征。有人认为阿斗之所以如此,全系被刘备摔了他那一下后变傻了。其实,刘禅不傻,"此间乐,不思蜀"的言谈表明他具备正常人趋乐避苦的生存本能。他的性格完全是由于后天的教养所致。我们知道,刘备临死前把刘禅托付结诸葛亮,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恩,对刘禅关怀备至,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基本上"剥夺"了刘禅自己作决定的权力,所以才导致他以后失去了自理能力。历史发展到今天,"阿斗"…  相似文献   

17.
【2011年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巴格特漂亮的小女儿被人用一个独眼、驼背、长着罗圈腿的小怪物换走了。她伤心过度,将自己封闭在一间叫"老鼠洞"的小屋里,成了隐修女。(《巴黎圣母院》)B.高老太爷临终前原谅了觉民的逃婚行为,他让觉慧把觉民找回来,并亲口告诉觉民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以后好好读书,扬名显亲。(《家》)C.贾宝玉在经历了黛玉之死、误娶宝钗、抄家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又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终于心灰意冷,斩断尘缘出家做了和尚。(《红楼梦》)D.孙权听从谋臣的建议,谎称国太病危,骗孙夫人携阿斗回吴,让刘备拿荆州来换阿斗。孙夫人携阿斗离去时,被赵云、张飞截下,留下阿斗,只放回了孙夫人。(《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18.
小熊阿斗最讨厌吃鸡蛋了,尤其是鸡蛋黄,从幼儿园开始每天早晨妈妈总要往他书包里塞两个鸡蛋,阿斗去了学校后,总把蛋白吃了,把蛋黄就悄悄给了同桌小猪笨笨. 有一天,班主任小象老师发现了阿斗的秘密,还发现班里的好多同学都不喜欢吃蛋黄.就开了一个"吃鸡蛋的科学"主题班会. 班会开始了,她先问同学们:"小朋友们不喜欢吃蛋黄的举举手我看看?"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好意思地举起了手."为什么呢?"小朋友们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会儿就叽叽喳喳开了,有的说难吃,有的说难咽,有的说蛋白好吃.她接着问:"大家知道为什么妈妈从幼儿时就开始天天给我们吃鸡蛋呢?"大家有的说是好带,有的说是奶奶说的,有的说营养价值高,各抒己见,热闹极了.  相似文献   

19.
实践告诉我们:再好的学校、再好的班级.总有一些能力平平的学生,他们就像点点野花和株株小草,不被老师及他人所重视。认为这些学生是自甘落后.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其实,是花都想灿烂,是草就希苍翠。可是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会把他们冷落,留下许多教育教学的误点。特别是乡村学校,这部分学生常常表现为沉默不语,自我封闭,缺乏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好似一个接纳知识的容器。  相似文献   

20.
阿斗的教训     
“阿斗”似乎成了“愚钝”、“笨蛋”的代名词。其实,三国时代那位扶不起的刘后主阿斗并非天资愚钝,在他幼童时期,诸葛亮曾对他进行过智力测验,并夸奖他智力非一般。可他后来的表现为什么显得如此“愚钝”、“笨蛋”呢?主要原因是他没有得到合理的培养和使用:刘备在世的时候,名为太子的阿斗,当然无权过问政务,自然得不到锻炼的机会。17岁那年,当刘备一命呜呼后,他匆匆登上皇位,名义上虽然成了一国之主,但一切政令和军令,事无巨细地都由诸葛亮和一班老臣包办。他不过是一位享享清福的安乐王,什么事情也不用操心。可是,当诸葛亮和那班全力扶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