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海峰 《河北教育》2004,(10):17-18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从这一教学理念出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一个又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联系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运用、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从这一教学理念出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在创设的生动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历经一个又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联系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完成理解、感悟、运用、创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从这一教学理念出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在创设的生动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历经一个又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联系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完成理解、感悟、运用、创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设计特色]整个教学过程由几个连续的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联系的语文实践活动组成。[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一、“我是小先生”1.揭示文题,设置情境。…  相似文献   

4.
张海峰 《河北教育》2005,(13):27-28
倡导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本课的教学设计,针对教材特点,设计了以读为主的课堂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读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领悟、内化。  相似文献   

5.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此为理念,依据课文内容自身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在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贯穿教学始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倡导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本课教学设计,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了以读为主的课堂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读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领悟、内化。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倡导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本课的教学设计,针对教材特点,设计了以读为主的课堂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读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领悟、内化.  相似文献   

8.
<正>在当今时代,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人类教育都要尊崇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为他们创造独立思考与发展个性的空间,鼓励他们追寻自我。因此这种理念也开始引入到中职语文综合性实践教学过程中,让中职语文在探索中不断进步,培养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掌握实践能力,提升自己对语文的学习能力。一、尊重差异的存在,合理设计语文实践活动目标语文学习以及实践活动的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教学设计,从这一教学理念出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在创设生动教学情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经历语文实践活动,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完成理解、感悟、运用、创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此为理念,依据课文内容自身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是教师必备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2.
张海峰 《河北教育》2003,(11):22-22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在课文内容方面不作繁琐的分析讲解,而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根据低年级儿童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听中有说、说中有听,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理  相似文献   

14.
备课预案 一、教学理念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应是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本课的教学设计,针对课文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领悟课文内涵,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在课文内容方面不作烦琐的分析讲解,而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读"的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内蕴、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本课的教学重心放在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实践活动上,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想,去说,去讨论,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实践课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样的课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语文实践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在语文教学中,让我们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在创谩的生动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历经一个又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联系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语实践活动中完成理解、感悟、运用、创新的过程,全面提高语素养。  相似文献   

20.
犤设计理念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此为理念,依据课文内容自身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在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贯穿教学始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犤设计特色犦以创设的独立的学习情境———“地球小卫士记者招待会”贯穿教学始终,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组成。犤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犦一、营造情境,明确任务l.揭示课题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